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包含了人类无限的情感,这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赋予生命价值的感动,无论是这个民族的语言、传统知识,还是她的物质文化产生方式、价值体系,抑或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和语言均囊括于其中。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正逐渐失去她往日的光彩,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运用通过现存的图片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普遍价值的方法来保护和丰富世界民俗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概念——定义(1)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一、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定义2、“非物质遗产”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目的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3、“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伊夫高族群的哈德哈德圣歌HudhudChantsoftheIfugao•菲律宾•2001•伊夫高是一个以开梯田种水稻而著称的族群。他们在播种和收获季节以及守丧仪式上,都要咏诵哈德哈德圣歌。伊夫高人是母系氏族文化,妻子通常在圣歌中担任主角,其兄弟的地位在丈夫之上,所以哈德哈德具有人类学价值。•圣歌的叙事语言充满形象词组和重复句,多用象征、明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所以很难用文字记录。所有的圣歌通篇只有一个曲调,每个曲调在当地都通行,直至目前,这一文化现象的文字印迹几等于无。柬埔寨皇家舞剧(2003年)TheRoyalBalletofCambodia•柬埔寨皇家舞剧,也叫高棉古典舞,已有1000多年的渊源。•这种舞蹈以其优雅的手势和色彩艳丽的服饰而著称。在王室的各种庆典和仪式上,诸如加冕礼、婚礼、葬礼或是高棉人的节日等等,都有这种舞蹈表演。•古典舞剧一共有四种角色类型:女人(Neang),男人(Neayrong),巨人(Yeak)和猴子(Sva),每种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服装、化妆、面具和手势。这些程式化的手势和姿态,要求多年的训练才可掌握,它表现人类的七情六欲,诸如恐惧、愤怒、爱与欢喜等等。•舞蹈表演过程中乐队演奏庄严的音乐为其伴奏,一支女子合唱队用歌声为剧情的发展以及舞蹈所传达的情感进行解说。这些高雅的舞蹈者被人们看作是国王与上帝和祖先之间的信使。中国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昆曲2001年•古琴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汉语习惯语的对应词语物质/精神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有形文化/无形文化汉语逻辑思辨对应语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英文IntangibleCultural中译文:1、触摸不到的文化2、不可捉摸的文化3、难以确定的文化4、无形文化(日、韩文采用)5、非物质文化(中文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物质遗产乐器/文物非物质遗产古琴制作工艺古琴演奏技巧古琴传统曲谱古琴相关习俗古琴传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象脚鼓制作工艺/鼓谱/打击技巧/鼓舞动作/套路/相关民俗/技艺传承物质遗产乐器/商品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剪纸作品&文化商品剪纸技艺&剪纸民俗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认定范围——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分类范围文化表现形式10类:民间(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含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原16类)文化空间1类:按传统习惯的时间场所举行的大型综合性民众民间文化活动,如传统节庆、歌圩、庙会等。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空间形式回族花儿演唱形式甘肃临夏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个遗产项目若干个子项目分类认定:木偶制作工艺X木偶戏项目类别具体认定的参考实例东蒙短调民歌························民间音乐苏州吴歌·····························民间文学舞龙、舞狮、高跷、旱船················民俗龙舞、狮舞、高跷········民间舞蹈江西南丰跳傩······················民间舞蹈河北武安傩戏······························戏剧山西朔州秧歌戏·························戏剧山东胶州秧歌····················民间舞蹈福建漳州木偶······················手工技艺福建泉州木偶戏··························戏剧辽宁锦州皮影······················手工技艺甘肃环县皮影戏··························戏剧陕西商洛花鼓·····························戏剧安徽蚌埠花鼓灯·················民间舞蹈山西翼城花鼓······················民间舞蹈安徽凤阳花鼓······························曲艺准确鉴别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是分类认定的关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项目汨罗端午习俗汤瓶八诊疗法张小泉剪刀锻造技艺武强木版年画陈氏太极拳苏州评弹越剧傣族象脚鼓舞江南丝竹梁祝传说民俗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杂技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重点(1)对传承人的保护(2)对传承人的技术、艺术的保护(3)对传承机制和传承活动的保护(4)对相关器物的全面保存与保护(5)对文字、声像资料的完整保存(6)数据库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的重点:1、传承人及其技艺的普查和保护:A传承人普查、保护B传承人技术、艺术的普查、保护2、传承机制及其活动的调查:A拜师授徒的传艺机制B祖业家传的传承机制C口传心授的传习方式3、相关器物的调查:A工具B用具C道具D法器E乐器F服饰G设施4、文字资料、声像资料的全面搜集(5)全部信息资料进入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创新原生态皮影艺术遗产青海历史与地理概况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迁徙活动的历史舞台。青海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历史上,自先秦以来曾有许多民族生活在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先后有羌、鲜卑、吐蕃、蒙古、汉族等,有的民族分化、消亡,有的民族迁徙他方,又有一些民族移居到这里,当然也有许多繁华发展至今,青海历史悠久,地处华夏民族的摇篮——黄河、长江的源头。早在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一带活动生息。据考古发掘,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证明,青海的开发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省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灿烂辉煌,青海彩陶举世闻名。青海的古文化与羌人及其先民有关。大致来说,青海文化的发展演变可归纳为古羌人文化时期、汉文化初盛时期、鲜卑文化时期、吐蕃文化时期。多元文化格局形成与兴盛时期现代文化冲击时期和青海文化全面新生时期。各个时期的文化在继承、吸收、融合前一时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到明青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具有青海地域色彩的多元化格局,青海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青海区域文化是中华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旅游大发展的今天,青海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0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