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一、李白的生平与思想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是诗中的大鹏。他写《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诗侠之称。一生活动主要在玄宗、肃宗二朝,经历了开元天宝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李白一生可大略分五个时期。1.蜀中少年生活(25岁以前)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先祖隋末流寓西域。白生于安西都护府辖地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任城尉。白出生之时,“其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新唐书》)。5岁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陈寅恪认为李白之父为胡人。而母亲是突厥人。五岁诵六甲。(《上安州裴长史书》)十岁通诗书。(《旧唐书》本传)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喜纵横击剑,慕侠义英雄。豪放傲岸,抨击权贵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及诗的恣纵奔放,都与侠义之风有关。魏颢《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游历了峨嵋、青城等道教胜地,经历了隐逸游仙生活。受道家思想影响,他当真学道,受道录,著道书。李白把儒、道、侠三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热衷用世。另一方面,接受道家遗世独立,返于自然,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一切的精神,还深受任侠作风的影响,幻想平交王侯,一匡天下,立抵卿相,功成身退,归隐江湖。蜀中的李白,已表现出很高的文学才华。前礼部尚书苏公頲出为益州长史。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裴长史书》)但蜀中作品流传甚少,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乘舟出蜀。2.定居安陆前后(25岁-42岁)开元十三年(725)(亦言十四年),李白“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出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27岁来到安陆。以安陆为中心漫游,为时十年。他到安陆的原因: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梦有七泽,遂来观焉。(《上安州裴长史书》)而许家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于此。(《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妻子。许氏,第一任妻子,许氏的祖父许圉师;刘氏,同居后分手;东鲁某氏;宗氏,第二任妻子,宗氏的祖父宗楚客。还有一个原因是,安陆为达官贵人汇集之所,便于攀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李白渴望参与政治,又不愿科举,希望凭名声才华而跃居高位。于是寻仙访道,漫游交友,干谒地方官,投诗赠文,等待机会。用李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安陆十余年,政治上不得志。多次干谒长史,不仅没有成效还受到侮辱、诽谤和冷漠。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30岁时,一上长安,大约于开元二十二年(734)以前又返回安陆。一上长安,谋求出路,没见成效。3.长安供奉翰林(42岁-44岁)天宝元年(742),42岁的李白,由吴筠等推荐,玄宗下诏征白入京。李白以为获得了君臣遇合的良机,可以施展抱负,大济苍生。他兴高采烈,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太天真了,喜得烹鸡饮酒,起舞高歌,跨马扬鞭,仰天大笑。这幅生动的画面,显示了他热衷功名的心情,也说明他对开元末、天宝初玄宗只顾玩乐,李林甫奸相掌权,政治日趋黑暗的实际情况,还没有深切的了解。李白二入长安,与八十高龄的贺知章相见,据史载: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李白更受到玄宗礼遇,据李阳冰《草堂集序》记载: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玄宗命他供奉翰林。只以文词秀异侍诏供奉。李白开始还很得意,但“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没有施展的机会,感到理想破灭,于是:“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帝爱其才,数宴饮,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新唐书》本传)这种傲岸的性格,“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新唐书》本传),与知章、李适之、苏晋、张旭等人为酒中八仙人。天宝三年,李白上书请求还山,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放还”。这三年,李白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现实和权贵的荒淫腐朽,有了较多认识。写过些歌咏宫廷生活的诗,如《清平调》,也写出许多抨击现实,抒发愤懑的诗歌,如《古风》。4、再次南北漫游(44岁-55岁)天宝三年(744)去京,再次漫游,为时十年余,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游踪遍于长江黄河中下游,梁宋汴梁,齐鲁临淄,燕赵范阳,江浙金陵,最后隐住宣城。有几点值得提出:(1)出京后,于洛阳遇杜甫,又与杜甫、高适同游梁宋。三大诗人结下深厚友谊,为文坛中佳话。