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龙首广场绿化设计说明
1龙首广场绿化规划设计说明一、工程地点龙首广场位于山丹城区北部,无良阁东北方向,毗邻学校,人流较密集。二、设计理念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生活、休闲、娱乐真正融入广场的自然环境之中;创造优质景观,以舒适、安全、便捷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市民健身、娱乐、休闲的档次;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三、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本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开放型广场,在整个空间设计方面将注重景观效果,山水、建筑小品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相协调,做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独具特色。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1、规划布局以整体主,将绿地进行区划设计,划分为主入口区域;林荫大道;舞台区域;艺术景观区域。2、由于广场的人工湖岸有大量垂柳,风姿绰约;槐树枝繁叶茂;榆树生长茂盛,原有树木即提供了林荫又增加了景观效果。3、假山、人工湖为主的景观,加之多姿多彩的树木,形成立体的图案;假山及人工湖相对独立,在区域绿地规划上以大气色块植物和四季花卉相呼应。以草坪为基色,花卉、彩叶灌木做点缀,高大乔2木与长青针叶树种相搭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长青,色彩丰富,季相明快的植物群落。四、主入口区域规划原有绿化面积较大,尽量保留原有树种。主入口两侧绿地以开阔、美观、大方的景观为主,运用别致的形态、结构、大小各异的花境景观;景观小品(龙)的附属绿地,也就是主入口的对称绿地,配置模式迎合主入口两侧绿地做成半开阔形式,在景观上达到平衡和呼应;景观小品(雕塑)的临近绿地以灌木篱为主,突出雕塑;雕塑南北两侧绿地相呼应的中心绿地充当背景。1、主入口大道两侧保留原有植物的行道树模式。主要为松柏,适当搭配树木球类造型和欧洲玫瑰、月季造景。2、主入口是广场的主题,所以要营造明快的艺术景观,也是集生态、艺术、环境氛围于一体的景观区域。各色花境中镶嵌规格不同的景点,其中栽种福禄考、荷兰菊、石竹、一串红、百合、万寿菊、八宝景等花卉,在保持色块花境的同时,形成连接和顺应的整体状态,合理安排花卉种植的景点位置,同时考虑花卉的高低、颜色搭配等。为增加观感性、丰富性和绿地景观完整性,花境周边适当点缀龙爪槐、松柏树、及高大阔叶树国槐等。3、以靠近花镜方向的置石、灌木景观及后半部的亚乔木、大乔木营造的密闭空间来展现半开阔环境。石块由前至后,逐渐减少数量,以形成过渡效果;靠前位置运用植物散植艺术手法栽种红叶小檗搭配地肤;其后散植金叶榆;点缀红花槐、黄花槐、松柏等构成疏朗开阔3的前半部景观。后半部密闭空间依照矮灌木、大灌木、亚乔木、大乔木这样的植物配置顺序进行。边缘及顶部进行修剪的水蜡覆盖整片后半部空间;散植榆树球、丁香、千头柏等灌木,其中千头柏及丁香在前后半部中间位置,以实现自然过渡的景观效果;松柏疏朗搭配,散植两棵垂枝榆;大乔木层由两棵椿树及三棵金丝柳构成,实现色彩及形态上的变化。4、发散型绿地空间植红叶小檗和金叶女贞篱,在体量、色彩、形状上突出雕塑;为实现构图平衡,在雕塑旁侧绿地围合红叶小檗树篱,中间空地散植丁香、连翘、沙棘,小乔木山杏、紫薇及大乔木垂柳,一方面与景观小品(龙)的附属绿地进行呼应,另一方面作为雕塑的背景,衬托渲染。5、为呼应意境景观区域的绿篱模式及周边的绿篱景致,这两块绿地依旧采用灌木篱围合的形式,不仅平衡了整个广场的植物景观,而且增加了主入口景观的空间引导性和丰富性。保留原有的松柏、垂柳、国槐、垂枝榆;以水蜡篱围合,在色彩上同红叶小檗和金叶女贞形成差异,增加景观丰富性;中间绿地散植灌木榆树球、连翘、沙棘,小乔木山杏、紫薇、垂枝榆,大乔木国槐和垂柳,与景观小品(龙)的附属绿地和雕塑的附属绿地实现景观上的连接,保持了主入口景观的完整性。五、林荫大道、舞台绿化设计景观大路两侧密植落叶大乔木构成悠远深邃的林荫道景观;疏朗种植花色艳丽、树形优美的小乔木,配置草花、灌木及常绿树种,渲染舞4台气氛。1、密植垂柳、点缀椿树。春天可观看垂柳发新芽的清新景象,夏天可避暑,秋天可观落叶,冬天可满足人们对阳光的需求。2、镶边颜色各异的郁金香花带,引人入境;散植落叶小乔木黄花槐和红花槐,穿插种植苍翠、挺拔、常绿的油松和圆柏,营造舞台背景帷幕,渲染气氛;点缀常绿灌木千头柏,搭配草本石竹花镜,增加舞台效果的丰富性和华丽性。这样运用植物的艺术性搭配,展现出舞台活泼、绚丽、大气的艺术气氛。六、艺术、意境景观绿化设计湖区出水口拟建成龙头吐水雕塑,依据此主题做花卉艺术造型种植,形成开阔的绿地景观;临近北侧绿地以花卉灌木树篱分割空间,大乔木做点缀,形成树林景观;地形在原有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密植亚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运用植物的形、色、生物学特征营造四级景观,增加绿量;林荫道两旁点缀花带,增加景观的活泼性、艺术性及自然性;1.分置入口景观大道两侧,弧形拱门内侧,是由树阵广场进入人工湖区域的分隔绿地。间隔栽种福禄考和萱草,彰显热烈活泼的气氛;每丛绿地中点缀一株苍翠的云杉,形成层次景观,增加生态性。2、为迎合主题雕塑龙头吐水,在其北侧临近的绿色边缘划分1.7—3.5米不等的绿地做成的抽象的龙身形状,栽种万寿菊;龙身边缘绿地做成朵朵祥云形状,间种一串红和万寿菊,这样游龙飞舞,祥云缠绕,红黄相间的“祥龙”造型寓意吉祥。