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漫谈新泰方言醉卧梨丛去年的这个时候跟随省方言采集专家王教授夫妇,对新泰部分人进行了采集。通过采集发现,现在很多人说的都不是地道的老新泰方言了。这语言的变化相当快,所以,各县市应该每隔3年或5年就搜集一些方言,作为档案存起来。因为现在有录音条件了,可以建立语音档案库。新泰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冀鲁官话,是北方方言的一种,新泰人学习普通话应该不难。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新泰土语,就会发现与元杂剧的俚语有很多相通之处,说明,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将民间很多鲜活的词语丢失了,比如“揍”的意思,揍饭可以,揍人(生孩子)就是骂人的话。比如“榴骨嘴”,其实叫“驴驹嘴”,这从蒲松龄的方言俚曲里可以找到。新泰方言在山东方言中,处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齐片的东南端,属西齐方言,跟济南话有些相同,但是,十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人说话,一听就能听出,大的说,胶东、鲁西南、沂南、泰安、莱芜、淄博等区分还是很明显的。中的说,泰安的各县区说话也明显不同,小的说,新泰各乡镇的话也明显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发出来的语音上,也表现在发音时候所综合运用的器官上。新泰方言除去具有山东西齐方言的特征以外,还带有西鲁方言和东潍方言的某些特征。新泰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言小片。城关小片(包括青云、翟镇、泉沟,羊流、西张庄、果都、天宝、宫里、谷里、刘杜、孙村、汶南、龙廷等乡镇),这是地道的新泰方言,也可以说由于这一长长的地域夹在四面边缘区内,受四方方言的影响较小。楼德小片(包括楼德、禹村、石莱、放城等乡镇),这一带在新泰西南部,自然接近泗水方言或者平邑方言。北师小片(青云街道办事处北片),这一片的方言与莱芜方言有互相影响的痕迹。三个小片在语法方面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各小片在某些词语上,叫法就不太一样。比如,“什么”:城关——么;楼德——么个;北师——啥;“爸爸”:城关——爷;楼德——大大;北师——爷(虽然都叫“爷”,但是调值不一样,有的一声,有的二声,在某些地方,调值不同,含义也有区别,二声的指爷爷,一声的指父亲,有的地方发出的音接近yā或yá。“蝉”:城关——哨钱子;楼德——姐了儿;北师——喋了子。“麻雀”:城关——家雀子;楼德——小虫子;北师——麻雀或家雀。“骂:城关——卷(juǎn);楼德——嚼(jué);北师——骂或卷(juǎn),其实“嚼”在中古时代属于入声“药”部的,下面这些字的韵母是相同的,大家可以自己琢磨一下:落、薄、鹤、阁、壑、寞、郭、托、酌、漠、略、泊、脚、雀、却、廓、昨、跃、洛、弱、缚、恶、鹊、作、萼、乐[哀乐]、约、爵、诺、索、削、钥、络、着、错、箔、博、铄、藿、谑、幕、柝、虐、嚼、灼、铎、礴、霍、鹗、药、勺、搏等,“卷”和“骂”有区别,骂是只表示用嘴吐出一些话,卷表示的是铺排式的骂,是一连串的语言发出。普通话中有些声母和韵母不能组合,方言中什么样的声母都可以和韵母组合,普通话的声韵母就好比曲谱符号,永远不能记录下人们本能的发出的各种声音。不同的声母、韵母或者拼合,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发音器官和受音器官的感受,厉害的还刺激人的感觉、思维,所以,有人就提出过,中国人适合不适合发德语等,硬习或者硬听某些发音,能把人逼疯,或者干扰人的正常思维,可惜这方面研究的人不多。这是题外话,书归正传,在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上,西南片的显著特点是f声母能跟i韵母相拼,例如:“飞肥匪费”等字读为fi,而东北片读fei。