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第一章概述..............................................1一、村庄自然与社会经济............................................1二、村庄建设现状..................................................2三、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第二章规划总则.........................................5一、规划依据......................................................5二、基本原则......................................................5三、规划范围......................................................6四、规划目标......................................................6第三章村庄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6一、总体布局结构..................................................6二、整体风貌控制..................................................7三、村庄周边环境整治..............................................7四、安全防灾......................................................8第四章专项规划.........................................8第一节民居节能改造..............................................8第二节道路硬化.................................................14第三节饮水安全.................................................18第四节村庄绿化.................................................21第五节厕所改建.................................................23第六节厨房改造.................................................25第七节墓地建设.................................................27第八节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28第九节村民中心建设.............................................34第十节秸杆处理.................................................37第十一节太阳能利用.............................................38第十二节土地整理...............................................39第十三节村庄标识...............................................40第五章实施对策建议....................................43附表:..................................................441第一章概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行山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按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围绕着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新乐市结合市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实际,选择小流村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示范点。为更好地指导小流村村庄配套改造、整体提升,解决小流村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编制本规划。一、村庄自然与社会经济1、地理位置小流村位于新乐市东部,邯邰镇西部,西距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乐市出口8公里,与五里铺村、路家庄村、大流村、赤堠村为邻。该村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省道S203线从村庄南部东西向穿过,京广客运专线由东北向西南穿越村庄西部。2、自然条件全村土地总面积为218.3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37.3公顷,耕地165公顷,沙荒地1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07公顷。村庄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日较差较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干湿差异显著;秋季,日照充足,秋高气爽;冬季,雨雪较少,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428.9毫米,常年平均气温12.2℃,平均日照时数2716.1小时,日照率61%。23、经济社会条件2012年,村庄现有554户,人口2369人;总产值75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430万元;村庄集体收入约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贫困户数5户,人口20人。村内现有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各一处、便民超市5个。村内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大棚瓜果、蔬菜为主,少量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二、村庄建设现状村庄曾于1982年编制过村庄建设规划,并在村庄建设中较好的执行了该规划,形成了方格网状道路骨架,服务设施较为完备。1、道路。现状村庄位于省道S203北侧建设,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形成“五纵、两横、一环”模式,外侧西、北、东村外道路与S203形成完整的环村路。村庄主要道路已经水泥硬化,宅前路大部分为土路。2、住宅。村民住宅院落共693处,新旧不一,建设年代为1978-2013年,2000年前建设住宅主要以单层住宅为主,近年新建住宅以二层楼房为主。3、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公共设施有村委会、幼儿园、超市、卫生室、体育健身设施等。4、基础设施。全村已实现全村24小时集中供水,水源井位于村委会内。现状无排水设施,部分路段雨季存在积水问题。现状沿主干路两侧设置了部分垃圾池,村域内有垃圾填埋场一处。村庄有12个变压器,燃料以液化气、电、煤为主,取暖为各户3单独使用煤炉、小锅炉、空调和电暖气提供。三、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庄主要道路和宅间路两侧杂物、垃圾沿街道乱堆乱放。2、村庄无雨水排放设施,雨后道路积水较严重,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村民服务设施配置不完善,村庄缺少公共活动空间。4、村庄民居生活配套设施如厨房、厕所等相对落后,建筑风格参差不齐,风貌特色不突出。5、村庄绿化量少,缺乏行道树和公共绿地。4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类别问题道路建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景观环境危房新旧建筑交织风格各异土路道路随意侵占设施破旧闲置宅基地无有效利用幼儿园存在闲置地简易旱厕垃圾池影响环境宅前屋后垃圾乱堆街道无绿化建筑特色缺乏道路积水现状无排水设施杂物占道5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3、《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试行)4、《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试行)》20105、《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26、《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技术导则》20137、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二、基本原则1、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现有设施整治、改造、提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规划美丽家园。2、坚持突出乡村特色。村庄规划建设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既要治脏治乱,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以及村庄文化传承。3、坚持突出重点。重点解决村庄急需性、公益性项目规划建设,包括饮水安全、民居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厨房改造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4、坚持经济适用。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和经济可承受性,各类设施整治应做到安全、经济、方便使用与管理,注重实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5、坚持绿色发展。采用节能、环保、低碳新材料,利用成熟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优化农村生态环境。6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小流村行政范围,总用地218.3公顷。四、规划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实现农村“天蓝水净、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居”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通过“四清”、“四化”、“五改”,改造提升农村面貌,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第三章村庄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一、总体布局结构本次规划立足村庄现实状况,不搞大拆大建,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延续原有的方格网路网格局,按照道路主次框架和用地功能布局,确定村庄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一环、四轴、多片区”。“一心”指:以村民活动中心。集中设置村委会、标准卫生室、文化站、多功能室(含图书室、会议室等)、电影放映场、健身活动广场。“一环”指:环村路绿化带。“四轴”指:长安街、育才街、小康路与富强路,作为村庄7内部主要交通与景观道路。“多片区”:指分布在村庄内的各居住片区。二、整体风貌控制延续村庄原有道路肌理,形成“四横七纵”布局规整、方便实用的方格网道路格局。主要道路采用水泥路面,宅间路采用石板路、砖砌路硬化铺装。建设具有北方田园村庄特色的景观风貌。既有民居改造整修根据村民意愿,可采用双坡屋顶以及对平顶民居檐口进行整修,坡屋顶颜色以砖红色为主,建筑墙体色彩采用淡黄色、白色等淡暖色调,对外墙立面美化、净化。规划新建住宅与公共建筑以两层坡屋顶为主,色彩与既有民居改造整修协调。规划在房前屋后、田间隙地、道旁渠边植树造林。保留村庄周边林地,沿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两侧种植不低于20米绿化带,以果树林为主。打造环村绿化林带,省道S203、环村路密植行道树,树种以本地槐树、杨、柳树种为主,间种冬青、白皮松等常绿树种,乔灌结合。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景观。三、村庄周边环境整治规范村庄周边瓜果、蔬菜大棚配套设施,辅助用房统一形式,及时回收塑料薄膜。清除村庄周边、路边积存的生活垃圾以及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大棚设施农业料等,运至村庄西南部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8整治S203省道占道经营,在S203省道南侧规划果菜收储市场,占地2500平方米。在东环路、西环路与S203省道交叉口分别建设一处交通减速指示牌。村庄西部混凝土搅拌站及外围建设防护林带,内部进行绿化。西南垃圾填埋场外围设置防护林带。四、安全防灾疏通村庄主要道路,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车辆通行及消防疏散。村庄变压器设置与住宅应保证安全距离,防止火灾发生。按照不超过150米服务半径设置7个地下消防水池,每个消防水池容积按照36立方米设置。充分利用中心幼儿园、村民活动中心、小游园等开放空间作为村庄内部应急疏散场地,总面积15000㎡。第四章专项规划第一节民居节能改造一、住宅现状现状村民住宅共693处,因建设年代及使用维护不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按建筑成新率和质量分为四类,一类住宅多为近年来新建,质量好,这类住宅共155处,占22.4%;二类住宅为质量较好,此类住宅共262处,占37.8%;三类住宅为质量较差,此类住宅共196处,占28.3%。四类住宅为危房或闲置宅基地,此类住宅有人居住的37处,占5.3%;无人居住的43处,占6.2%。9现状民居建于不同年代,且建筑风格多样。现状民居中,建于1980年以前的住宅共106处,占15.9%;建于1980-199
本文标题:说明书6-5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