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与政策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与政策中国残联研究室陈新民•第2页主要内容一、如何看待残疾人问题二、如何看待残疾人事业三、对残疾人事业的新要求、新部署四、如何做好残疾人工作•第3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残疾人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的政治论断,提出了“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的战略号召。•第4页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指示今年3月和5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致信祝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并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第5页•第6页•第7页一、如何看待残疾人问题(一)残疾和残疾人定义(概念)(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第8页一、如何看待残疾人问题(一)残疾和残疾人定义(概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第9页(一)残疾和残疾人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完成的《世界残疾报告》于2011年12月6日在中国发布。报告指出:全球人口残疾率估数已由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10%升高至如今的15%。按2010年全球人口数量估计,全球超过10亿人或15%的人口带有某种形式的残疾而生存。•第1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4月):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2011年5月):残疾指身体结构、功能的损害及个体活动受限与参与的局限性。残疾人指在精神、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障碍,全部或部分丧失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年12月):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一)残疾和残疾人•第11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2012年根据全国六普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达到8502万,占人口总量的6.34%。每16个人中有一个残疾人,约每4个家庭有一个残疾人,残疾人亲属的数量达到2.6亿。无残疾93.66%多重残疾1.03%听力残疾1.53%智力残疾0.42%精神残疾0.47%所有残疾6.34%肢体残疾1.84%视力残疾0.94%言语残疾0.10%•1233万人•2004万人•127万人•2412万人•554万人•614万人•1352万人•8502万(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2页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各类残疾所占比例(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3页残疾中后天致残占绝大部分——2006年抽样调查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分类残疾先天后天合计先天后天合计视力残疾170736826385334.4395.57100.00听力残疾220555018572233.8596.15100.00言语残疾3105108681397322.2277.78100.00肢体残疾573855079608179.4390.57100.00智力残疾4556155602011622.6577.35100.00合计173111733511906629.0890.92100.00注:1.致残原因未区分第一、第二,包括所有的致残原因(统计局表格)2.算法: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中包括发育障碍(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发育畸形、营养不良)(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4页Bulleti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1)1987-2006年,年龄调整残疾率在男性、农村居民、肢体残疾以及精神残疾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精神残疾率在男性、女性以及农村居民中随着时间显著上升。(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5页1987年和2006年人口平均伤残期对比(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6页1987年到2006年:中国各省人口残疾率都上升•1987年•2006年(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7页残疾人的人数(单位:万人)5164198785022010•5.49%•6.34%残疾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变化•注: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推算了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18页中国残疾人口比例与有关国家残疾人口比例对比•与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残疾标准比较严格。因此残疾人比例也较低,2006年我国残疾人比例为6.34%。国际社会一般认为,全球残疾人比例为15%,长期患心脏病、肾病、或某一器官切除也算残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残疾人比例逐步升高。英国7.1%(1987)15%(1994)18%(2002)美国12.2%(1991)18%(2001)澳大利亚4.8%(1976)18%(1993)中国5.49%(1987)6.34%(2006)•第19页我国残疾人当前状况:1.我国残疾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社会的残疾风险在不断增加(二)残疾人口结构状况•第20页•全球每年严重出生缺陷发生规模:790万/年•40%死于•5岁之前•40%发展•成为残疾•20%其他1.我国残疾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第21页700090001100013000150001700019000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20422044204620482050年份残疾人口(万人)120000125000130000135000140000145000150000155000总人口(万人)残疾总人口总人口中国残疾人口规模与总人口规模预测•(2006-2050)•北京大学人口所•第22页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20422044204620482050年份残疾现患率(%)中国总人口残疾现患率水平将接近翻一番(2006-2050)•北京大学人口所•第23页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20422044204620482050年份残疾人口年增量(万人)残疾人口增量中国残疾人口年增量预测(2006-2050)•每20秒/18秒/15秒增加1个残疾人•北京大学人口所•第24页2.残疾风险在增加每个人一生中都面临残疾风险,都可能出现残疾,或者是身边的亲人出现残疾。主要原因是不可抗逆的衰老和不确定的致残风险。当前随着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新的致残因素也在明显增加,如快速增长的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致残、骨关节疾病致残、各种毒性物质致残、精神因素致残、交通等意外事故致残等,转型期的社会面临着更大的残疾风险。•第25页(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人类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的认识确实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者。•第26页现代文明社会几种主要的残疾人观:1.代价观: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2.权利观: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应该把残疾人作为一个和健全人一样的权利主体来看待,他们享有公民权利,也能够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不能简单的对残疾人采取同情、怜悯和救助的态度。3.能力观:残疾人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第27页4、原因观:造成残疾人的根本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社会不能为其提供相应外界条件而导致的障碍。外界障碍的存在,使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社会有责任消除障碍,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5、文明观: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消除歧视、促进融合,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第28页6、责任观:残疾人事业是高尚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残疾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发展成果。7、人道观: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扶困济弱的传统美德,树立“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正确对待残疾人,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第29页8、义务观:残疾人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履行应尽的义务。此外,还有解放观等。(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第30页(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华罗庚•第31页残疾人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残疾人自强不息,参与社会生活更加广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艺术家邰丽华青年学者杨佳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第32页•伦敦残奥会上,为国争光的残疾人运动员们。左下图是为中国残奥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的张翠平。•第33页(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这些论述,实实在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真挚情感,这些科学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提供了政治指针。•第34页(三)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看到了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志气,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充分发挥,看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第35页二、如何看待残疾人事业(一)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50年(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第36页二、如何看待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第37页邓朴方同志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二、如何看待残疾人事业•第38页(一)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50年《世界人权宣言》、《残疾人人权宣言》、《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1983—1992年“联合国残疾人十年”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第39页专题案例:《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2013年9月联合国
本文标题: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2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