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试论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试论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落后,体育消费形式呈多元化,主要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关键词乌鲁木齐体育消费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以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的消费行为,开始成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有扩大的趋势。本文为乌鲁木齐城市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而且对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一、乌鲁木齐城市体育消费的现状乌鲁木齐市人口众多,常住人口达311万人(2011年),85.01%的人有体育消费支出,对体育产品具有消费欲望的潜在消费者在乌鲁木齐市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为乌鲁木齐城市体育市场化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体育市场化的形成又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类型。(1)体育实物消费。乌鲁木齐城市居民实物性体育消费方式单一,结构不合理,主要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实物性体育消费约占体育消费总额的76.3%,这与我国城市居民用于运动服饰等实物方面的消费支出占体育消费的81.0%相当,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是以经济实用为主。这是由于运动服饰等实物资料兼有运动和日常生活两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的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所决定。(2)体育信息消费。体育信息消费约占体育消费总额的8.9%,相对实物消费而言,体育信息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由于受制于生活水平的限制,这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相对少一些。但是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上各种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多以及各类体育报社杂志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对体育赛事的关心程度愈来愈强烈,并渴望身临其境来观看体育比赛,这类消费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3)体育参与消费。在乌市以健康为目的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口占乌市参加体育锻炼总人口的55.1%,以完美体形为目的而进行体育锻炼的占乌市参加体育锻炼总人口的11.6%,占体育消费总额的14.8%。“健康”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人们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因此,“花钱买健康”近年来非常盛行。体育健身、体育保健日益流行,用于此类的体育消费也在不断地增加,将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的关系。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年人均体育消费500元以下占了83.55%,年人均体育消费1000元以上的只占8.41%。体育消费的整体水平不高,体育消费较高的人群所占的比重太小,对整个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影响不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跟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的收入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中低收入的人群占了82.02%,高收入人群占了6.82%,可以看出,收入状况与体育消费状况存在着相关关系,低收入人群和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人群所占的比例惊人的相似。所以说,经济收入状况是制约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关键,因此,提高人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关键在于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3.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年龄与体育人口年龄的关系。乌鲁木齐城市目前体育人口已达到42.4%。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省会城市,为新疆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上起了带头作用。体育消费需要有消费人群,体育人口从一方面反映了孕育体育消费人群的可能性。体育消费人口的多少也决定着体育市场的规模的大小。如果把乌鲁木齐城市体育人口按年龄划分,老年人(女性5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占35.5%;中年人(女性25岁-50岁,男性25岁~55岁)占20.2%、青少年(12岁~25岁)占44.3%,呈葫芦形分布。而体育消费支出分布与体育人口分布有些相似,老年人占30.1%,中年人占22.7%,青少年占了绝对的多数47.2%,也是呈葫芦状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老年人多为离退休在家没事可做,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花钱买健康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普遍心理。(2)广大青少年多数还在校园内,体育课是影响学生们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加之青少年大多喜爱运动,运动休闲服饰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这成了为青少年体育消费的主要内容。(3)广大中年人由于工作压力、家庭负担等原因导致闲暇时间很有限,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消费支出自然也就不高了。二、影响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乌鲁木齐城市作为西部边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经济水平与内地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影响乌鲁木齐城市体育消费的程度。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率越大,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全部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重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体育)方面的消费所占的比重就会有所增加。造成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经济状况,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体育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发展与享受消费,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恩格尔系数普遍降低,人们的基本物资生活需要较容易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把这类消费放在较重要的位置。2.居民消费观念。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根本转化,在消费结构方面一贯表现为重实用和耐用。这是几千年来在小农思想的浸润下所形成和决定的消费观念,我国居民一直讲究勤俭持家,重视积累,量入为出,一切以实用、耐用为目的,否则便视为奢侈浪费。这也是决定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目前体育消费是以实物消费为主的最重要的原因。3.居民受教育程度。乌鲁木齐城市人民群众的教育程度相对我国东部城市还是比较低,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由于文化素质水平的普遍较低,人民群众还没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体育消费的社会效益,这影响到体育社会化程度,影响到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绝大部分人眼里体育就是玩乐,没有把体育竞赛与商务活动,精神作用等联系起来。人们宁愿把钱花在改善生活水平上,如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4.乌鲁木齐城市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乌鲁木齐城市体育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这主要体现在乌鲁木齐城市的体育消费还没有形成市场化;体育人口的比重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偏低,全区仅有5000余人;场地设施少(全市有各类场地2033个,99%集中在各类学校,几乎不对外开放);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5.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宣传推动力度不够。《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还未深入人心,据调查乌鲁木齐城市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完全不知道的占50.9%,仅知道有这个文件但不清楚内容的占30.7%,知道大概内容的占18.4%。在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乌鲁木齐城市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社区、街边出现了大量的全民健身器材,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条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没有专职人员对其负责和维修,或是维修不及时,器材坏了好久没人管,这影响了居民的正常锻炼。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体育消费结构不太合理,消费观念相对落后。体育消费意识虽已逐步形成,但体育意识并不十分强烈,体育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市区居民体育消费是以实物消费为主,在体育医疗、保健及康复等方面的劳务消费较少,结构失调。目前,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形式按顺序排列是:实物形式体育消费、参与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精神产品形式的体育消费等。制约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按顺序排列为:收入水平、闲暇时间、体育活动场地的限制、家务劳动、体育赛事水平低、个人兴趣等。2.建议。(1)以政府管理为主,协调有关行政单位,建立有新疆特色的大众体育管理体系,努力完成自治区制定的“13115工程”,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到实处。(2)体育事业单位和社会团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宣传力度,要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口号,改善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加强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3)大力培养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使人们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并且引导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方式。体育消费市场的培养,应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限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兴办各类健身娱乐实体。参考文献[1]仇军.体育人口形成的路径分析[J].体育科学,2003.137-39.[2]李光明.努力完成13115工程[J].体育文化导刊,2000,4.[3]聂武生.2008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变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4]徐家伟.城市居民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杭州市居民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5]石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本文标题:试论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7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