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三年级上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一、词语积累懒洋洋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百发百中百战百胜百依百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七上八下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二、名句背诵1.关于“理”的名句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3.关于“爱”的名句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三、古诗背诵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5.《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望洞庭》唐●刘禹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9.《采莲曲》唐●王昌龄四、课文段落背诵1.《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2.《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叮叮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3.《司马光》群儿戏于庭,-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五、重点课文知识梳理。1.《花的学校》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文中“当雷云在天上轰鸣,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秋天的雨》中“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里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自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童话故事,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角色,有《去年的树》里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鸟儿;有《那一定很舒服》里努力生长成--颗大树、然后被农夫做成一辆手推车、接着被做成一把椅子、最后被拼成木地板的种子;有《在牛肚子里旅行》中被吞到牛肚子里的红生和机智勇敢帮助朋友脱离危险的青生:还有《一块奶酪》中处事公正的蚂蚁队长和团结守纪的小蚂蚁们。除此之外,我在课外还阅读过很多童话故事,如:《小红帽》《三只小猪》《自雪公主》《拇指姑娘》等。4.《金色的草地》的作者是苏联的普里什文,文中“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中午时草地是金色,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张开了,花瓣是金色的;早上和傍晚时草地是绿色,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5.《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全文结构为总分总。6.《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秋天,森林会向人们献出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棒子,鲜嫩的藶菇和水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7.《大自然的声音》中介绍了很多大自然的声音,其中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小溪宗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8.在《司马光》中,当小孩落水时,其他孩子的做法是“众皆弃去”,司马光的做法是“光持石击瓮破之”,最后的结果是“水进,儿得活”。由此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2.三年级上册词语表1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朗读安静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2阵雨荒野绿草跳舞狂欢功课放假互相狂风急急忙忙自然能够双臂5金色水泥放晴明朗亮晶晶金黄雨珠落叶闪闪发光尽头平展排列规则棕红叶丛歌唱迟到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8寒冷离开一定原野发生剩下树根斧子山谷火柴村子煤油灯告诉灯火接着10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答应做梦可怜来得及救命拼命大吃一惊马上消化当然刚才知觉光亮眼泪12变成门板准备暴风雨安心主人墙壁母鸡注意根本蜘蛛漂亮因此15母亲外祖父雨点船夫用力船头羽毛翠绿静悄悄翠鸟捕鱼16乡下窗前蒲公英盛开常常玩要一本正经绒毛假装哈欠钓鱼而是观察合拢有趣喜爱睡觉起床18群岛位于南海部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杏黄相互交错海底海面色彩岩石成群结队条纹周身游动堆积宝贵肥料祖国,事业发展必将更加19海滨街道交界来来往往云朵帆船渔民果树菊花仙子淡黄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显得苍翠飞舞名贵药材雪花树洞巨大宝库21美妙音乐家演奏手风琴歌手歌曲轻柔感受温柔激动合奏乐曲充满喜欢乐器雨滴音乐会滴答所有河流轻快合唱,22父亲童年雾蒙蒙鼻子茫然轻声生怕惊动气息过夜总是抖动露水湿气呼吸时刻猎人翅膀沉重23红枣摆动如同无数新月后院忽然圆乎乎赶忙墙根注视暗暗兴许清楚活动劲头匆匆散落归拢水沟急火火聪明,本事高明好奇心弯腰黑洞洞25掌声文静默默轮流讲台一齐角落慢吞吞刚刚热烈持久泪水平息动听勇气面对26郊外养病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本来可惜肯定诚实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本文标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0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