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阅读与写作()期末复习指导
“阅读与写作(1)”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阅读与写作(1)”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程。全国在职的小学教师凡参加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习者,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学分的60%。以下6个方面的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和师范部备案。1.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阅读与写作作业与评价”,约占10分。2.阶段性学习测验:作品分析,约占5分。3.教学实践活动:分析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字左右),约占10分。4.开展专题研讨:原则上在网上进行,以下载的讨论发言文字为准,农村及边远地区无法上网的学生,按照所在分校或工作站责任教师布置的讨论题作书面发言。约占5分。5.学习记录:通过“纸质记录袋”或“电子文件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约占5分。6.小组学习:由学生讨论后形成个人学习总结(1000字以上)。约占5分。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做如下要求:第一,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及格线者(即形考成绩未达到18分),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第二,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综合成绩以合成成绩记录。第三,课程综合性考试成绩不及格,形成性考核及格成绩继续有效,可以重新参加下一轮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均不及格,则需要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第四,如果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提出希望取得更好的考核成绩,可以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三)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阅读与写作》(金振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拟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四)考核要求学习本课程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的原则。要求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阅读与写作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以此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课程重视阅读理论和方法,更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按照认知规律,分为了解(熟悉)、理解和掌握(应用)三个层次。了解(熟悉):即要求对本教材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概念、名词、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熟悉,能够正确地运用到阅读中。理解:即要求对本教材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概念、名词、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熟悉的前提下,能够比较全面地领会、辨析,恰当自如地表述和运用。掌握(应用):即要求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体,能够比较好地结合社会生活和教学实际予以恰切地使用,鉴赏各类文体文章。(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2.考试命题应覆盖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其中客观性试题占30分,主观性试题占70分。3.“阅读编”教学内容强调基本理论的理解,应在对重点问题的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阅读中需要回答问题。4.试卷题目难易程度的安排。试卷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4种。5.在一份试卷中难易等级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6.命题必须题意清楚、要求明确,提供的答案准确,便于评分。(六)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阅读编”试卷题型分为论述题(3道题,占60%)和文章阅读(两篇文章,任选其一,占40%)。(7)考核形式平时形成性考核,其要求请详见第2点“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为开卷方式进行。(8)答题时限“阅读编”考试时限为120分钟。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导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2.文章阅读与写作的特点,以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基本要求。(二)考核要求1.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2.课程的内容轮廓3.阅读与写作: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4.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上编:阅读论第五章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2.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及各自的长处。3.掌握文章阅读各种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二)考核要求1.文章阅读的定位与功能理解:(1)文章阅读的理论定位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是对文本所携带的信息密码的破译。(2)文章阅读的本质功能是信息解码、文化浸润、心灵沟通。2.文章阅读的中西方传统了解:(1)中国文章阅读的历史传统。(2)西方文章阅读的价值取向。(3)中西方文章阅读的文化差异。3.评点式和文体论阅读理解:评点式阅读的功能是诠释疑难。掌握:(1)评点式阅读的基本特征。(2)文体论阅读的特点。4.社会学与文化学阅读理解:社会学阅读注重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掌握:(1)社会学阅读的主要方法。(2)文化学阅读的主要方法。5.语义学与接受美学阅读了解:(1)语义学阅读。(2)接受美学阅读。掌握:(1)语义学阅读的主要方法。(2)接受美学阅读的主要方法。6.电脑网络阅读了解:电脑网络阅读的特征。