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韩半岛历史朝鲜半岛(朝鲜语:조선반도),韩国称其为韩半岛(한반도),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海。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朝鲜半岛是由朝鲜半岛和周围3300个大小岛屿组成,半岛占全境总面积的97%。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传说神话人物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在韩半岛上建立起了第一个国家-古朝鲜。此后,公元4世纪以后,发源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即高勾丽。(高勾丽其人民主要是我国古代的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辰韩、马韩、弁韩人组成)。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南韩、北韩,中国有些学者认为高句丽起源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南韩、北韩学者认为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在南部,百济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半岛学者称其“三国时代”。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史称“统一新罗时代”。904年,新罗僧人金弓裔建立“泰封”。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其统治,改国号为“高丽”。高丽王朝是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高丽在朝鲜半岛维持了近500年的历史,直到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中协定了清朝承认朝鲜自主,当时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日本扶持建立了临时性、过渡性的大韩帝国傀儡政权。1910年“日韩合并”。不愿被日本统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4月13日在中国上海成立,并于1940年到达中国重庆,并与国民政府协商同意正式确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办公。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4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因苏美势力范围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并分别建政,北部苏联势力范围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南部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军支援南韩。1953年,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北朝鲜最终签署停火协议,从此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1.史前时期根据考古所得,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朝鲜族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今尚无定论。有观点认为朝鲜族是箕子朝鲜后裔。但是箕子一行人只有1000人(可能更少)来自中原,而箕子朝鲜由中国商周时代的移民与原土著居民组成,原土著居民究竟来自何方则无定论。日本有说法称为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移居形成,而朝鲜(韩国)则自称为阿尔泰人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陆续从欧亚大陆迁徙到朝鲜半岛后形成的,并且有部份移民日本,但均属各自的说法,均无有力证据证明。因此存疑,此两种说法现均存于世,以待考证。2。传疑时期檀君朝鲜传说首次出现于高丽僧侣一然所著《三国遗事》中,其书称引《魏书》云:“往二千载有坛君王俭立都阿斯达开国号朝鲜与高同时。”传说前2333年,天神桓雄与“熊女”的儿子檀君在辽河和大同江之间的广阔土地上建立檀君朝鲜都阿斯达(“晨曦之国”),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前400年左右,迁都到今朝鲜平壤。辰国也只见于中国古籍中的记载,辰国被认为是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的前身。而也有观点认为辰国为韩半岛南部受到箕子朝鲜影响的部落。目前人们对辰国的认识很少,典籍中对辰国的记载也很少。箕子朝鲜是在公元前12世纪到前2世纪期间由箕子在朝鲜半岛北部与当地原住民一起所创立的政权。根据《史记》记载,箕子朝鲜据说是商朝的遗臣箕子建立。《尚书大传》中也说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根据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宰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称“卫满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从海陆两路进攻朝鲜,未成功,又从海陆两路派来增援部队,公元前108年夏,部分大臣叛变投降,朝鲜右渠王(卫满的孙子)被杀,卫满朝鲜灭亡。汉武帝在卫满朝鲜领域内设置汉四郡。3.“三国时期”根据野史《三国史记》,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铁器的广泛生产和运用。由于铁的应用,使得更加坚硬和锐利的武器与农业工具成为现实。这加快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权力与财富的集中。进入4世纪以后乐浪郡被高句丽吞并。同时南部的百济、新罗利用中国势力退出半岛的时机发展自己的势力。百济完全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三国时期”。1)高句丽中国边疆民族高句丽在吉林南部兴起历史上有许多都城,在鸭绿江的上游区域就有2处都城,最后的定都平壤城。建国初始,国土位于今天的中国的境内,但随着313年侵略乐浪郡并逐渐扩张,延伸至今韩国的部分地区。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强势的实力,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及中国东北的辽东半岛。