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1年3月26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此活动的目的是转变民众对于碳排放的态度,抑制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应对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全球变暖C.酸雨D.荒漠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是()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极限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C.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对矿产资源而言的D.资源利用效率低是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特有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据此完成5~6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清洁生产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秆作生活燃料,北方一些城市郊区的农民甚至在麦收和秋收期间大量焚烧秸秆。据此回答5~7题。将秸秆作为燃料或焚烧秸秆,产生的最大环境问题是()A.导致水土流失B.产生烟雾,污染环境C.家畜饲料减少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B.滥伐森林现象严重C.气候异常,降水增多D.酸雨面积不断扩大从生态角度考虑,农作物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A.焚烧还田B.编织工艺品C.发展沼气D.发展畜牧业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8~9题。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增大③酸雨加重④海平面上升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绿化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在薪柴缺乏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A.飞播种草B.钻孔深栽C.引水灌溉D.设置草方格沙障读新疆地区图(a)和山麓冲积扇示意图(b),完成14~7题。如果该处地区绿洲衰退,不可能的理由是()A.中上游绿洲超量用水B.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C.退耕还林还草D.樵采破坏绿洲植被目前,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为了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正确的措施是()A.全部退耕还林还草B.合理调配水资源C.扩大灌溉农业规模D.在平原区大力兴修水库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5~16题。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根据材料,回答1~3题。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缓解拉萨地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分析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废弃物回收做混合肥料不会造成水源污染B.回收利用是目前较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C.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D.填埋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右图显示该国()A.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B.90年代的垃圾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代C.90年代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量没有增长D.90年代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增长速度最快将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有()①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富矿、丢弃贫矿②发展技术、降低利用矿物的品位③发挥重点优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④增加矿产资源的类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B.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C.循环经济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D.循环经济模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从1990年的76.2%降至2007年的67%。下列关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B.至2007年,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的比重最大“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此回答1~2题。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D.重金属污染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到2012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结合材料回答3~4题。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B.多投入,多产出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D.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D.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读图,回答5~6题。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A.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B.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C.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D.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A.②B.③C.④D.①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省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3~4题。河北沧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C.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A.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工业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C.缺水时,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D.将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包括()①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③投资大,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④教师、学生的参与,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我国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B.没有国际合作,我国就不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D.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的是()A.使用一次性产品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A.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B.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用D.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41.读我国西北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半荒漠地带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特别是______的变化。(4)近年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就是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42.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l/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下图所示三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a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2)b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3)c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季节性短缺。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咸潮”出现的季节并简要提出相应对策。43.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
本文标题:高二 旅游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7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