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视角学生:庞丽霞指导教师:王彩蓉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单位所在城市:山西省晋中市邮编:030619[摘要]:创新作为能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代中国大学生本应是思想最为活跃,思维最为敏捷的群体,却表现为缺乏独立思考的灵魂和自由创新的精神。针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这一现象,研究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十分必要。而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从自由到必然的过程,所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这一哲学视角为研究培养创新能力的立足点,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严重缺乏为研究培养创新能力的出发点,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揭示了创新的实质是要认识必然从而走向自由,通过阐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特征和制约因素,最终探索出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自由;必然2015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李克强总理为勉励清华学子创新创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点,认为其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典型代表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21世纪,越来越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我国教育水平虽然已经有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却依然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最为显著的差异表现在创新人才方面,所以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创新作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引发了各界人士的深刻探讨,尽管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见仁见智,但在我看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与必然关系视角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思路,因为创新的实质表现为从必然发展到自由,实现创新必须在掌握必然性基础之上过渡到自由才能实现,它可以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指导。一、自由与必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对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解读向来是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经典作家都对此问题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在众多解释中推陈出新,从根本上把握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因此,对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进行马克思主义解读至关重要。(一)自由与必然的内涵权威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的的内涵做了规范性解释。恩格斯说:“自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毛泽东对于恩格斯的论述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进行了延伸扩展,他认为“自由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在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解释中,“自由”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不能避开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而是必须摸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促使规律为自己服务。而必然是指事物发展存在的规律性,即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的确定的相关联系,规定了自由以必然为根本依据和出发点,绝对不能为人的意志所左右,它客观地存在并对人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153。[2]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8:27。-2-(二)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1.自由与必然的对立统一自由与必然是对立统一的。自由与必然的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必然性是自由的奠基之石,是对自由的约束尺度,我们必须在顺应必然的基础之上去探求自由,否则脱离必然性的所谓自由会遭受惩罚。比如封建皇帝都祈求国泰民安,谷穗金黄,然而作为天子却未能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而是依靠祭天愚弄百姓,最终淹没在封建王朝的长河里,全部都无可挽救的走向了消亡;另一方面,自由要受必然的束缚与制约,需要遵循必然的尺度,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状态。所以人类必须在必然性规定的区域内活动才能获取自由。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如果超越了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凌驾于必然之上,就会“不自由”,比如犯罪分子就是由于超越了法律的束缚即必然性,过于自由,终究陷入了不自由的泥潭中,为自己的绝对自由付出了绝对不自由的代价。自由与必然的统一性表现在:首先两者相互依存,必然与自由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无必然限制的完全的自由,也没有不走向自由的纯粹的必然,人类掌握必然性是为了走向自由,而自由是必然基础上的自由。其次自由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在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下,必然是可以转化为自由的,实现最高意义上的自由是建立在人类解放前提下的人的解放,这种自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目标,是从必然发展而来的。2.从必然到自由自由和必然作为一个引起哲学家们争执不休的课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历程。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优秀代表人物,终于对必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作了合理的解释。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详细的叙述。肯定了必然一定会走向自由,但是这个过程要多久我们谁也不知道。必然和自由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也是人类和个人解放的重大实践问题,自然它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当代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力量,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经过调查,有八成大学生表示自己大学四年没有发表过学术文章,甚至没有进行过任何创新实践活动,这无疑表明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高,这个现象已然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尤其是一些教育大家的共同关注。因此,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应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一)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这就是所谓的“钱学森之问”这一疑问一经提出就成为了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他为中国教育界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钱学森先生对我国高校寄予了殷切的厚望,期待能造就出众多的杰出人才,他认为拥有创新能力是成为杰出人才的硬性条件。风烛残年的钱学森曾经多次提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对于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忧心忡忡。怎样使高等院校的创新精神再次焕发光彩,怎么样使大学确实成为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这不仅是高等院校教育得以稳步前进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桎梏,也是中国大学逐渐摆脱不成熟气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实“钱学森之问”的实质就是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1]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热点关注,2009,45-46。-3-(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1.是增强国力的需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前进和知识经济空前繁荣的全新时期,日新月异的变化浪潮正在席卷而来,创新已经成为了知识经济的实质所在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量,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便表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方面。因此,只有拥有创新要求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有可能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生存下来,才可能在世界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我们国家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才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现在集中力量发展创新型国家造就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不容忽视。青年大学生是否拥有优秀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社会是否能保持蓬勃发展的状态。但是如今多数大学出现了大学生的总体素质不强的局面,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创新能力严重缺乏。所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怎样做到有效的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已经成为现今社会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2.是高等院校的职责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足够的创新素质是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灵魂之所在。然而纵观我国高校教育的成果并非尽如人意,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已然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观点,一般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与西方国家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从小就强调个性、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创新型人才比比皆是。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毋庸置疑的被当作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首要任务。其实,从世界范围内的知名高校的创校宗旨中不难发现,各大名校的校训都能集中地体现创新精神之与大学的重要性,比如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斯坦福大学校训:愿学士之风劲吹。综上所述,大学的重要任务便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大学能够更健康长远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高等院校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与市场需要相接轨的杰出人才的重要场所,它的学术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但当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极其严重,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高校必须承载的历史任务。3.是大学学子的诉求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甚至还出现了一种怪异现象,社会就业岗位大量闲置,但依然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大学生专业素质严重不匹配的现象。面对这种怪异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怪异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根据相关专业人士推测,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呢?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充满竞争的时代里,如何能使自己变为不可替代的人才便成为了在求职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而针对这个问题,大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只有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专业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在就业如此紧张的状况下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所以,他们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为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优秀人才,强烈的期盼自身的创新素质能得到提升。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是他们自身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的迫切需求。简而言之,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堪忧,理应得到国家、高校、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所以要从这个现状出发思考创新的实质,进而提升创新能力。三、创新的实质:从必然到自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即在不断突破现有限制,超脱于必然的基础上实现不断创新,然后通过连续不断的创新活动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这说明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我们致力追求的一种目标和境界,它不是一朝一夕可-4-以达到的,我们必须明确创新的实质,进而掌握必然,实现自由。(一)必然王国是人类生存的家园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诸多哲学家大多是在理性范围内抽象谈论自由和必然的问题,即使最优秀哲学家也从未在社会历史范围内谈及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基础上确立了唯物史观从而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们了解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法逆转。人类面对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具有两种表现情形,即被称为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两种状态。“所谓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对客观规律性尚未认识,因而还处于受它奴役的状态里。所谓自由王国,则是指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据此支配自己与客观世界,从而成为自然的社会的主人的一种状态”[1]。可以这样理解,人类从原始社会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说明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问题是从古到今无论哪种社会都无可避免的需要处理的问题。,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进步,无一不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过程中实现的。我们生存在物质世界里就表明了我们和其他生物同样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摆脱不了外在因素的制约即人类面对的就是一个必然王国,我们必须探寻必然王国的规律,努力向自由王国逐步迈进。(二)追求并实现自由是人类的内在本性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把追寻自由当成自己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由此可见,自由既是一切人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并且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向指标。这是人的一种“类”的特性。首先,能否达到自由的状态成为了辨别人与动物的基本标志。在动物与自然界的联系中,动物肯定自然界的直接存在,动物的生存只是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而人
本文标题: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3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