西南片的这一特点跟泗水等大多数西鲁方言相同,“水”(shǚi)也读成fi,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中古语音中来考察一下,“水”在唐宋以后和下面的字读出来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纸、水、子、起、士、此、死、喜、耳、理、美、市、矣、史、止、李、己、紫、指、里、齿、纪、蕊、轨、毁、趾、委、以、几、妓、似等,这些字在古代人的口中和现在的土语中差不多,纸(zhei)子(zei)起(qei)喜(xei)理(liei)美(mei)里(liei)齿(chei)毁(huei)几(jei),可见“水”应该读(fei)而不是(fi)这sh和f怎么混的,大家可以继续研究。声调方面,新泰方言的调类现在基本是四个,调值在西南片,去声跟西鲁片一样降声尾中带着升调。新泰方言中有些一声达不到高平调5-5,在中低上4-4,3-3发出平调,所以,有时候和二声的上扬就容易分辨不出。在儿化韵方面,也有一些差别,受莱芜音影响的地方,几乎发不出儿化音,发出的“儿”声音都比较“浊”。新泰方言内部的分歧,跟行政区划有关,如城关所代表的地方是“老新泰”。楼德所代表的地方是“老泰安”——“徂阳县”,解放后划归新泰。北师那边与寨子接近,寨子在上世纪90年代前属于新泰,寨子和庙子属于翟镇公社山后两个管理区,寨子和庙子历史上的归属比较乱,曾经属于沂源、莱芜、新泰,现在归莱芜,这样北师片跟莱芜方面交往密切。这样,各方言小片受邻近的他市影响较大,形成差别,现在各方言小片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十分明显。新泰方言在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交流的大趋势下,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大都说着“地普”,这种地方普通话,被称为“新泰普通话”或“新派新泰话”。这种新派话的声母、韵母在类上跟普通话一样,只是在音色上小有不同。新泰方言词汇跟普通话基本相同,因为同属于北方方言。新泰方言词语大多为普通话所吸收,未被普通话吸收的,有的已经不知道怎么写了,比如“打嘟摸”等,话语中出现频率较多,可都写不出来;有的虽然没有被普通话吸收,但是词根基本是普通话中有的,如:人子——纸人;大发了——惹大了;大发——比较大;圆油轱轮儿——能滚动的圆轱轮。方言的形成,这个说法似乎不太正确,应该是先有方言,后推广的普通话。是普通话对方言的吸收和舍弃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说不同的话,这都有一些专著论述,在此不再啰嗦。就新泰方言来说,总体的历史是,先秦的时候,处在齐鲁交界处,那时候,新泰文化受东夷文化、临沂及淮水文化、楚文化、鲁文化、齐文化、中原帝都文化等影响,上古时候处在海岱之间,泗水、淮水、汶水流域的文化都对其有影响。先秦的历史是漫长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汉初属于泰山郡,东汉归到费县,经过了200多年的汉化。三国、西晋、北齐的300多年里,大多属于泰山郡,也曾向北,相东,向南归属过,隋唐以后四五百年基本属于莒沂,融入沂水文化。北宋经历167年,被金朝统治100多年,元朝的100多年里,归属过莱芜县。经过明朝300多年,又经历后金即清朝统治近300年,从1913年开始,经历了无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到现在才100年,但是人口的流动和相互影响却是很大的,比如新汶片区受济南影响,地道的新泰方言应该在农村而非矿区、城镇。纵观历史,新泰立足上古的东夷、海岱文化,又不断融入外族文化,每一种文化对新泰的影响都非常深刻。比如汉文化、金文化等。根据具体的新泰区域,我们还可以作如下分析。1新泰按照水域划分,沂水河系、泗水河系、柴汶河水系三个区域。但是这三个区域的方言差别不是很明显,因为,这三个水系在新泰都属于支流小河,没有明显的地理和人为的阻隔,谈不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方言似乎与山也有干系,哪片山就有哪片山的方言,这是不是与老祖宗当初选择居住地有关,一条山系隔断来往,于是形成相对的群体,代代繁衍,就形成了地域方言。新泰属于丘陵地带,但是泰山山系一直东去蔓延到莲花山,徂徕山、莲花山自然成为新泰的西北屏障,东部和南部是沂蒙山系余脉,新泰就在两大山系交错的夹缝地带,自然形成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所以,新泰方言受周边方言影响不是很大。几千年的历史,新泰处在周边繁华的大城市交界处,没有争夺的价值,形成了看似散居无人管的三三两两的住户、而又相对稳定的独立性强、人种单一的地域。如果寻找正统的鲁文化、或者东夷文化等,新泰也许是理想的区域,这片区域里也许保存着代代相传的古老的方言“化石”。