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贝类增养殖学第三章贝类的苗种生产第一节贝类的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第二节贝类的人工育苗第三节贝类的土池育苗第四节采捕野生苗第五节贝类的遗传育种第一节贝类的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根据贝类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用人工方法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的环境条件,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从而获得贝类养殖所需苗种的方法方法简便、成本低、产量大、效率高一、贝类的浮游幼虫(一)浮游幼虫的生态特点阶段性浮游生物生态群体幼虫出现有周期性幼虫出现具短暂性:卵发育至稚贝固着时间短,约20-30天,短者只有15天左右幼虫分布不均匀性贝类幼虫具有趋光性(二)浮游幼虫的分布1.水平分布近海多、外海少浮游幼虫常有密集现象浮游幼虫分布较狭,与成体分布范围基本吻合2.垂直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水上层—光照层,与幼虫趋光性及饵料分布有关3.季节分布:贝类浮游幼虫出现数量有明显季节变化,与其繁殖季节有关,不同贝类不一样(三)影响浮游幼虫的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水温饵料(四)贝类幼虫的生物学意义扩大分布范围,保持种族兴旺二、瓣鳃类的半人工采苗(一)半人工采苗的原理几乎所有瓣鳃纲贝类在浮游幼虫生活结束后都要经过一个用足丝附着生活的稚贝阶段在自然界,凡有贝苗大量分布的海区,只要人工改良底质,创造适宜的条件或投放合适的采苗器就可采到大量的自然苗(二)半人工采苗的基本方法1.固着型贝类(牡蛎)的半人工采苗采用表面粗糙、附着面大、耐风浪、操作容易,经济耐用的材料如石块、石柱、水泥板、竹子、贝壳、胶胎等1)投石采苗滩涂底质较硬时将石块等采苗器直接投到滩涂上密集排列即可2)插竹采苗底质较软的滩涂,将竹片或竹杆制成一定规格,插于滩涂上供蛎苗附着3)筏式采苗4)清礁采苗采苗临近时,把海区自然礁石上的附着物铲除,以供蛎苗附着2.附着型贝类(扇贝、贻贝)的半人工采苗(1)贻贝采苗(筏式采苗)以红棕绳、稻草绳、岩草绳、毛发垫、废旧浮绠等作采苗器,以多毛的红棕绳最好。贻贝后期幼虫开始分泌足丝进行附着时喜附着在丝状藻体上,故应早投采苗器(提早1-2个月)采苗前必须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水层进行试采(2)栉孔扇贝的半人工采苗(筏式采苗)采苗器:贝壳串或特制的采苗袋(笼)。采苗袋由塑料窗纱制成,内装旧网片.采苗袋优于贝壳串,具有减缓水流、利于幼虫附着和防除敌害等作用3.埋栖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整畦(整滩)采苗埋栖贝类在由浮游生活转为埋栖生活中间需附着在砂粒、碎壳上,故天然苗场大都是半泥半砂的潮区半人工采苗时,必须将潮区滩涂耙松,整滩采苗,软泥底质需投放一层砂以利于幼虫分泌足丝附着。底质松软也利于幼贝钻穴埋栖(三)半人工采苗的预报1.根据贝类性腺消长规律规律进行预报繁殖季节经常检查贝类软体部的肥瘦2.根据贝类幼虫的发育程度与数量进行预报3.根据水温、盐度的变化和物候征象进行预报根据水温的测定和盐度变化推断具体的采苗日期或根据物候(四)试采和采苗效果的检查固着类:可用毛玻璃、塑料板、竹板、贝壳等作固着基,在繁殖期前后,每天或隔天在潮间带不同潮区投放固着器,次日取回检查,求出单位面积内的采苗数量,找出采苗高峰,确定采苗盛期附着类:可用棕绳、草绳等作贻贝采苗器,采苗袋、贝壳、杉叶等作扇贝采苗器,在繁殖期中定期(每半月或10天)挂在海中浮筏上,同时在不同水层悬挂。等贝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再取样检查采苗效果埋栖类:用人工基底(用容器盛泥砂)放在调查的海区,或定期收集各潮区表层(1cm)一定面积(10X10cm2)的泥沙,洗去泥和细砂,再计数幼贝第二节贝类的人工育苗人工育苗是指从亲贝的选择、蓄养、诱导排放精卵、受精、幼虫培育及采苗,均在室内而且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优点:引进新种;提早育苗,延长生长期;防除敌害,提高成活率;苗种纯,质量高,规格一致;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选种,培育优良新品种内容一、贝类人工育苗场的选择与总体布局二、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三、水的处理四、贝类幼虫的饵料及培养五、育苗前的准备工作六、育苗过程七、稚贝的中间培育一、贝类人工育苗场的选择与总体布局(一)建场申请与环境评估建设育苗场并正确选址,首先要获得的许可,申请过程中有许多工程和环境方面的手续要审批,在规划工程进度时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申请前必须做好可行性论证和环境评估(二)场址的选择1.