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考复习生态问题分析思路专题一土地荒漠化
环境保护(一)常见生态问题的分析思路一、常见问题•1.土地荒漠化•2.湿地退化•3.森林破坏•4.草地退化•5.生物多样性减少•6.外来物种入侵二、常见设问:•1.是什么问题(可根据问题的分布规律来判断)•2.形成原因•3.什么措施•4.什么危害(影响)荒漠化的主要表现1.沙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红漠化(东南丘陵地区)3.石漠化(西南云贵桂地区)4.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5.盐碱化(华北地区、宁夏、河套地区)水蚀风蚀土地荒漠化定义: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狭义上指沙漠化。水土流失(1)读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8分)(2)说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10分)(3)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6分)例题1: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季;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干流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上中游多支流;流经地势三级阶梯;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流域内生态脆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2)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修建小水库(工程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生物措施);平整土地,科学施肥;精选良种;发展地膜、喷灌、滴灌技术(农业技术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矿区土地复垦等。(3)减少中下游地区河水泥沙含量或河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加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如左图)。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右图为“贵州省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比重”。(1)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的原因。(6分)(2)请为贵州省防治石漠化提出合理建议。(4分)(1)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喀斯特(石灰岩/岩溶)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岩溶地貌发育的土壤层较薄,受侵蚀后基岩裸露。受人类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破坏(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缓坡修梯田,打坝淤地。(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红漠化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粘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所示。(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3分)答案:(1)水土流失。(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2分)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2分)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2分)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1分)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2分)或答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1分)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2分)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1分)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水土流失定义: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合作讨论:---笔记1.根据水土流失的定义及案例,分析水土流失的主要形成条件有哪些?如何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2.根据水土流失的条件及原因,讨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3.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分析思路:建议:对水土流失与滑坡、泥石流进行对比整理。盐碱化例题2:左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右图是A地区局部农业的景观图,(1)判断左图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2分)(2)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防治的对策?(16分)•问题:土地盐碱化(2分)•原因(8分)①农业中采取漫灌的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使地下水位上升;②土壤底层及地下水中的盐分随地下水位上升到地表;③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④盐类物质在土壤表层积累。⑤过度开垦,生态破坏。⑥宁夏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对策(8分):①合理灌溉,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②修水利,完善灌溉、排水系统(工程);③种植耐旱、耐盐碱的植物;④禁止盲目垦荒;⑤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建设,营造防护林。⑥采取地膜覆盖等方式,减少蒸发。⑦采用化学改良,酸碱中和。土地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合作讨论:1.从概念及案例看土壤盐碱化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土壤盐碱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尝试列举实例。2.推测土壤盐碱化分布特点及在我国、世界哪些地区?3.根据土壤盐碱化的成因,讨论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对策?4.危害?土地盐碱化问题分析思路东部滨海盐碱地黄淮海平原东北地区半漠境内陆青新极端干旱漠境海水倒灌增加盐度我国盐碱土地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分布•中低纬,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全年少雨或季雨型气候);滨海低地、三角洲;灌溉农业区。•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东北平原西部,东部滨海。•世界: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北非尼日尔河、乍的胡;美国西部;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阿根廷南部。(1)水利(工程)措施:完善灌排系统;(引淡水淋洗盐分,井排井灌,排水排盐、咸水淡化;引洪淤土;)(2)农业技术措施:如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采用地膜覆盖等技术,减少蒸发;平整土地、及时松土、培土、施有机肥;调整农业结构、农产品,轮作、间种套种.(3)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种植耐盐耐旱植物、牧草、绿肥等;(4)化学改良(中和碱性):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盐碱化的防治措施(1)M地可能是四川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中的哪一个?(2)我国盐碱地包括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山东盐碱地的类型属于哪一种?(3)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中国盐碱化土地有5亿亩,改造治理未利用土地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我国盐碱化问题非常突出,其原因是?(4)改造盐碱化的关键是使土体脱盐,具体方法有哪些?加练一题:读我国部分地区盐碱地面积统计图,回答:(3)气候大陆性特征突出,季风气候显著,干湿季分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分布地区广;灌溉农业区广;农业灌溉技术落后;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现象严重。(4)完善排灌系统;采取引淡水灌溉淋洗盐分,使表土脱盐;井排井灌,抽盐水、补充淡水,咸水淡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反盐;营造防护林,种植耐旱、耐盐碱植物和农作物等生物措施。例题3:目前,我国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材料和“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2)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3)分析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劲(2)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工矿建设,植被破坏;(3)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的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4)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分析思路:•土地荒漠化定义: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也就是人为滥砍树木,使破坏土地平衡,变成沙子。•合作讨论:1.从概念及以上案例分析土壤荒漠化产生的条件(机制)是什么?如何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具体原因?2.根据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土地荒漠化通常分布在哪些地区?3.根据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案例,讨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加练一题: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赌徒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Q、R两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为、。(2)分析Q、R两地生态问题出现差异的原因。(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1)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4分)(2)R地•(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原创题:材料一、1982年美国亚述学家雅各布森出版《古代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提出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缔造者苏美尔人过早退出历史舞台与灌溉农业和盐碱化有关系。材料二、在巴比伦王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对背约者的诅咒是:“愿阿达德,天地之渠长,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绿色永绝!”•试分析两河流域的土地盐碱化原因?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错过冬天的美;不要只关注秋天的收获而忘记了夏天的成长;不要因为对付不了语数外政史地就否定自己。----与君共勉
本文标题:高考复习生态问题分析思路专题一土地荒漠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3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