3随着工矿业的发展,人口流动很大,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社会群体方言,比如新汶属于煤炭矿区,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与当地方言融合,形成了听似普通话,实际是南腔北调的四不像,而新泰城区却带有明显的地方方言口音,虽然一度考查为杞国旧址,但是,由于居住时间较短,没有很多的杞人特征。4周边乡镇受其他县市的影响,就带有鲜明的临近县市的口音,比如西部南部有泗水口音,南部东部有临沂口音,东部北部有沂源口音,北部西部有莱芜口音,虽然有,但不是很明显。新泰几个片区的方言,有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父亲的叫法似乎不很明显,叫“爷”的很多,叫“爹”叫“大大”的也都混杂着,好像有个说法:穷叫“大大”富叫“爷”,官家门里叫“爹爹”。蝉,叫“哨钱子”的不多,和莱芜搭界的地方是这种叫法,大部分叫“姐了子”,其实在北师北边原新泰今莱芜的寨子乡里,“姐了子”和“哨钱子”是不一样的,“姐了子”应该是“喋了子”或者“独了子”,也叫“胡喋了子”,个小,叫起来声音很“紧”,人一般不捉来吃,捉也不好捉,老百姓也叫这种昆虫为“斤斤子”,形容一个人小气、吝啬,或者形容某些东西比较小,就说“斤斤子X”,当然带有贬义。另外还有一种叫“乌油马子”,叫起来声音是旋转的,“乌油乌油、马——”,老百姓是按照其叫声来命名的。麻雀大部分叫家雀子,叫小虫子的也仅限于天宝、楼德等片区。骂人叫卷人是接近莱芜的地方。其实很多地方在词汇上区别不大,各种叫法都存在,只有很少的词语不同。新泰话声调基本一致。莱芜话的声调都“哏”,儿化不清。ZHCHSHJQX在莱芜话里分的很清楚。由此可见,新泰和莱芜的方言区分很明显,新泰和泰安的方言区分不太明显。专业点说,西齐方言、西鲁方言、东莱方言、东潍方言的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扯远了说,齐国和鲁国的话区分大,而卫国和齐国的方言竟然有很多相通的。是不是夏朝的遗民和商朝的遗民与周朝推行的官话,都或多或少的保留在方言里呢?新泰处在齐国、鲁国、楚国的交界地,我们可以不可以这样来推断:鲁国实行礼教、齐国实行商兵,是各自抓住了东夷文化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并不完全是鲁国硬行推行全新的新文化——周文化,而齐国未推行。在春秋战国的文章中,似乎感觉齐风不如鲁风,估计是因为政治的需要。就今天看来,齐国国土上的女主人顾家、收拾家务是有目共睹的,而鲁国国土受河南中原文化影响,女主人重名尚大智也比较明显。新泰既不很鲁,也不很齐,还带有莒、淮特点,由新泰方言放射出的中华文化,虽然有齐、鲁的痕迹,但是,总能找到共同的黄、淮文明,即炎黄蚩尤文化。这种充满了智慧和君子修为的文化像鸡蛋的黄一样,以山东或者汶、泗、淮、黄为中心地域向四周辐射而出,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的光源地。来自西北部的秦文化带着一种霸气渗入到中华文明里,旋即被汉俘获住,隋唐、金宋,再动荡再俘获。今天的中华文化,已经是融合了各种文化的56个民族的大文化,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混元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应该再去追索汉儒宋儒、秦风唐风,纳百川固体魄,以特有的文明向世界辐射。想到此,我似乎感觉到了中华文明内核的耀眼之光,感觉新泰就有零零散散的古文明的痕迹,从方言里似乎能穿越千年。从社会群体里看,新泰的社会名气绕不开羊流的羊祜家族。从魏晋开始,新泰县城就明亮起来了。石莱片区周围,出过林放,钟子路等,往东南过诸葛亮的沂南,还有孔子的老师郯子。无论是鲁南的徐国、彭国,还是诸子百家的众多人物,出在山东的很多,这一切的一切,都影响过新泰文化,新泰的方言发音自然就带着这各种因素,幽默、豁达、睿智、愚忠等。新泰地基好,泉水清冽,在大国的边界交接处,也来过一些小国和名人,这个看似荒凉的风水宝地,也曾经成为古战场,也曾经沾了泰山东望的光,历代京城领导,都垂慕过。新泰承载了无数能人慧者的目光和脚印,却很少叠埋他们的尸魂,是个神圣的处女地,期待各方大圣的开垦。
本文标题:谈谈新泰方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3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