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9小题,共0分)1.(2011年10月吉安市三校联考1题)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嫡妻的地位日渐下降B、家庭成员关系已经平等C、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家庭内部的权力从材料看有两种,一是宗法礼制,一是家父长权,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可以得出宗法礼制具有控制权,而后庶子及非婚子参与财产继承权,说明宗法礼制权力下降,而家父长权巩固。2.(2011年11月金温衢六校期中1题)2011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开幕。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第四次亲临“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江山。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发来贺词“两岸轻舟过万重”,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毛氏文化已将浙江江山与湖南韶山、江西吉水、浙江宁波、台湾、美国等地毛氏宗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胡适先生曾为江山毛氏祖宅题字(如图)。近年来,像毛氏这样的认祖归宗现象数不胜数。这种现象最早渊源于A.西周B.春秋C.秦朝D.汉朝【答案】A3.(2011年10月潮汕两市期中联考12题)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雍亲王【答案】D4.(2011年12月保定调研24题)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D.为了教化子孙【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由此可以凝聚亲族,彰显家族声誉,“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可以教化子孙。修家谱的目的是强调血缘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历史研究者提供史料。25.(2012年2月江苏百校联考1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答案】B【点拨】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6.(2012年1月济宁质检1题)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答案】B7.(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2题)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答案】D8.(2011年11月河北省质检1题)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答案】B【点拨】考查西周对后世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周代则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ACD说法错误。9.(2011年11月临沂市期中1题)《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体现出中国人看待自己身体的出发点是A.孝亲顺长B.天人合一C.三纲五常D.宗法观念【答案】A10.(2012年1月绍兴市期末1题)《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答案】B【点拨】考查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的有王国和侯国,在地方有相当的独立。姬姓是西周王室的姓氏,七3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分封对象主要是与周王有血缘关系的王室子弟,选择B项。11.(2011年9月佛山市禅城区调研12题)《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答案】B12.(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1题)《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王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信息包括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世袭制④等级制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13.(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1题)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答案】B【点拨】材料反映的是废嫡立庶,导致子弟争相代立,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选择B项。14.(2011年9月安徽六校联考2题)“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答案】C【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5.(2011年10月大同市调研2题)“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音,治理)□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B.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D.“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答案】A【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和所学史实西周手工业实行“工4商食官”的政策即手工业性质是官营,故此题应该选择A。16.(2011年12月浙江五校联考1题)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西周时期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体现了亲情关系,也产生了压制平等权利的消极影响。在宗法关系下,形成了体现政权分配的分封制,但是随着血缘关系纽带的疏远,分封制被废除。17.(2011年12月南京四校联考1题)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的标牌被改为“后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度C.集权制度D.礼乐制度【答案】B18.(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2题)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答案】C19.《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除诸子矛盾D.实现长治久安【答案】A20.(2011年10月安溪一中统练2题)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答案】A21.(2011年12月台州调研12题)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5A.家父长权利益趋巩固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答案】A【点拨】由题干中可以看出,财产权的继承范围由嫡子逐渐扩大至庶子及非婚生子,反映出嫡妻在家庭中地位(影响力)的下降,相对而言也就是家父长权力的成长。B只有嫡子、庶子及非婚生子的关系趋于平等,而非所有的家庭成员(包括父、妻、姊妹等)关系平等,故不选。22.(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1题)《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答案】B23.(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3题)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答案】A24.(2011年12月许昌市四校联考24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该记载反映了()①王位可以继承②分封等级秩序③宗法制的最大特点④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点拨】考察分封制。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王位可以继承这个信息,排除带①的选项;也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排除带③的选项;从“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以看出该记载强调的是分封等级秩序,故正确答案为B。25.(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2题)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显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D.王室日益衰微【答案】C26.(2011年11月蚌埠市期中1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的淡漠D.专制王权的强大【答案】B27.(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3题)《左传·定公四年》载子鱼之语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6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反映了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依据是()A.是否出身王室B.是否出身先代贵族C.是否对周王室效忠D.是否立有军功【答案】C【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周天子分封制中分封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结合题意,ABD三项说法都不完整,C项“是否对周王室效忠”是分封的主要依据。28.(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2题)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