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读《邓小平时代》感想
改革开放托起“中国梦”——《邓小平时代》读后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zhouyi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凝聚了几辈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已经证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托起富国强民的“中国梦”!要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年小平同志在中国这幅巨大画图,用充满智慧的头脑,对其进行了勾画,从此,中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从赤地千里到高楼林立,从一贫如洗到丰衣足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可以说,小平同志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邓小平时代》一书是由美国作者傅高义所著。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全景式描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完整回顾了伟人的一生。邓小平1904年出生于四川广安,全书对邓小平童年到文革下放六十多年进行了概况描述,总结了邓小平在这个时期养成的性格特点,全局性视野和对中国未来的思考。通过这60多年的经历,使我们了解到伟人的内心,为其未来坚决推动改革开放和坚韧的执政风格做了很好的铺垫。小平同志大局观强,高瞻远瞩,视野开阔;意志力强,凡事首先考虑党和国家的利益;性格坚忍不拔,一旦拿定主意,他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与其充满智慧的眼光,才能绘制出中国辉煌的改革开放蓝图。全书对小平同志1974年恢复工作到1992年南巡的二十年进行了重点的叙述,详细的描述了改革开放。书中经常把小平同志称为“实用主义者,我认为很对,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认识邓小平,这种务实的精神,这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正是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的源动力。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开端,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的出路只能在于打破一些旧框框,将经济建设确立为新的治国路线。小平同志深知积贫积弱太久,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周边邻国发展迅速,压迫较大,正是基于这些事实,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促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达成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改革不代表激进,更不代表砸烂一切。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差别很明显,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凡事不宜搞一刀切,必须从左右两面来进行全面的分析,社会秩序稳定,干部群众坚持信仰,改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小平同志在政策上愿意放手让地方同志大胆尝试,同时对缺乏经验的重大改革措施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正是这种谨慎负责的态度,造就了中国地方政府的良好竞争氛围,有效的调动激发了人们的自主意识,最终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市场选择。傅高义在书中反复提及邓小平在七十年代末提出世纪末让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这是小平同志出访日本,求证世界银行专家,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经济目标。今天我们回头来看,他所发动的改革开放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至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如果用翻两番这个目标来衡量,甚至大大超额完成了任务。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正是他的坚持与坚韧,完美的诠释了“发展就是硬道理”,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大幅增强。改革开放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力。小平同志不断强调不能再闭关自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干部有更多机会了解外部世界,开阔他们的视野,这对于改变其思想观念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治国就是治吏”,打开国门,走出去。通过改变任免干部和考核干部业绩的标准,使整个中共干部队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政策和人事上的不断努力,中国的官员队伍从一个严重受到意识形态禁锢的队伍,变成了一支更加开明务实、以追求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的组织,使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所以张五常先生说,“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制度”
本文标题:读《邓小平时代》感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