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理班)
1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单项选择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有()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3.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谣言随着那一日的平安度过而不攻自破。“世界末日说”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解。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这说明()①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②玛雅文化腐朽落后,有害无益,因此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封闭主义③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做到批判继承④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持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继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之后,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又宣布,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也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实现大同B.文化交流应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C.只有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个性D.跨国合作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27.载人航天精神,随着“神舟”系列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8.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的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10.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11.2013年6月26日至29日,“孔子文化世界行”系列活动走进俄罗斯,中华文化与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产生了共鸣。这说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B.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趋同性D.中华传统思想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2.20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和气”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下列符合中国传统的“和气”思想的主张是()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③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都要认同中华文化3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3.习近平主席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为此中欧文明应()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②兼收并蓄,完全融合③相互排斥,相互竞争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4.2014年3月24~25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③进体制机制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涌现更多精品力作,改变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15.2014年3月14日至22日,巴黎的雅克-巴黑尔画廊(JacquesBarrère)推出“中国古代楚国艺术”作品展。展览展出了一组精选出的木雕和漆器艺术品,是楚国曾经繁荣的文化和经济的见证,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中不为人了解的另一面。材料说明()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经济的反映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上述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B.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C.文化创新对促进文化的繁荣有重要意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7.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D.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18.“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句话所体现的文化观点是()4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多姿多彩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互鉴是各个民族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是多彩的、文化是平等的、文化是包容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20.图2,篆刻作品《稻田深处草虫鸣》和边款:“日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稻花香,虫儿唱,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活的趣事,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这折射出()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B.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C.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D.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21.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江婆婆家,一家五代制作传统杆秤,200多年来分毫不差。江家制作“良心秤”的事迹,引发多方关注,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人民网、央视等媒体纷纷转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江家传承中华民间工艺的同时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大众传媒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成为全体中国公民的自觉追求④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评判会因不同的生活体验而有所差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如下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③文化推动企业发展④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5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学习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是我们青年学生人生的必修课。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优秀文化B.中华优秀文化C.优秀的传统文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5.2014年2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国国家元首出席冬奥会开幕式,表明中国致力于促进人类的文化交流,也是中国一次非常有影响的公共外交行动。这体现了()A.文化是政治的基础B.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显著特点26.2014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H市认为文化强市应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先进文化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27.某中学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塑造,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心灵。精神家园里如果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28.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③文化成了第一生产力④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9.2013年10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提出,实现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就是要把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网络空间作为互联网发展目标。这样做是因为()①文化塑造人生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④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30.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卷珠帘》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31.漫画《翻拍》启示我们()①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全盘继承②立足社会实践,对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前提和基础④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2.漫画《文化输出》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
本文标题: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理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