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班级:2013级交通运输四班姓名:王柱云学号:51304024022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以蚌埠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出行方式以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为主,其影响因素包括金钱、时间、舒适度、安全性四大方面,本文将通过运用运输供需均衡的理论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关键词]:大学生;出行方式;运输供需均衡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要的新鲜血液,其衣食住行处处都受到了社会乃至国家的关注,其实在中学我们就可以发现,政府对于本市的各个高校都配有几条专线公交,很多中学生下晚自习都会发现停在校门口的专送公交车。现在到了大学,政府同样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出行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公交车与出租车等方式,但大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仍是学生,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外,普遍缺乏经济来源。因此,对于大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我们总结了蚌埠市大学生市内主要的出行方式及其利弊,分为以下三类:一、公交车优势:经济,作为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深受大学生青睐。便捷,蚌埠学院作为公交车(207、115、117)的终点站,大学生乘坐十分方便,此外有大量的公交车流动,保证学生能乘上车。劣势:不舒适,由于公交车途径很多高校,而且车内所设的座位不多,很容易造成车内拥挤的现象,尤其在特殊季节,车内空气不好,乘车环境较差。速度较慢,从出发到抵达目的地,中途包括了等车时间、每站停靠、下车步行等,花费的时间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公交车内人多嘈杂,有可能出现扒窃等行为。二、出租车优势:快速便捷,能够准确的抵达目的地;安全高效,不会遭遇扒手。劣势:价格昂贵,由于蚌埠大学城离市区较远,坐出租车去市区往往会花费十几到几十不等的费用,对于大学生而言仍很有压力。三、自行车优势:节能环保,近乎零花费,出行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能够准确的抵达目的地,周末约上好友一起骑行也是大学生中很流行的出行方式。劣势:速度慢,消耗体力,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出行无法携带过多物品。对于上述的大学生出行方式,我们总结了四大影响因素:金钱、时间、舒适度和安全性。下面我们将通过运输供求理论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一)金钱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力量,由图2.1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运输中的供需平衡,当价格越高,选择此类交通工具的人的数量就越少。这点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体现的尤为显著,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当出租车价格越高时,选择它的大学生人数就会越少,同样的由于公交车价格较低,选择它的大学生人数就会越多,只有在均衡点时,供需量相等,才会出现一个稳定的状态。但同时也会引发出其他的影响因素:时间和舒适度。(二)时间沿用上面的理论,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低价的公交车时,就会产生排队等候的现象,这时,人们是否还选择这种出行方式就取决于两个因素:价格和等待时间。对于公交车来说,票价已定,则其上座率也由两个因素决定:等待时间和学生愿意等待程度,等待时间受排队长度影响,而学生愿意等待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对该交通工具的需求量。(这里也反应了出行的花费影响着学生愿意等待的程度。)下图描述了两条假定的曲线,需求曲线和特性曲线。其中特性曲线表示延误时间t随到达率x增加的程度;需求曲线表示顾客到达率与延误时间的关系。当到达率很低时,几乎没有排队现象,等待学生很少,就能吸引较多的学生。当到达率很高时,等待时间很长,这样就没有更多的学生愿意等待。只有当等待时间和到达率相协调时,才会出现稳态。(三)舒适度交通运输是交通行业提供给出行者的一种服务,与其他服务业一样,其特征可由它提供的服务水平及运价来描述。影响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许多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交通流量相关的。例如,对于某个公交路线,如果有很多乘客要乘坐这路车,那么该路公交车会很拥挤,乘客候车时间要延长,乘客有座位的概率也要减少,甚至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会变差。随着乘客数量增多,该路公交车服务水平就会随之下降,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人放弃乘坐公交车,改用自行车或出租车,或改变出行时间甚至放弃本次出行等。(四)安全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相对而言仍是处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加上蚌埠城市缺乏稳定的治安条件,因而大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中,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近段时间频繁报道出女大学生遭受到出租车司机的侵害,所以在夜晚时出行多会选择坐公交车或其他交通工具,避免选择出租车和自行车等在夜晚安全性不高的出行方式。另外,由于天气或环境的影响,自行车出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公交车因为选择的人多,也给了扒手机会,所以其安全性也不得不考虑。总结:影响大学生市内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都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此起彼伏,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这里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有时对学生们而言就是出行者之间的博弈——用户均衡,明白各个出行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出对于出行者阻抗最小的最优解。参考文献:[1]程琳。城市交通网络流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15-19。[2]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年1月第二版。212-245。
本文标题:运输经济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