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训练题含答案
高一(22)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①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②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④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史记》中记载:“(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②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③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④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1934年,古史专家傅斯年教授撰《夷夏东西说》,指出:“现在以考察古地理为研究古史的这一道路,似足以证明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傅斯年在这里强调的是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B.夏朝文明是从西部迁徙到中国的C.中华文明是从野蛮时代发展而来的D.中华文明是在野蛮与文明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C.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理藩院B.中书省C.宣政院D.行中书省6.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作法当时最可能是A.提高官员素质B.完善办事程序C.减少决策失误D.牵制内阁权力7.“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的巩固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8.甲午战争进行时,恩格斯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宋伯鲁在《时务目论》中(评价康梁变法)说:“夫以子孔、子产治一小国,改革仅一二事,犹如此之难,几于不免,况以中国之大,而见不解者之万亿于我,乃欲一朝而空数千年之积弊,虽圣人,吾知其不能矣。”上述材料表明宋伯鲁A.主张变法应全面彻底B.批评康梁因循圣人之道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D.认为变法无法革除积弊10.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11.张海鹏先生在《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中认为:“新政的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立宪,在中央设资政皖,在各省设咨议局,扩大了民众表达。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巳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上述材料表明A.辛亥革命前君主专制巳经不存在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C.“新政”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D.“新政”确立了民主政治12.傅国涌在《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主角与配角》中说:“自其主义言之,虽有急进与渐进之别,而爱国之本义则同,然略知二派之内幕者,则因其持论之异同不相下,运动进行之各相妨碍。”这段话评说的“二派”是A.顽固派与洋务派B.维新派与立宪派C.革命派与立宪派D.问题与主义之争13.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14.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15.《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16.“我是南宁邵佳,真正革命到达路。……走上马路连冲锋,反贼全部都失败。心在革命不在家,谁知龙岩带了花。……总要共产到成功,我辈青年把田分。”诗中描述的情形应发生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7.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中写道:“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需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它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这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A.批判、揭露西方资本主义B.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C.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D.对西方的幻想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18.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A.正好相反B.完全相同C.部分相似D.三者同步19.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20.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冶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22.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社会主义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事实求是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2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24.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2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26.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27.“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8.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B.“海禁”政策C.商帮的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29.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B.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0.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反映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C.政府的赋税改革松弛了人身控制D.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二、非选择题(二大题共40分)32.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侧示意图)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训练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