水质好,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2.无浮泥,混浊度较小,透明度大。3.盐度要适宜,场址尽量选在背风处,水温较高,取水点风浪要小。4.场区应有充足的淡水水源,总硬度要低。5.场址尽可能靠近养成场。6.考虑电源,交通条件,尽量不用或少用自备发电设备,以降低造价及生产费用。(三)苗场的总体布局育苗室、饵料培养室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尽可能向阳。沉淀池或砂滤池要站在地势较高处。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水泵房应建在场区附近,以便与管理。风机房不要离育苗室太近。变配电室要建在场的一角,应备小型发电机附属场房及设施配比要合理。二、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育苗场设计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先进性和实用性远瞻性要有长远规划,初建时目标不可太低(一)育苗室1.育苗室的利用系数育苗室内全部育苗池的有效水体总数与育苗室的建筑面积之比值。确良2.育苗室的建筑结构多为单层单栋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屋顶采用钢梁或木梁结构,呈人字形或圆弧形,瓦顶或玻璃钢瓦顶。长30~50米为宜,室内净高不小于2.8-3.3米,墙壁采用砖混结构,宽15米左右。内墙涂白色防水涂料,窗户采光面积为建筑面积的10%-30%贝类育苗室顶面要求不透光,鲍育苗室则要求。育苗池可为单池或双排池,排水沟深1.2-1.6米,3.育苗池育苗池形状贝类多为长方形,鲍育苗池多为长条形育苗池大小有效水深一般为1.6-2.0;鲍育苗池宽0.7-0.8m,深0.7-0.8m,长5-10m育苗池容量单池有效水体以30-80m3为宜育苗池建造100#水泥、砂浆和砖石砌筑或钢筋混凝土灌铸池壁厚度砖墙厚24cm,钢筋混凝土的12cm,池底应有1~2%的坡度斜向出水口。池壁及池底应采用五层水泥抹面,新建的育苗池必须浸泡一个月。每个育苗池配备单独的供水管,管径50-80mm(二)饵料室主要用于贝类浮游幼虫和稚贝期间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培养,以及亲贝暂养和促熟培育期的供应。可分保种室和饵料培养室。1.饵料培养室保温良好,光线充足,照度均匀,光照可调节空气流通,独立的供水系统,投饵自流化。屋顶用透光的玻璃钢波纹板敷盖,透光率70%以上。不同藻类对温度和光照要求不同,可设几个独立饵料间2.饵料培养池用于二级饵料和三级饵料藻类的培养二级饵料培养池:面积2-6m2,水深0.5-0.6m,也可用塑料袋、玻璃钢水槽代替三级饵料培养池:单池面积10-15m2,水深0.6-0.8m,与二级培养池比例1:5-1:10总容量为育苗池的1/4~1/2,池壁铺设白瓷砖或白色防水涂料抹面。3.保种间位于三级饵料培养室一侧,除了光照条件要保持1500~10000lx外,还要有调温设备,冬季温度不低于15℃,夏季不超过25℃。1m3二级饵料池需1m2保种间。4.封闭式连续培养器占地少、防止污染、受光均匀、培养效率高饵料质量好等特点。(三)海水供应系统1.水源选择育苗场海拔高度尽量低,以降低水泵的输水高程取水距离应短取水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和盐度,若表层水温和盐度变化大,取水口应下降(海面下20m左右)取水口应避开浮游生物密集区或水层有条件可钻井抽取深井海水2.取水设备海上提水多用离心式水泵,室内打水和投饵多用潜水泵。水泵的出水量、扬程、口径等应满足生产中需水量的要求,又要留有余地。水泵的进出水管道为铁管、塑料管、PVC管、胶管或陶瓷管,严禁使用含有毒质的管道。抽水笼头应置于低潮线以下3.沉淀池与贮水池沉淀池可建在地面以上,常建于高位,兼作高位水池。沉淀时间不少于24h,在48小时以上为好。贮水池一般建于地上,建成高位池。