灌木榆树增加景观层次,同时与龙爪槐构成背景植物,突出主题,烘托气氛。53、弯曲盘绕的道路,表明这是一块意境地带,而此处为中心区域,所以植物景观层次相对复杂,分为草木、灌木篱、灌木球、亚乔木、大乔木层。靠近“祥龙”的交叉口地带草本栽种紫色羽衣甘蓝,背景搭配八宝景天,点缀石块;灌木篱为金叶榆;背景树选用开白色花的梨树,以素色景观来形成“祥龙”的背景,同时对意境处的其他景观起到过渡作用。中心处草木以薰衣草搭配金盏菊,福禄考花带,万寿菊搭配郁金香,间种羽衣甘蓝和八宝景天组合来达到景观的连续性和平衡性。在一入口处种植白三叶为前景衬托主景百合,彰显恬淡优雅的气氛;灌木篱主要种植金叶榆和灌榆,点缀红叶小檗,打破色彩单调性;灌木球种植连翘和榆树;中间绿地以常绿松柏和梨树为主,点缀大乔木国槐和椿树,形成幽静素雅的森林景观。中间穿插的道路两旁以开阔的疏林景观为主,既不打破中心景观区域的完整性,又形成疏朗闲适的意境。4、意境处侧绿地,内侧没有草本植物,以更好地突出中心景观;灌木篱形式同中心区域,在道路两旁,起到控制景观流线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在靠近树阵广场的入口处点缀灌木红叶小檗、月季和由草本的矮牵牛、一串红及郁金香组成的花带,以突出景观标示性;亚乔木点缀开淡粉色花的杏树和开艳粉色花的桃树,以增加高层景观的色彩丰富性,同时点景。5、由于其临近两块广场,同时与三处的中心区域形成平衡,所以此处形式同3,不同之处在于草本植物的配置形式衔接三处——羽衣甘蓝搭配八宝景天,点缀石块;万寿菊花带;矮牵牛、薰衣草组合,6以保持景观整体性。6、山体原有植物很多,但不够密。所以按照高度变化进行分层种植,由高到低依次为榆树篱,常绿耐旱地被沙冬青,早春开花灌木迎春,秋季观果的药用、食用、观赏三位一体的大灌木沙棘;整个山体以松树为主,点缀枝紫红、花粉红,同时抗旱的红柳做成点景,同时间植较高的乔木沙枣和秋季观红果的较矮乔木海棠,使整个山体植物景观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并且具有春天观黄花,夏天享碧绿,秋天品红果,冬天赏冬青的风韵。7、为实现整体景观的平衡和协调,实现穿过国槐树阵广场及三排苹果梨的大道的景观变化,此处塑造了色块花带,采用丝带状,以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做成两条花带,中间种植草坪,散植原有树种国槐,以增加景观丰富性和艺术性。靠近路侧的花带种植颜色鲜红的一串红,内侧花带种植暗红的鸡冠花,形成别具一格的同色系景观花带,更增加景观韵味。同时在靠近意境景观区域的路侧种植颜色、形状、花期、生态效益、景观感受等各具特色的草本花卉,以韵律和具备色彩及景观艺术性的块状搭配形成长长的花带景观,与对面的红色花带形成相应的效果。利用其颜色丰富,造型各异及整体景观的规则带状样式反衬红色花带,形成花带形式的强烈对比,各具特色,增加景观趣味性及丰富性。在林荫道靠近树阵广场入口处栽植白百合搭配白三叶,形成淡雅的景观,通过颜色渐变渐渐将人们从绿色的树阵广场中引入花的世界,起到景观过渡的作用。8、在花架里侧的绿地间植藤蔓植物葡萄或五叶地锦,形成垂直7景观,增加绿量。9、依据现场调查,在边缘线处是一堵墙,因为规划此处为广场,无绿地模块,所以在其前面列植国槐,以弱化广场边缘的硬朗线条,同时淡淡的遮盖障景,产生一种若隐若现的深邃感觉。生态绿化带自然衔接了整个小区。在小区内部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入口规划了一组公共建筑,以小广场为中心,安排了雕塑、花架、和健身区等既方便市民生活又由外向内形成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的过渡。七、设计特点:1、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2.在绿化面积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小区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八、植物的配置理念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8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重点地带选用彩色树种。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小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例如,云杉(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红瑞木(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丁香(清新醒脑的药用功能),龙柏(防尘、9减噪作用)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结束语:“以人为本”,“以绿为主”,“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环境。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及休闲娱乐健身一体的设计;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注:具体树种,规格详见设计图纸。
本文标题:龙首广场绿化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9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