(2)政治失意,生活放浪,热衷求仙访道,携妓饮酒,炼丹隐遁,以此解脱内心苦闷。然始终没忘怀现实。他对安禄山的潜谋反叛,忧惧交并;对李林甫专权极为关注;对杨国忠执政,云南丧师,关中水旱等亦极为关注。身处朝廷之外,仍忧国忧民。在这10年中,诗歌创作达到了新高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突出的有二类:一类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反映现实,批判现实,抨击当权者摒弃贤才,诛锄异己,穷兵黩武的罪恶;寄托对人民的同情,也表达自己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如:《远别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等。另一类是歌咏祖国大好河山和表现深挚友谊的诗。如:《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杜甫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5.坐罪永王前后(55岁—62岁)安史之乱爆发。李亨于灵武(银川南)七月十二日即位,是为肃宗。玄宗不知儿子即位,仍在发布制诏。七月十五日,在剑阁他任命了四个节度使。永王李璘是玄宗十六子,领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西节度使离川赴任,九月至江陵,率师东下,由武昌到金陵,声称奉旨平乱。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隐居宣城,又避地剡中,辗转入庐山屏风叠隐居观变。十二月下旬,永王沿江东下,经庐山,慕李白名,再三邀其入幕。从李白诗文看出,李白对永王东巡,保卫东南抗敌平乱是歌颂的,《永王东巡》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李白在永王幕府中仅数十天,李璘兵败被杀。是被肃宗李亨打败的。李白被认为大逆不道被捕系于浔阳狱,后经江淮宣尉大使崔涣、御史中丞宋若思等为之洗雪,被释,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肃宗立太子大赦天下,走到四川奉节,赦令传来,诗人才被放还。《早发白帝城》就写于这个时候。李白满怀爱国热忱却为统治者所忌,下狱流放,心情极为沉痛,但关心现实,忧国忧民,报国立功的思想,始终不渝。遇赦返回,他往来于金陵宣城之间。上元二年(761)61岁的李白还打算前往临淮参加李光弼幕府,防御安史残余势力,半道因病返。宝应元年(762)秋,病死于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中。葬于当涂青山(谢公山)。这时期的诗歌,李白写出了充满爱国情感的诗篇,如《永王东巡歌》其二、其十一等,还写出一些反映国家多难生民涂炭的诗,如《古风·西上莲花山》、《豫章行》等。李白的诗歌,今存近千首。在这些诗篇中,反映着时代的风貌,反映着诗人的人生。大唐帝国的繁荣鼎盛以及日趋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自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以及现实中的压抑与幻灭;他对权贵佞臣的愤激憎恶,以及对朋友对将士对人民的关心歌颂;对大自然美丽山水的赞美,以及对神仙隐逸生活的向往,……无一不在他的诗篇中表现出来。李白在诗体的运用上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七律写得比较少以外,(不是不会写律诗,象《登金陵凤凰台》等是唐律杰作。清人赵翼说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其他各体皆擅长,特别是绝句和古诗。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一、李白的古风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组诗承接阮籍《咏怀》、陈子昂《感遇》,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归趣隐约,破费猜度。其一“大雅久不作,我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如获麟”其二十四其十五《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李白继承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大力创作乐府诗,或用本意,或者翻案另出新意,曲尽拟古之妙他拟作的古乐府有149首,并且几乎拟作了所有的乐府古题。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上之回》、《丁都护歌》、《出自蓟北门行》、《侠客行》等,均属于缘事而发之作,与《古风》诗一样,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行路难》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著名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乐府诗艺术特征a.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b.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写己怀时,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c.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d.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三.歌行体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李白古诗中的歌行体与乐府诗两者的界线不容易划清,如有人将前述《行路难》就称为七言歌行。明胡应麟《诗薮》也说:“七言古诗,概曰歌行。”还说:“唐人李杜高岑,名为乐府,实则歌行。”现在文学史界一般将李白古诗中
本文标题:李白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2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