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词义教学片断及案例分析[1]
词义教学片断及案例分析一、词义教学片断设计《称赞》“粗糙”一词教学片断师:小朋友小獾做的板凳怎么样?生:很“粗糙”。师:你们看图片(出示三只板凳的图片)这三只板凳怎么样?生:一只腿少了一只,一只板凳面没有刨平整,还有一只四只腿高低不平。师:是呀,这就是小獾做的粗糙板凳。做工不精细,表面不光滑就是“粗糙”。你们看我们班级的桌子怎么样?生:很平整,桌面很光滑。师:与“粗糙”正好相反,不过小獾做的态度却很认真,请找出课文中这句话。在“课堂”这个特殊的时空里,如何使词义教学实现有效或高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确定恰当目标,优化教学功能,降低教学成本等途径来实现。二、词义教学片断分析词义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老师们除了关注词语的读音、意思之外,还十分重视词语的积累拓展,因此课堂上,老师常常会组织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可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目标定位不准,常常收到不同效果,请看下面三个案例:片断一甲老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生字“床”时,在学生会读的基础上,她让孩子们扩词。师:从床的大小来组词。生:大床、小床。师:床从制作材料来组词。生:木床、铁床。师:从不同方位来组词。生:床前、床后、床上、床下。片断二:乙老师教二年级《青松》一课,在教到“青松挺且直”时,同样也进行了扩词。师:谁来演一演挺(一边摸孩子的背腰),一边说这叫——生:挺直。师:拍拍孩子的胸,这叫――生:挺胸。师:把两手放裤腿边,挺得直直的,这叫――生:笔挺。师:边指挂图,边说青松直直地立在天地间。这叫――生:挺立。师:手从青松的顶端一直比划到根部。这叫――生:挺拔。师出示词语:挺直、挺胸、笔挺、挺立、挺拔让学生齐读师:青松在大雪压下来时表现得怎样,你能用上刚才组的词说一说吗?生:青松不怕风雪,它挺直腰、挺起胸,昂首挺立在天地之间,是那么的勇敢、挺拔。分析与反思:片断一的老师把词语的积累理解为简单的扩词练习,从应试角度的理念出发,让学生扩充最易书写的大床、小床……等,这样的目标显然是不恰当的,是太低了,她的扩词只是走了一下形式,因为经过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均未得到进步和发展,象这样目标定得太低,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学。片断二的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扩词,由人到松,由青松的外在姿态到品格特点,层层展开,学生对“挺”的内涵逐渐丰盈起来,从所积累的词“笔挺”、“挺拔”等来看,也是学生以前所不知晓的。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目标制定恰当,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均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当然是高效的。为此,要想使词义教学有效、高效,教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恰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三、词义教学案例分析词义教学从它的功能来看,除了读准音、理解义之外,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承担着基石的角色。初读课文,依据词义教学作支撑,可扫清障碍、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精读课文,需要依赖词义解读作基石,方可走进文本之中,走进人物内心,读懂、读透;诵读课文,需要依赖词语作桥梁,方可以声传情,以声传意。九层之塔,起于垒石,阅读教学中构建九层阅读感悟之塔,必先要将字词这一块块基石垒好。由此可见,词义教学如果能优化它的功能,使之最大化、那么这样的教学肯定是高效的。案例一:用词语架起学生把握课文脉络的桥梁。在教学《春联》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可以概括每节意思的一个词语(各种各样、讲究对仗、抑扬顿挫、开卷有益),接着,让他们分别从每节中找出可以解释这些词的句子,第三请用上这些词,分别概括每节意思,第四步,将每节意思串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从词语入手,在“划词、找句、概括、串连”中,以词带节,以词串篇,在学习词语中完成了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等任务,使词义教学的功能最优化。案例二:让词语成为感悟文章难点的突破口。仍以《春联》一课中“抑扬顿挫”的词义教学为例:教者以:一查、二改、三联想、四认识平仄、五实践、六感悟的方法,由词语入手,突破了学习的难点。片断:师:抑扬顿挫是什么意思呢?请每组选一个字查字典。生:抑()扬()顿()挫()师:如果用符号来表示:抑╲扬╱顿—挫∨师:看了这些符号,你想到了什么?生:它们与汉拼中的四声很相似。师:古人在写春联、诗歌时,十分注重声调的高低变化,他们把—╱称为平声,∨╲称为仄声,讲究平仄相对。师:你们想感受一下吗?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的春联。生:学生标出声调,从而感悟平仄相对。春回大地千山秀—/\\——\平平仄仄平平仄日照神州百业兴\\/—∨\—仄仄平平仄仄平师:朗读春联,感受其声律的美。教者紧紧抓住“抑扬顿挫”这个词,机巧过渡,层层展开,在不知不觉中突破认识平仄和感悟声律美的难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懂读透。当然,利用词语、感悟人物情感,达到以声传情,以声传意的例子也有许多,如《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还”、“狂”等都是比较经典的例子。
本文标题:词义教学片断及案例分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6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