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练习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自然选择是指()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的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2.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导致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3.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4.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5.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的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腿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36%,64%C.57%,43%D.60%,40%7.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B.8%、92%C.78%、92%D.92%、8%8.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A.0.36,0.48,0.16B.0.48,0.36,0.16C.0.16,0.48,0.36D.0.16,0.36,0.389.在某个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2A.1000人B.900人C.800人D.700人10.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A.0.5×104B.104C.2×104D.4×1041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的地雀物种B.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13.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亲代组别1组(一对蝇)2组(一对蝇)……n组(一对蝇)子代分两份处理A施DDTB无DDTA施DDTB无DDTA施DDTB无DDT结果存活较少全部存活存活较多全部存活存活很少全部存活选择淘汰淘汰淘汰保留淘汰淘汰A.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14.长期生活在高山上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多,促使红细胞增多的生态因素是()A.温度B.水分C.大气D.阳光15.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厌氧→需氧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D.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16.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17.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3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8.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A.表现型B.基因型C.不利变异的基因D.肽链结构19.“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20.日本的长尾鸡是著名的观赏鸡,全身羽毛雪白,短小的身体拖着约两米的尾羽。莱杭鸡是产卵量很高的卵用鸡。长尾鸡和莱杭鸡的培育成功是()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C.生存斗争的结果D.定向变异的结果21.采用DNA分子杂交方法,比较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异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与黑猩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最多B.人与黑猩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游离单链最多C.人与猕猴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较少D.人与酵母菌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游离单链较少22.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二、简答题23.(16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材料2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材料3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材料4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材料5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1)材料1说明。(2)材料2说明。(3)材料3说明。(4)材料4中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说明。(5)材料5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6)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24.(10)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成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4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实验二:将若干对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家系:一对果蝇子女),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成活的家系的另一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成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药性的果蝇的父母并没有接触过DDT。通过对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的,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前、中、后)。(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25.(10分)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被淘汰的变异个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上图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2)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3)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自然选择的方向:。26.(8分)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回答:ABBB甲岛CBCDC乙岛(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和。(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3)迁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练习参考答案题号1~56~1011~1516~2021~22答案CACCBDDABDDDCCDBDAABAD23.(16分)(1)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2分)//(2)说明生物存在着变异现象(2分)//(3)说明这些桦尺蠖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黑色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2分)//(4)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2分)//(5)自然选择使物种基因频率定向改变(2分)//(6)不定向(2分)/是定向(2分)/是定向(2分)//。24.(8分)(1)选择不定向前(2)①实验(一)将果蝇个体作为进化的单位来研究不能发现个体变异不定向的特点②实验(一)用DDT直接处理果蝇,虽然看到的是群体变异,但容易误认为DDT对果蝇的抗性起“诱导”作用。而看不出“诱导”掩盖下的选择作用。25.(10分)(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2)A→B→C→D//(3)A→B→C→D26.(10分)(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B与C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3)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能与B物种自由交配。第9题解法:携带者是表现型正常但是不痪病,女的携带者基因就是XBXb此岛万人有500MAN是病人他的基因是XbY,男女比例为1:1,则一万人中男的5000女的5000,算出Xb的概率为百分10推出XB的概率为百分90,接下来用数学算1下就OK了首先求出正常女的概率为0.9*0.9=0.81色盲女0.1*0.1=0.01则携带者为0.18*5000=900其实还有很多方法的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