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1~4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5~1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下表给出了某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现用波长为400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10﹣34J•s,光速c=3.0×108m/s)()金属钨钙钠钾铷W0(eV)4.543.202.292.25:2.13A.2种B.3种C.4种D.5种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版权所有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光子能量E=h,只有光子能量大于金属材料的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解答:解:光子能量E=h==4.97×10﹣19J=3.11eV,只有光子能量大于金属材料的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钠、钾和铷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2.(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版权所有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γ射线不带电.解答:解:A、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A正确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B错误;C、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C错误;D、α射线、β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γ射线不带电,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半衰期的特点,三种射线的特性.3.(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如果X是P的同位素,而且它们分别发生了如下的衰变:XYZ,PQ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质量数和P的质量数相等B.Y的质子数比Q的质子数多C.X的中子数和P的中子数相等D.Z是R的同位素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版权所有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正确书写衰变方程;注意α、β衰变的实质以及α、β衰变对电荷数和质量数的影响;明确同位素的概念;明确质子数、质量数、原子序数之间关系.解答:解: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同一类元素,故A错误;B、P经过β衰变,Q原子序数增加1,而X经过α衰变,YD的原子序数减少2,故Y的质子数比Q的质子数少,故B错误;C、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同一类元素,中子数不同,故C错误;D、根据α、β衰变实质可知,XP各经历一次α和β衰变,生成的Z与R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衰变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同时要明确质量数、电荷数、中子数之间关系,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4.(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质量为m的炮弹沿水平方向飞行,其动能为Ek,突然在空中爆炸成质量相同的两块,其中一块向后飞去,动能为,另一块向前飞去,则向前的这块的动能为()[来源:学.科.网Z.X.X.K]A.B.C.D.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版权所有专题: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分析:由于爆炸产生的作用力远大于重力,在爆炸的瞬间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求出另一块炸弹的速度,从而求出动能的大小.解答:解:炸弹开始动能,解得v=.其中一块动能为=,解得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解得.则动能.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炸弹在爆炸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注意速度的方向.5.(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2kg的a、b两质点,a质点在水平恒力Fa=4N作用下由静止出发移动4s,b质点在水平恒力Fb=4N作用下由静止出发移动4m.比较两质点所经历的过程,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a质点的位移比b质点的位移大B.a质点的末速度比b质点的末速度小C.力Fa做的功比力Fb做的功多D.力Fa的冲量比力Fb的冲量小考点:动量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功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动量定理应用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恒力作用时的加速度,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s2物体在4s内的位移:mA、因为16m>4m,属于a的位移大.故A正确;B、根据公式:,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的位移大,所以a的末速度大.故B错误;C、根据功的公式:W=Fx,相同的拉力下,a的位移大,所以拉力对a做的功多.故C正确;D、由B的分析已知a的末速度大,根据动量动量:I=△P=mv﹣m×0=mv,所以a的冲量大.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6.(5分)(2011•上饶二模)如图是电熨斗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小于下层金属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离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考点: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分析:了解双金属片的特点:利用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做成,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小的发生弯曲,触点断开;当温度降低时,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大的发生弯曲,触点不断开;调节温度原理根据金属片的在电路中的连接有关.解答:解:A、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小的发生弯曲,触点断开,故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大于下层金属片,故A错误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开,起到调温作用,故B正确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当温度升到较高,金属片发生弯曲较厉害触点才断开,故C正确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考查了双金属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特点.7.(5分)(2012春•曲阜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图线a为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关于这两个交流电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B.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C.交流电a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e=10sin5πt(V)D.交流电b的电动势最大值为5V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版权所有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由图读出a电压最大值Um,周期T,由ω=求出ω,写出交流电a的瞬时值表达式.由周期关系求出转速关系.t=0时刻电压为零,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磁通量.根据电动势最大值公式Em=nBSω判断最大值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t=0时刻两个正弦式电流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均为零,线圈都与磁场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都最大.故A错误;B、由图读出两电流周期之比为Ta:Tb=0.4s:0.6s=2:3,而T=,则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故B正确;C、正弦式电流a的瞬时值为u=Umsint=10sint=10sin5πt(V).故C正确;D、根据电动势最大值公式Em=nBSω=nBS,得到两电动势最大值之比为Ema:Emb=Tb:Ta=3:2,Ema=10V,则得到正弦式电流b的最大值为Emb=V.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对正弦式电流图象的理解能力.对于正弦式电流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关系、电动势最大值公式Em=nBSω能理解掌握,就能正确解答.8.(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跃迁过程中将释放出3种不同波长的光子[来源:学+科+网Z+X+X+K]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C.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D.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则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版权所有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光子有3种,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是能量最小的一种.解答:解:A、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有3→1,3→2,和2→1,三种情况,所以跃迁过程中将释放出3种不同波长的光子.故A正确;B、C、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光子,能量最小的是从能级3到能级2跃迁时放出的,它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C正确;D、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放出的光子能量小于从n=3跃迁到n=2所放出的光子能量,所以该光子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能级间跃迁时,哪个能级间跃迁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哪个能级间跃迁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小.9.(5分)(2011•陕西校级一模)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u=220sin100πtV,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与阻值R0=11Ω的电阻组成闭合电路.若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R0电流的有效值是20AB.降压变压器T2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4:1C.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电压D.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功率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远距离输电.版权所有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以求得降压变压器的电流和输电线上的电流的大小,从而可以求得输电线和用电器消耗的功率的大小.解答:解:A、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有效值为220V,负载电阻为11Ω,所以通过R0电流的有效值是20A,选项A正确;B、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所以降压变压器T2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为4:1,所以选项B正确;C、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电压加上输电线上的电压,所以选项C错误;D、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功率加上输电线上的功率,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AB.点评: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10.(5分)(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3N作用于物体10s,则()A.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30N•sB.F对物体的冲量为15N•sC.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为15kg•m/s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为30kg•m/s考点:动量定理.版权所有专题:动量定理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冲量的定义求出力F冲量的大小;根据合力的冲量,结合动量定理求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解答:解:A、B、根据冲量的定义知,力F的冲量:I=Ft=3×10N•s=30N•s;故A正确,B错误;C、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F合=Fcos30°=3×=N;根据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为:△P=I=F合•t=×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