此后,隋唐年间,高句丽不断与中原政府交战,开始不断陷落,668年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2)百济传说高句丽建立者朱蒙的两个儿子因继承问题逃离王国到马韩,大致在今首尔的位置建立了百济王国。百济吞并了马韩部落,并在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后受到高句丽扩张的进攻,都城被迫迁往熊津(今公州),后又再次迁往泗沘(今扶余郡)。佛教在384年从高句丽传入百济,受到百济欢迎,此后,百济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许多文化传播至日本,包括汉字和佛教。660年百济为新罗和唐朝的联军所灭。3)新罗据朝鲜史书记载,前57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东南部476年的朝鲜三国地区且吞并了辰韩部族,从而立国,国号为徐罗伐。《三国史记》称新罗是三国中最先建立的国家,而在其他的记载和考古发现中表明新罗可能是三国中最后一个建立的国家。503年,王国正式更名新罗。6世纪中叶前,新罗吞并了伽倻。新罗最初是高句丽的盟友。随着高句丽的南部扩张,新罗改与百济联盟。在从百济抢到汉江流域后,新罗与唐朝联盟。新罗和唐朝的联军征服了百济和高句丽后,新罗又将唐朝的军队赶出了朝鲜半岛,并最终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地区。668年,在唐朝与新罗在灭掉伽倻和百济之后灭亡了高句丽,高句丽故土归属唐朝,新罗同意原先的三韩故地加上百济。从此朝鲜半岛进入统一新罗时代。新罗从百济夺取到汉江流域后,疆域抵达黄海并于唐朝结为盟友。660年新罗和唐的联军攻灭百济。668年攻克高句丽。灭亡高句丽后,唐朝试图在朝鲜半岛建立统治导致罗唐战争。新罗最终打退唐朝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定都庆州,史称“统一新罗”。9世纪末,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的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史称后高句丽。后高句丽、后百济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918年后高句丽将军王建发动政变,后统一后三国建立高丽王朝,新罗时代结束。4.高丽时代918年,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了他,并寻求和得到了地主和商人们的支持(此时地主和商人的政治和经济势力都已远远胜过新罗政府),自己称王,改国号为“高丽”。王建立国后,采取了敌对后百济,但与新罗友好的策略。935年合并新罗,936年吞并后百济。统一朝鲜后三国后,王建封天子,迁都于自己的家乡松岳,并改称为开京(即今朝鲜开城)。统一后三国后,王建仅统治了7年他的儿子就继位了。由于王建娶了新罗皇室的公主为妻,并维持了朝鲜半岛贵族以前的势力范围,因此新罗贵族在王建去世后也没有挑战高丽统治朝鲜半岛的合法性。1)高丽契丹战争契丹926年灭渤海国后,高丽太祖吸纳渤海遗民并打算北伐。942年,高丽太祖拒绝了契丹送给高丽的50匹骆驼。太祖以后的高丽国王都对契丹采取敌对的政策并与宋朝结盟。为了防止高丽与宋联合对付契丹,契丹先后于983年,985年,989年小规模偷袭高丽。993年,80万契丹大军从辽国出发,越过鸭绿江大举征伐高丽西北部。高丽军队与契丹在凤山郡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将契丹大军控制在清川江。见识高丽的反侵的迅速和坚决,契丹意识到以武力征服朝鲜半岛的代价将是巨大的。于是契丹开始与高丽进行谈判。在高丽同意断绝与宋的联盟后,契丹撤退,并将鸭绿江以东土地赠送给高丽。双方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抗辽大将康肇杀死高丽穆宗,拥立高丽显宗为王。契丹趁机以为高丽穆宗报仇为由,发动40万大军再次征伐高丽。康肇率军奋力抵抗,但最终不敌契丹而战死沙场。显宗逃离皇城。契丹占领开城后,由于战线拉的太长担心会受到高丽反击,开始撤退。高丽趁势反攻,给予契丹沉重打击。1018年,契丹派10万大军卷土重来。但不敌高丽军队。双方之后谈和,以后契丹再也没有征伐高丽。2)高丽与女真关系朝鲜半岛东北部的一些女真部落曾为高丽的臣属,向高丽朝贡。女真氏族首领接受高丽授予的武官官职有将军、宁塞将军、归德将军、柔远将军、怀化将军等;文官管职有大相、大匡、元甫、正甫、大丞等。由于这些女真部落位于高丽东北部而称为“东女真”或“东北女真”。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后,女真变得强大开始向高丽挑衅并最终征伐高丽。由于近百年的和平,高丽那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面对女真的征伐,高丽肃宗下令让高丽所有军人上阵抵抗侵略,但却不敌征伐的女真。不过在尹瓘的说服下,女真后来撤退。女真撤退后,尹瓘感到高丽缺乏一支精湛的部队,于是重组高丽军队并培训一支精锐部队。1107年,尹瓘率领一支1万7千人的重组部队攻打女真并最终取胜。胜利后尹瓘在朝鲜半岛东北部修建了9座城堡(九城)。1108年,高丽宫廷大臣争斗。高丽新君主睿宗令尹瓘撤兵。1115年,女真建立起金国,不久灭了辽国。金国的崛起,割断了高丽与中国宋朝和其它邻国的联系。由于受到孤立,高丽国力开始削弱。3)高丽蒙古战争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高丽王室从松都(今开城)迁往江华岛,其后蒙古数征高丽,进行掳掠,但仍对江华岛没有办法。高丽三别抄义军抵抗蒙古和蒙元军队至1273年。蒙古征伐高丽期间,高丽大藏经被蒙古人破坏。高丽高宗下令重新修复大藏经,以期待佛祖能够保佑高丽的平安。高丽大藏经高丽内部对蒙古的征伐存在两派。文派反对与蒙古交战,而以崔氏家族为首的武派则坚持继续抗蒙。1258年崔氏政权首领被文派杀害后,蒙古与高丽达成和平协议,同意保留高丽的国家主权和传统文化,高丽首都则迁回开城。忽必烈即位后,高丽成为其藩属,后设征东行省,高丽国王兼任行省达鲁花赤。高丽君主从忠烈王开始娶蒙古公主为妻,高丽君主继承人按照约定,必须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高丽。1388年,高丽禑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在开城废黜国王自立,高丽灭亡。5)朝鲜王朝1392年,李成桂清除了高丽宫廷反对派首领郑梦周。在流放王瑶到原州市后,登基建立朝鲜王朝,结束了高丽王朝近500年的历史。李成桂还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1)早期历史随着朝鲜新王位的产生和巩固,王位继承人开始成为朝鲜的一个问题。李成桂的五子李芳远在帮助李成桂登基中贡献是最大的。但在郑道传等重臣的游说下,1392年李成桂立八子李芳硕为世子。李芳硕希望朝鲜是一个由国王任命的大臣们管理的国家,而李芳远则希望朝鲜成为君主独权的国家。在李成桂的支持下,李芳硕开始禁止王子们参政,并企图解散王子们的私兵。1398年,李芳硕生母康氏
本文标题:韩国的历史(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1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