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邓小平理论复习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总复习(2012年11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2)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党的七大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历史性飞跃,得出了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教材2页)•(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先导。•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党的一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2)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行党章•(3)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4)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因素)•(1)时代背景:时代主体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教材4页)•(2)历史根据: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总结•(3)实践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教材12页)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教材8、11页)•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教材87页)•第二,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理论轮廓•第三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教材13页)今年是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0周年。•(2)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教材84页)•(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教材23页)•一是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是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是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8、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9、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0、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2、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教材62页)•3、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是强调了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教材70页)•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核心和实质。•(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6、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3)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提出•1980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教材86页)•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完整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1)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4、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教材93页)•(1)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1)是非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标准)。•(2)是非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8、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早把“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是列宁。(教材110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初级阶段”的概念.(教材112页)•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经历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1)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为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思潮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3)有助于澄清疑惑,解决问题,更好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简明概括。(教材122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教材138页)•6、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中国压倒一切的问题是需要稳定。(教材125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行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行现代化。(教材154页)•(3)战略特点•其一,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其二,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发展战略。•其三,既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的发展战略。•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的要求•(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强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性质决定的。•(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单从解放生产力来说,改革也可称为革命。其二,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革命性的变化。其三,改革引起了人们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的重大变化,从这些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不亚于一场革命。(教材129—130)•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2)必须树立发展的观念。只有发展,改革才能持续下去,而改革又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所以,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3)改革和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要形成稳定的社会局面,就必须改革和发展。(4)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稳定的程度统一协调起来考虑。(教材139页)•4、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这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构。•(2)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严密。•(3)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
本文标题:邓小平理论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0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