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在尊重中凸显语文教学的实效永嘉中学肖培东新语文关键词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而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人文性、语文实践、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渐次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热点话语。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对语文课程基本任务的理解日趋完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语文素养3、语文课程的形态建构有新的突破一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4.语文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日益被理解为一种复杂多向的交往过程,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和交互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教师则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5、语文教学评价不断进步无——有,狭义——广义,重视结果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回首这过去的十年,我们的语文教材从最初的人教版,到修订过的人教版,再到现在的苏教版,真是几经变革啊。教育教学的理论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地涌现出许许多多。从以前的“满堂灌”,到之后的“满堂问”,再到现在的“诗意语文”,“本真语文”。在这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鲜的东西是一浪高过一浪地向我们袭来。有时对一种理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琢磨,另一种理论又扑面而来,真有不知所措之感。曾经听一位小有名气的语文老师指点备课时说“这个最近比较时髦”。我不禁愕然。从没想过“时髦”这个词还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的语文课堂。这是语文的幸运,还是语文的悲哀?————一教师的博客我们欠缺的是尊重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建构于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培养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对生命的认识、理解、体验,以生命哲学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激励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就应该站在“尊重”的高度,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尊重语文★语文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的工具★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具有一种很独特的呈现方式──它是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呈现的,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语文课除了开拓思维这一点与其他各学科相通之外,还有培养听说读写和高尚情操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有的特点。如果忽视了语文课的这些特点来进行拓展,就容易上成非语文课。课堂呈现: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师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阅读,接着逐个出示关于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的多媒体课件。忽而是海豚精彩表演的视频,忽而出现铜锣湾热闹的街景,忽而又是香港回归时分的视频。最后老师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赞美之情。于是,学生有的吟诗赞颂,有的唱歌展示……整堂课热热闹闹,好一派情趣盎然。语文是具有多元要素及多元目标的学科,教学中更要注意其综合性。进入新课改后,很多语文研究课就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个性与跨学科的综合性有机结合的特点,适当地融入了数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门学科因素,有机的为语文教学服务,同时又在语文学习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但是,在一些地方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为综合而综合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画画、歌唱、舞蹈等时,目的不明,指向模糊,这样的语文课,就像熬久了的一锅糊糊,已难分清其本来面目了。如此盲目的“综合”,自然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课堂呈现:1、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时结合画面。(1)出示群楼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观察后自然而然说出“摩天大厦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2)出示铜锣湾整体图,学生根据画面可以说出从“琳琅满目”可以看出商品多,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铜锣湾真热闹。2、联系生活情境,;理解“沐浴”。为了理解“沐浴”这个抽象的词语,我先让学生组词,找到切入点,再巧设两个台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持续的对话中突破原有认知的局限性。3、举一反三中理解“闹市口”的意思。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闹市口”,我让他们举例,有的学生说出当地的闹市口,有的学生说出了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闹市口,在学生的描述中,学生结合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闹市口的繁华。《三峡》一课的拓展训练课堂镜头一:拓展思考题: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我们可以为《三峡》一课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拓展题: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已变成了永远的回忆,现在想为三峡建立一个纪念碑,请你为其写一段碑文。虽看似简单,但它紧扣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既从写作上考量学生,又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发他们对三峡工程建设更为深刻的思考。“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于漪老师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得意得言”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要“走马观花”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书声琅琅”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让学生“静心听泉”韩军:语文课和语文教师可关注思想,但还有专门的思想课;可关注历史,可还有历史课;可唱歌,但还有音乐课。时下一些语文课“四不像”,游离文本文字,还美名曰“注重人文”、“加强学科融合”、“为学生精神奠基”,其实是语文教师本人没有较高文字素养,到了课堂上,才以巧补拙,失其本然,舍本逐末!语文课也不排斥多媒体,但须由文字“触”发,又落脚于文字。人的文字素养,并不比思想素养、哲学素养差毫厘;语文教师的文字素养,更是生命。语文教师对文字的虔诚,对文字的捍卫,都应该是最高意义上的。