理解:电脑网络阅读的主要方法。第二章诗词、散文鉴赏(一)考核知识点1.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2.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3.诗词和散文的艺术鉴赏方法。4.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要领。(二)考核要求1.诗歌概说了解:诗歌的特征和表现手法2.古诗鉴赏了解:(1)古体诗(2)古代律诗3.现代诗鉴赏了解:(1)自由诗的形式和主要特点(2)现代格律诗(3)民歌体。4.词鉴赏了解:词的形式和特点。5.散文概说掌握:(1)散文的属性。(2)广义的散文。(3)狭义的散文。(4)散文写作要求。6.叙事散文鉴赏掌握:(1)叙事散文的特点。(2)叙事散文的写作要求。7.抒情散文鉴赏掌握:(1)抒情散文的特点。(2)抒情散文的写作要求。8.科学散文鉴赏理解:(1)科学散文的特性。(2)科普说明文的表现手法。9.文言文阅读掌握:(1)文言文的阅读要领。(2)文言实词、虚词、古今词义变化、人称代词、基本句式、修辞格、成语典故等在文言文中的的用法。第三章小说、戏剧文学鉴赏(一)考核知识点1.微型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2.话剧剧本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求。3.小说和戏剧的艺术鉴赏方法。(二)考核要求1.小说概说理解:(1)小说的内涵。(2)小说的表现手法。2.微型小说鉴赏了解:微型小说的特性。3.短篇小说鉴赏理解: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4.长篇小说鉴赏掌握:(1)长篇小说的特点。(2)长篇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5.戏剧文学概说了解:(1)什么是戏剧文学。(2)戏剧文学艺术特征。6.话剧和戏曲剧本鉴赏了解:(1)话剧和戏曲剧本。(2)话剧和戏曲剧本艺术特征。掌握:(1)比较分析微型小说、长短篇小说的文体特征。(2)运用接受美学阅读理论,对小说和话剧作品进行艺术鉴赏。第四章儿童文学的鉴赏(一)考核知识点1.神话、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2.神话、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艺术鉴赏方法。(二)考核要求1.神话了解:(1)神话的由来。(2)神话的特征。2.童话鉴赏理解:(1)童话的内涵。(2)童话的特色。3.寓言鉴赏理解:(1)寓言的内涵(2)童话的特色4.历史故事鉴赏了解:(1)什么是历史故事?(2)历史故事的写作要求。掌握:(1)比较神话、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文体特征。(2)运用接受美学阅读理论,对神话、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进行艺术鉴赏。第五章科学论文的阅读(一)考核知识点1.科学论文和科学论著的基本内涵2.科学论文和科学论著阅读的原则和方法。(二)考核要求1.科学论文的理论界定掌握:(1)科学论文的内涵(2)科学论文的基本特点。2.社会科学论文的阅读理解: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的要义。3.自然科学论文的阅读理解:(1)自然科学论文的阅读的要义(2)阅读自然科学论文要具备的基础和修养。4.科学论著的阅读方法理解:(1)社会和自然科学论著阅读需具备的能力。(2)如何正确处理历史和现代科学论文阅读的关系。第六章阅读教学论(一)考核知识点1.阅读教学的目标。2.阅读教学的方法。3.阅读教学的模式。(二)考核要求1.阅读教学的目标掌握:阅读教学的目标。2.阅读教学的方法掌握:(1)阅读教学的方法(2)采用独特感知创造新的作品价值。3.阅读教学的模式掌握:(1)阅读教学的几种模式。(2)激活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的意义。(3)文章阅读的多元化理解。三、试题类型举例和答案要点《阅读与写作》阅读论考试题(100分)一、论述题(任选3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2.请结合自己的实践,说说你为什么要阅读?3.一个人的隐性非智力因素对阅读与写作有什么具体影响?4.结合具体篇章,谈谈在解读中如何实现主题意义的新创造?5.童话的文体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请举例回答为什么说童话是富于幻想的神奇故事。二、阅读题(任选一题,40分。)1.运用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来解读杜甫的七律《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运用叙事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来解读李兆权的《丑娘》: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的又都改称她做“丑娘”。娘说我是日本同中国打仗的第6个年头来到这个世上的,在娘身边我一直长到了8岁,后来才由爹送我到城里的一所小学去念书。当时我不明白丑是什么意思,因为娘待我特别好,临走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一双毛边布鞋,一个小书包,书包里除装了一支铅笔外,还塞下了满满一袋鸡蛋。我依稀记得就在她把我送到村口时,我第一次看见她流下了眼泪,泪水大滴大滴地顺着她的脸颊直落到我的小手背上。一件事使我开始认识了我的母亲。一天,学校上体育课,因为舍不得穿娘做的鞋,当我把它脱下挂在凳子上时,恰巧让老师给看见了,他提过鞋左看右看,随即又把鞋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好漂亮的鞋呀!说着,又把鞋底端详了半天,数着一层一层连起来的底,足有8层之多,且针脚细密结实,靠脚掌和脚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之后,他问我:你娘一定最最漂亮吧!殊不知就在我要回答老师的问话时,同村来的一个同学抢上话头:老师,他娘不漂亮,村里人都叫她丑娘。之后,我仿佛才知道丑是什么意思。或许老师说的全错了,而那个同学的话是对的。我的娘确实不漂亮,黑黑的肤色,原本挽成髻的头发在解放的那年她自个改成了齐耳短发,额头上一块大大的胎记,在黝黑的脸上是这样的显眼。为此,我心里像满含着委曲,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她,更不愿把同学领到家里,只是在每次放假时呆呆的看着生我养我的她,而这时娘总是像欠帐似的默默地把我揽在她胸前。临别,又拿出一双同样的毛边布鞋给我,那双分外黑亮的眼睛像是两潭水,即使漆黑的夜也能让人感到它的明亮。许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往往需要以后才能得到公正的解释。到60年代末,我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娘已苍老了许多,原来虽黑但还丰满的脸颊已经凹陷了下去,头发变得稀疏而花白,手背上的骨节兀突出来。看着娘养我这么大,一辈子在农村吃苦,且作为一个丑女子面对别人的嘲笑从不与人红脸,对于种种伤心话语所表现出的难能的平静,我的心在发酸。一天,当我把在外边买的几件湖蓝色起暗花的衬衣和两瓶珍贵的雪花膏给她时,她先是一惊,继而情不自禁的又像儿时一样把我拢到她的胸前,嘴里喃喃地说:要那干什么呢?娘是不配了,待以后你相上媳妇了就送给她吧。娘还说到时一定要把姑娘领回家让她看看。我是70年代初结婚的,按照她的嘱咐。婚前几天我和爱人终于赶到家里。事前我就同爱人讲好,娘一辈子在农村,农村人显丑显老,见了面一定要多说些宽老人心的话。爱人说,谁还没有老的一天,但娘一定不丑。到家了,不知怎么,我发现屋里空荡荡的,看着爹和弟弟的眼睛
本文标题:阅读与写作()期末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