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技巧
《第3节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技巧》读书笔记一、背景时间:1960年正式提出起源:随质的研究的诞生或隐退质:后于经验的理论量:先于经验的理论质的调查/历史研究报告没有扎根理论变成“只有叙事没有研究”的批评二、扎根理论的形成过程(一)分析资料,分类并编码(1)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互动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好处: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生成相关的概念和假设,并围绕这些概念和假设去进一步收集资料。(2)分类及其编码编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登录、分析和分类,以便突出这些概念并由这些概念形成扎根理论。○1随意编码/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2分类编码/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轴心式登录)○3核心编码/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编码的方式主要有:○1用某个关键词来概括资料中每一句话的意义○2用资料中的某个句子来概括某份资料的段落大意质与量的研究背景斯特劳斯和考彬的编码分类(3)一次编码和二次编码的差异:结构和分类有差异,形式无差异(二)寻找“关键事件”与“本土概念”(1)发现“关键事件”发现“关键事件”就有可能因此而进入正式的调查研究。按照费孝通的说法:“在实地观察中去捉住关键,一半是靠研究者理论的训练,一半是靠研究者的悟性”(2)倾听“本土概念”“本土概念”是指本地人(或称之为当地人)所使用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词语。频繁出现、被重复使用隐含本地人的生活信念、思维习惯与文化特色是否隐含了当地人的某种生活“冲突”以及相关的“关键事件”寻找本土概念的目的:是为了为当地人的生活故事找到一个或几个主题,或者说,每一个“本土概念”都是当地人生活故事的某个主题。本土概念与经验事实的差别在于:“本土概念”是经验事实的“关键事件”,它是经验事件的“节点”,它可以将相关的经验事实连接、贯穿起来。(3)寻找故事背后的问题、冲突与疑惑“本土概念”不仅出身于经验事实,而且,本身就属于经验事实判断本土概念的标准的一个成员。它不过是经验事实中的核心成员。扎根理论最后是否能够建立起来,取决于研究者是否能够由“本土概念”上升为“理论概念”。(三)形成扎根理论:本土概念与理论概念的互动(1)“输入学理”“输入学理”就是用理论化的概念(理论概念)去照亮眼前的经验事实。格拉塞从资料归纳中归纳理论的“客观主义”立场斯特劳斯鼓励研究者用自己的理论假设或主观构想去“建构”理论扎根理论并非完全由经验事实“归纳”出理论,其最后的形成仍然依赖并借助于相关的理论假设。其并不反对理论假设,只是强调在研究的过程中围绕眼前的经验事实去尝试各种理论假设。扎根理论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证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扎根理论的形成需要研究者从已有的理论中选择相关的理论去迎接和照亮眼前的经验事实,格拉塞和斯特劳斯称之为“理论的敏感性”(2)“成为连接主义者”研究者发挥自己的理论触觉主要有两个情境,一是当研究者发现经验事实出现了某种问题、冲突疑惑时,直接为经验事实“输入学理”;二是在观看经验事实的当下,意识到眼前的经验事实与相关的现象或理论具有某种类似的关系。“成为连接主义者”:研究者以类比或直觉的方式使眼前的经验事实与相关的现象或理论建立连接。“输入学理”与“成为连接主义者”的区别在于:“输入学理”显得比较“强制一些”,其心理机制是强迫经验事实接受相关理论的解释;而成为连接主义者显得比较自由一些,其心理机制是直觉或类比。(3)如何撰写扎根理论的研究报告○1叙事研究报告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材料整理成一份有情节的、有内在线索的故事,将相关的教育理论隐藏在故事的深处。优点:将教育故事隐含在故事中,让读者发生“隐性学习”的效应。缺点:教育道理可能被故事淹没而化为无形。○2聚类分析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分门别类。优点:“主题”清晰缺点:没有给读者留出足够想象的空间○3对理论的“佯装不知”按照扎根理论的思路,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之前必须放下、悬置已有的理论假设,以便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归纳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假设或理论。但是,在真实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理论假设去收集和分析资料。疑问:扎根理论是根据已有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自己“建构”的“观点”,如果要将该观点上升为“理论”这一层次,那要如何去验证自己的“扎根理论”是经得起考验的?
本文标题: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4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