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财政总预算会计读书笔记
财政总预算会计读书笔记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概念又称总会计、总预算会计,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具体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乡、五级。随之每级政府设预算会计2、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①核算对象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其合算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都具有货币性的特征,是一种资金会计。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的基础③只是政府在某一方面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而不是政府全部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④反映的信息范围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收入、财政预算支出及其相关信息。其反映的信息具有公共性和宏观性的特征3、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4、会计科目的使用要求(1)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并按其使用说明使用,不需要的可不用,不得擅自更改科目名(2)明细科目除要求外,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3)各级总预算会计不得随意更改或打乱科目编码(4)名称和编码必须同时填列二、财政资产的核算1、财政资产概念: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资产是一级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款项等2、财政性存款概念: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财政性存款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负责管理,统一收付。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财政性存款的管理要求:(1)集中资金,统一调度。(2)严格控制存款开户(3)根据核定的年度预算或季度分月计划拨付资金(4)转账结算,不提现金。(5)在存款余额内支取,不能透支商及劳务提供者。3、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概念:指将所有的政府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于一家银行的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取消各预算部门,预算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资金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账户。各部门、各单位发生的支出,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个人或商品供应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财政部门开设的银行账户、财政单位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以及特设银行账户组成4、有价证券概念: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有价证券,是指各级财政以财政结余资金购入的中央政府以信用方式发行的国家公债。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和核算有价证券的要求:(1)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包括一般预算结余和基金预算结余)购买国家指定的有价证券。(2)支付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不能列作支出。(3)当期有价证券兑付的利息及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与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收入。原来用一般预算结余购买的,作为一般预算收入入账;原来用基金预算结余购买的,作基金预算收入入账。(4)有价证券(含债券收款单)要视同货币一样妥善保管。5、暂付款、与上下级来往来和在途款(1)暂付及应收款项概念:暂付及应收款项属于往来结算中形成的债权。包括预算执行过程中上下级财政结算形成的债权以及对用款单位借垫款形成的债权。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暂付及应收款项包括“暂付款”和“与下级往来”两项内容(2)在途款指在规定的得库款报解整理期和决算清理期内,收到的应属于上年度收入的款项和收回的不应在上年度列支的款项三、财政负债的核算概念: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负债是一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暂存款、与上级往来、按法定程序核定的预算举措的债务1、暂存款——各级财政在预算执行中与其他部门或单位之间发生临时性的暂收、应付款项,或收到不明性质的款项。总预算会计设置“暂存款”科目。2、与上级往来——为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总预算会计设置“与上级往来”科目。在核算往来款项时,要辩明是债权还是债务,债权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债务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3、借入款——为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总预算会计设置“与上级往来”科目。在核算往来款项时,要辩明是债权还是债务,债权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债务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四、财政收入的核算概念: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指各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律和法规所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各级政府的资金来源。内容: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等1、一般预算收入: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1)类级科目: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2)一般预算收入分类①税收收入——21个款级科目。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数、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②非税收入——6个款级科目。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其他收入(3)收缴费方式①直接缴库②集中缴库③自收汇缴(3)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可以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2、基金预算收入概念:基金预算收入是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商贸部门基金收入、文教部门基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农业部门基金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部门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和基金预算调拨收入。核算:①、取得基金预算收入时借:国库存款贷:基金预算收入②、年终结账时借:基金预算收入贷:基金预算结余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具体包括:(1)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的利润;(2)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国有股应分得的股息、红利和股利;(3)企业国有产(股)权转让净收入;(4)国有独资企业清算净收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清算净收益中国有股应分享的净收益;(5)其他按规定应上交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4、专用基金收入概念:专用基金收入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的各项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收入,如粮食风险基金收入等。5、转移性收入概念:是指财政体制规定在在各级财政间进行资金转移及在本级财政各项资金间进行资金调剂所形成的收入。包括: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和调入资金等。(1)补助收入:是指上级财政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其他专门原因对本级财政进行补助而形成的收入。包括:税收返还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2)上解收入:是指按财政体制规定由下级财政上交给本级财政的款项。包括:一般性转移收入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上解收入。(3)调入资金:是指一级政府中不同性质资金之间的调入收入。包括:一般预算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6、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概念:指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入,包括教育收费、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等收入五、财政支出的核算概念:财政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主要包括一般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转移性支出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等1、一般预算支出——指一级政府对几种的一般预算收入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而安排的支出。2、基金预算支出——指用基金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其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进行分类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收入安排的支出。其范围包括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他支出等5、专用基金支出——指专用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6、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补助支出、上解支出、调出资金)7、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安排的支出六、财政净资产的核算概念:财政净资产是同级政府财政所掌握的资产净值,包括各项结余,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预算周转金1、结余——是财政年终将各项收入与相应的支出相抵销后的余额,即为该项资金的当年结余。当年结余加上年年末滚存结余为本年年末滚存结余,它是下年度可以结转使用或重新安排使用的资金。各项结余应每年结算一次。折叠结余的内容:一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专用基金结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注意各项结余应分别核算,不得混淆。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的专用基金。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基金的安排使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2、预算周转金——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财政为平衡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核算方法:根据财政部门1997年6月25日印发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预算会计应当设置预算周转金科目,分别核算本级预算周转金的来源和余额。设置和补充预周转金时,借记预算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一般无发生额。七、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财政总会计根据会计帐簿和有关资料,以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总括反映一定时期总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报告文件。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分析、检查总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编制下期预算的数字基础。各级财政机关必须定期汇编总预算会计报表,并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机关报告本地区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财政部定期向国务院报告国家预算收支情况。1、分类(1)按照编报时间可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预算执行情况表反映预算收支的完成情况,其旬报、月报和年报的格式及内容不尽相同。月度和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式完全相同,但内容却不尽一致。(2)按照报表反映的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投放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3)按编制单位可分为本级报表和汇总报表。2、编制要求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做到:数字正确、报送及时、内容完整。要达到这个要求,在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应注意(1)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种类、格式、内容、计算方法和编制口径填制,以保证信息的统一可比,便于汇总和分析。汇总报表的单位,要把所属单位的报表汇集齐全、防止漏报。(2)各级报表的数字,必须从本级有关账簿中产生。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有根有据。不能估列代编,更不能弄虚作假。(3)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加强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及时记账、结账。所有预算会计单位都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报送报表,以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及时汇总3、编制程序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编报是自下而上地由乡(镇)、县(市)、市(设区的市)、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财政机关,根据统一的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统一编制的口径、统一的报送时间,从基层单位开始,逐级汇总编报,不得估列代编。单位预算会计报表是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逐级汇总,各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机关报送。参与政府预算执行的国家金库也要分别向同级财政机关报送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各种报表。这些报表也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逐级汇总编成定期的政府预算收支情况表,由财政部报送国务院。地方各级财政总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由财政机关同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
本文标题:财政总预算会计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6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