强调语文教师的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不是又回到工具性,而是强调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的精神意义。良好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会令人情感细腻,儒雅聪敏,文质彬彬,气质高雅尊重文本紧贴文本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一堂好的语文课,既应包含着对学生感受的宽容,也应当包含着对作者与编者的尊重教材凝聚了专家们的心血和智慧。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有很强的科学性,是很好的阅读范本,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一册教材中,单元训练重点的确定,一组课文的选编,课后问题的设计,都有明确的意图,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当从教材文本的特点着手,琢磨编者的编写意图,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语言表情达意的形式,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感受的“多元”、“独特”,而忽略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使教学游离于文本。范文是运用民族语的典范,学生凭借阅读范文,学习规范、优美的语言,迄今为止仍然是学习民族语的一条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再者,学生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范文,在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同时,自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的影响和熏陶,这正是语文教育实现其多元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这一内容时,我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两角色,来表演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言行。学生在他们自己创设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和蔺相如坦荡无私的宽广胸襟。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再不必作深奥的分析,学生就已经比较轻松地理解了所学内容。”---一教师随笔“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课堂既听不到朗朗读书声,又不见精彩语句的品味吟咏,从语言到内容,从段落到结构,几乎没有问津。教学的着力点主要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说短道长,甚至离开了书本去大谈从网上看到的新闻。不同的是,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学生),教师插话补充。仿佛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仿佛这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可是,读书的时间不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例子(《赤壁赋》超越时空与苏轼的对话)教学镜头:《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导入新课后,教师进行了知识竞赛:《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你能说出十二金钗吗?十二金钗中你认为最美的是谁?……接着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断,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而后让学生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并围绕着歌词“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展开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镜头:《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用说明文的形式将荣国府进行介绍。若只是作个学科渗透训练,自然可说是亮点。但若以此作为教学重点,则不能不说是败笔。有位老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的一个情节:“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一句中丫鬟的笑作了一个启发式的引导,结果这个“笑”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对其中的文学味探讨颇深。《雷雨》中的一段对周朴园的性格的分析。陈钟梁先生讲了他在一所学校听课,也不知道同学们到底看了几遍,就马上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分成AB两组讨论。结果A组说真的。30多年了,还记得鲁侍萍的名字;鲁侍萍走了,她爱的一切都保留了。B组马上不同意:记住一个女人的名字就是爱吗?你记住那么多女同学的名字,难道你对她们是爱吗?最后一个男同学发言:我觉得曹禺(读作偶)的《雷雨》------快上了一节课,曹禺竟变成曹偶,你说这堂课有些什么用。那么我们就满足于这样一种问题层面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对周朴园人物的理解,一定要仔仔细细从全文地看特级教师胡明道与《河流的秘密》快速地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词“秘密”由学生的问题引出对第二段的解读为何要写母亲说的故事,和前面的反差为什么那么大?(复述故事,母亲眼中的河流)合作探心灵(找出最能表现河流的句、词;品味这样心态形成的原因及外显神、行;你们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河流?(总结)走近QQ聊吧“我是河”——人类“我是钱高一生”——“那条河”比较阅读最后一段:兹拉特用角搔搔颈背,摇摇长着胡子的脑袋,发出它那唯一的声音:“咩——”(选自课文最后一节)兹拉特便用犄角搔搔脖子,摇晃着白胡子“咩”一声。这个单纯的声音表达了山羊兹拉特的全部的思想,全部的爱。(选自《儿童文学·选萃》)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超越应当是“立足文本”的超越,最终又是“回归文本”的超越,而不是“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远离文本的精神核心”的无根无源的超越。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教育生命的希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论语》中描述孔子与弟子们“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氛围和情境,是诞生孔门七十二贤的土壤和空气。这种土壤和空气,充溢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清代文人胡文英评价说:“前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清风月朗,梧竹潇疏。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也。”再读全文,读出能帮助你理解全文的一个词(词组)学生(也)【案例】《跳水》公开课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救孩子的办法,最后在教师“循循善诱”的设计下,都认为父亲用枪逼孩子跳水的方法最好。教师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欣赏配乐朗诵,随着音乐的旋律,学生们进入了情境。这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并向教师频频招手。教师发现了,但他不露声色,边朗读边绕到哪个学生旁边,轻轻地将他的胳膊压了下去。可当老师回到讲台时,却发现那只小手又固执地举了起来。教师又像先前一样,绕到那,微笑着再次将那只胳膊压了下去。这次,那只手再也没举起来,可是学生的脑袋也随之埋下去了……一堂公开课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案例:一位教师在教鲁迅的散文诗《雪》时,在分别讨论了“南国的雪”与“朔方的
本文标题:肖培东老师讲座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3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