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语文)
1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40分)注意事项:1.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与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3.第I卷共13小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不给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则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2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神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在卡纳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他们就会用棍子去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游戏成为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在冬季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到了夏季,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不必为猎食整天奔波。吃饱喝足,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冬季捕食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们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这几种假设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令人捉摸不透。因而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31.对“动物游戏之迷”的破解总结有误的一项是()A.游戏是动物能把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环境巧妙结合。动物在学习中也得到了心愉悦。B.动物通过游戏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熟悉未来生活应掌握的技能,以适应生存。C.动物游戏实施动物在竞争生活中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和补偿。D.动物游戏行为是复杂的,“动物游戏之谜”的谜底有待深入研究。2.下面列举的动物行为不能对应证明“动物游戏之谜”的假说的一项是()A.“演习说”:黑猩猩掌中汲水。B.“自娱说”:北极渡鸦在雪坡上飞上滑下。C.“学习说”:猩猩用棍子赶鸭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D.“锻炼说”:羱羊在斜坡上奔跑,在悬崖上跳跃。3.对本文的思维结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了动物游戏的四个“假说”,采用了并列式思维结构。B.本文从四个方面诸层次深入分析动物游戏的目的,为层进式思维结构。C.本文用先提出命题,然后阐述各种假说,再结论的总分总式思维结构。D.本文先结论,在举例论证,由理论阐释,也有实例支持,行文思维严密。二、(10分。4—6题,每小题2分;7题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劝学荀子君子日:学不可以已。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C.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中:符合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輮使之然也河东凶亦然C.风雨兴焉斯天下之民至焉D.蚓无爪牙之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5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7.翻译下列句子(4分)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三、(5分)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3分)(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四、名句默写(5分)9.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填写五句即可)。(5分)(1)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王羲之《兰亭集序》)(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王勃《滕王阁序》)(3)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6(4)是故,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5),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五、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0—13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4)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5)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6)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7)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7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赛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8)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9)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0.文章第(2)段“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一句中“形成的空白”是什么意思?(3分)11.文章第(5)段开头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哪两个发现?(4分)12.文章第(6)段在文章起什么作用?“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内容?(4分)13.仔细阅读第(7)段,概述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3分)第Ⅱ卷(表达题共60分)六、语言文字运用(15、16每小题2分;17、18每小题3分)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鞭笞(tái)天堑(jiàn)叱咤(zhà)风云B.刹(chà)那寒暄(xuān)引吭(kàng)高歌C.教诲(huì)蜷(quán)缩刚愎(bì)自用8D.粗犷(guǎng)畸(qí)形汗流浃(jiā)背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本文标题: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