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物理练习部分电路电功电功率
第7章第1讲一、选择题1.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是10mA时(设电子的速度是3×107m/s),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电子电量e=1.6×10-19C)()A.5×1011B.5×1010C.1×102D.1×104[答案]A[解析]由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得:q=It=Ilv=8×10-8C所以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n=qe=5×1011个,故选项A正确.2.实验室用的小灯泡灯丝的I-U特性曲线可用图中的哪条图线来表示()[答案]A[解析]灯丝通电后发热,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增大,灯丝的电功率将会增大,灯丝温度不断升高,电阻率也将随之增大,电阻增大,I-U曲线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必然减小,A项正确.3.普通照明电路的一只白炽灯泡不发光了,电工师傅在检修时,拧下上盖,露出了两个接线柱(如图a、b所示).然后用测电笔分别去接触a接线柱和b接线柱,结果发现a、b两接线柱都能够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根据这一现象,电工师傅就判断出了故障的性质及发光故障的部位.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短路.短路处必在灯口内B.短路.短路处必在跟灯口连接的两根电线之间C.断路.必是跟灯口连接的两根电线中有一根断了,且断掉的那根是零线,灯泡的钨丝肯定没有断D.断路.必是灯泡的钨丝断了,而不是连接灯口的电线断了[答案]C[解析]灯口的两个接线柱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表明a、b两接线柱是等电势的,都跟火线等势,也就是说灯丝上流过的电流为零,所以故障性质是断路,且不是灯丝断路,而是连接灯的零线断路,故应选C项.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答案]A[解析]由欧姆定律得:U=IRx,由于I为定值,而Rx∝x,故U∝x,因此选项A正确.5.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过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I1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答案]ABD[解析]小灯泡的灯丝是一个纯电阻,在通电时满足欧姆定律.从小灯泡的I-U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大,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增大,即小灯泡的电阻增大,A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得,对应P点,从图象可以得出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C错误、B正确;小灯泡的功率P=UI,从图象可以看出P点功率等于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D正确.6.如图所示,两只灯泡L1、L2分别标有“110V,60W”和“110V,100W”,另外有一只滑动变阻器R,将它们连接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能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并且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的电路是()[答案]B[解析]A、C选项图中灯泡不能正常发光.B、D选项图中两灯泡都能正常发光,它们的特点是左右两部分的电流、电压都相同,因此消耗的电功率一定相等,B图中总功率为200W,D图中总功率为320W,B项正确.7.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1=3kΩ,R2=2kΩ,R3=1kΩ,I=10mA,I1=6mA,则a、b两点电势高低和通过R2中电流正确的是()A.a比b高,7mAB.a比b高,2mAC.a比b低,7mAD.a比b低,2mA[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电流守恒定律,即流入某节点的电流一定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如图所示.I3=I-I1=10mA-6mA=4mAUca=I1R1=6×10-3×3×103V=18VUcb=I3R3=4×10-3×1×103V=4V,VbVaI2=UbaR2=142mA=7mA,所以选项C正确.8.(2010·启东)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b表示输出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B.图线a最高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C.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A=PB+PCD.b、c线的交点M与a、b线的交点N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4[答案]CD[解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一定的,由于外电阻的变化引起了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的变化.总功率表达式为PE=EI,对应图线a;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表达式为Pr=I2r,对应图线b,输出功率表达式PR=EI-I2r,对应图线c,故A选项错误;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总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与内部发热功率之和,故C项选项正确;a线最高点与b线相交于N点时,总功率等于内部的发热功率,此时输出功率为零,B选项错误;b、c线的交点M,其输出功率与内部发热功率相等,EI-I2r=I2r,得该点横坐标I=E2r,纵坐标为E24r,a线最高点与b线相交于N时,EI=I2r得该点的横坐标I=Er,纵坐标为E2r,故b、c线的交点M与a、b线的交点N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4.二、非选择题9.当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光敏电阻的阻值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半导体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________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答案]变小温度[解析]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均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0.如图所示,R1=30Ω,R4=20Ω,电源电压恒为30V,现安培表示数为0.75A,若把电键闭合,则伏特表的示数减少1/3,滑片P位置不变,则R2的阻值为________,R3的阻值为________.[答案]60Ω20Ω[解析]设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U,与伏特表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x.电键断开时,流过R1的电流为I1,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电键闭合时,流过R1的电流为I1′,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电键断开时,R4两端的电压为:U4=IR4=0.75×20V=15V,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U-U4=30V-15V=15V,流过R1的电流为:I1=U1/R1=15/30A=0.5A,流过R2的电流为:I2=I-I1=0.75A-0.5A=0.25A,电阻R2的阻值为:R2=U2/I2=U1/I2=15/0.25Ω=60Ω.伏特表示数为:U示=I1Rx.电键闭合时,U示′=I1′Rx,由题意可知,U示′=1-13U示=23U示,解得:I1′=23I1=13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I1′R1=13×30V=10V,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U1′/R2=10/60A=16A,R4两端的电压为:U4′=U-U1′=30V-10V=20V,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U4′/R4=20/20A=1A,通过R3的电流为:I3′=I′-I1′-I2′=1A-13A-16A=0.5A,电阻R3的阻值为:R3=U1′/I3′=10/0.5Ω=20Ω.11.有一个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电动机铭牌有“电机内阻r=0.6Ω”的标志,如果已知电路中的固定电阻R=10Ω,电路两端电压U=160V,电压表的示数U′=110V.根据以上数据试计算:(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答案](1)5A(2)550W(3)535W[解析](1)电阻R与电动机串联,所以电流相等,对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由串并联的规律可得:I=U-U′R=160-11010A=5A(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IU′=5×110W=550W(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r=I2r=52×0.6W=15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P入-Pr=535W.12.实验室中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某一金属氧化物制成的棒中的电流I遵循I=kU3的规律(式中U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k=0.02A/V3),现将该棒与遵从欧姆定律的电阻器串联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忽略、电动势为6.0V的电源上.(1)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16A,则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1为多少?(2)当棒上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2上消耗电功率的2倍,则串联的电阻器R2的阻值为多少?[答案](1)25Ω(2)1.56Ω[解析](1)由题意可得:I=kU3,解得:U=3Ik=30.160.02V=2.0V,由欧姆定律得:I=E-UR1,解得:R1=E-UI=6.0-2.00.16Ω=25Ω(2)根据电功率公式得:P1=UI,P2=I2R2,由题意得:P1=2P2,联立解得:E-U=U2,U=4VI=1.28A,R2=E-UI=6.0-4.01.28Ω=1.56Ω13.(2010·试题调研)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都是纯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乙中a、b所示.现在电路两端BC之间加上恒定的电压U0=7.0V.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阻R1和R3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求此时电阻R1和R2的阻值为多大?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答案]R1=R2=1000ΩR3=800Ω[解析]R1、R2和R3串联,故电流相等.当电阻R1和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时,得R1=R2,由图乙中的伏安特性曲线a、b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2.5mA,加在电阻R1和R2上的电压U1=U2=2.5V由欧姆定律得R1=R2=U1I=1000Ω滑动变阻器R3两端电压为U3=U0-U1-U2=2V由欧姆定律得R3=U3I=800Ω.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练习部分电路电功电功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0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