池子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砖、石砌,池底应有1~3%的坡度,便于清刷排污。为达黑暗沉淀,沉淀池顶加盖。池下部布设排污口和供水口,顶部应设有溢水口。沉淀池和贮水池最好都分成2-3个独立的单元,以方便轮换使用。二池的总容量为育苗池水总容量的2一3倍左右,4.过滤设备(1)常压砂滤池过滤海水通过自身重力通过滤层数量至少2个①滤料的装设砂滤池底部留有蓄水空间,其上铺有水泥筛板或塑料筛板。筛板上密布1~2cm的筛孔,其上铺有2~3层网目为1mm左右的PE网,再往上铺20cm厚的粒径为2~3mm的砂,最上一层为80一100cm厚粒径为0.15-0.2mm的细砂②滤水能力每小时每平方米滤水10~20立方米,过滤后的海水不应含有原生动物。总滤水量视育苗池容量而定③特点构造简单,施工容易,投资少,相同的条件下滤净效果优于加压过滤器;水流速度小,单位面积滤水量少,故需面积较大砂滤池断面图(2)加压式砂滤器(砂滤罐)多制成罐状,滤料也为细砂。也有用纤维球、微孔纤维板,中空纤维棒、微孔硅橡胶等作滤材的海水在封闭系统中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滤层,内径3m左右的砂滤罐每小时每平方米过滤能力达20m3。砂层铺设基本同砂滤池。砂滤罐滤水速度快,有反冲作用。能将砂层沉积的有机物、无机物溢流排出。使用前先按反冲方式缓慢从下而上进水5.调温配水设备配水池或调温池:对过滤海水加热或冷却,再与自然水温的海水调配,使水温达到育苗所需要求。可用贮水池代替水温调节方式电热利用电热棒和电热丝提高水的温度。0.5kW/1m2汽刺式利用锅炉加热,直接向水体内充蒸汽加热,适于大规模育苗。必须利用配水池盘管式利用锅炉加热。管道封闭式,在池内利用散热管间接加热。可利用配水池预热,也可直接在育苗池加热。6.育苗水灭菌设施育苗用的过滤海水、培养单胞藻饵料所用的海水均要进行灭菌幼体培育用水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单胞藻饵料培养用水陶瓷或硅橡胶膜微孔过滤、化学药物消毒、煮沸消毒,以煮沸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应用最多7.废水的排放及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对于加温育苗及常温育苗的废水,设计时应有废水的回收、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回收、生物净化、沉淀、过滤、灭菌、补水、调温、再循环最基本的处理:生物净化与沉淀后再排放(四)供电系统(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2)可靠应满足供电单位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育苗期间要不间断供电,假如电厂供电得不到保证时,应自备发电机,以备电厂停电时使用。(3)优质应满足育苗单位对电压质量和频率等方面的要求。(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五)其它设备1.水质分析室及生物观察室常规水质分析(DO、pH、NH4–N盐度、水温、光照等)和生物观察(包括测量生长、观察摄食、统计密度)的仪器和药品。2.附属设备包括潜水泵、清贝机、筛绢过滤器、清底器、塑料水桶、水杓、浮动网箱、采苗浮架、采苗帘和网衣等清贝机用于清除贝类贝壳表面的杂藻、杂贝和其他附着生物。采用滚轴式手摇旋转或电动旋转的方法,利用贝类贝壳间相互的摩擦和滚轴钢板网的摩擦,达到清刷的目的。适用于亲贝的清刷除污由三部分组成支架用角铁或钢管制成,一般长1200mm,高700mm滚轴长约1000mm,直径约600mm,用钢板网制成,滚轴上设一入料口进水管设在滚轴顶部,用直径50mm多孔塑料管做成,在亲贝摩擦当中冲刷脏物和浮泥,清洁贝类(六)国外育苗室设计特点1.设计理念国内注重经济性与耐用性,设施的配置以简单节约为原则国国外注重使用方便性与安全性,力求设施完善与配置齐全2.设施配置国内育苗场一般只建育苗室和饵料培养室,多为混凝土建造,造价低廉,既可用于贝类浮游幼虫及稚贝培育,又可用于亲贝促熟国外培育池多用强化工程塑料水槽或玻璃钢水槽幼体培育室分亲贝促熟车间、采卵与孵化车间、幼虫培育车间、稚贝培育车间饵料培养室建在育苗场中心位置其他必需的空间隔离区、实验室等三、培育用
本文标题:贝类的苗种生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4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