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古希腊的音乐织体主要是:单声部音乐.古希腊音乐的调式体系:自然(古希腊的八度或双八度音阶从上至下排列),以四音列为基础单位。排列顺序:多利亚是坚定的、富于男子气概的,弗里几亚是激发热情的,利第亚则带有感伤意味。古希腊的记谱法采用字母或字母符号来记谱。一是器乐谱,另一是声乐谱,都只有音高而没有节奏。2.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公元9世纪,是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他的上方或者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二声部音乐叫奥尔加农。3.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著名神学家,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发起。他们在音乐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众赞歌的新教圣歌体裁。4.通奏低音是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洛克时期。5.巴洛克时期的古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英国吉特,德国阿列曼德,法国库朗特,西班牙萨拉班德。6.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对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协奏曲《四季》,分春、夏、秋、冬四个乐章。7.大小调的调性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知道巴洛克的中晚期才告完成他从教会调式体系中孕育出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10.海顿晚年创作了两部清唱剧《创世记》(1796~1798)和《四季》(1799~1801)为最成功。11.古典主义盛期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共同对欧洲音乐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12.贝多芬(乐圣)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13.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以《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最负盛明。14.“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此外,他还创作了颇具个性的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只写了两个乐章。15.小型钢琴体裁“无词歌”由门德尔松首创,包括6卷48首小曲,带标题的如《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纺织歌》、《猎歌》等,大多数没有标题。16.舒曼创作了多部钢琴套曲,这些作品把一首首钢琴小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并冠以各种富有诗意的文学性标题,如《童年情景》《狂欢节》《大卫同盟曲集》等,此外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17.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其广为流传、颇具代表性的圆舞曲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或《南国玫瑰》《艺术家的生涯》、《皇帝圆舞曲》)等18.浪漫主义初期意大利歌剧的三个代表人物是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威尔第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集大成者,而普契尼的歌剧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以真实主义歌剧为基础,他的优秀歌剧作品有《绣花女》、《托斯卡》(或《蝴蝶夫人》,或《图兰多》)等。罗西尼创作了优秀的喜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正歌剧《坦克雷迪》。贝里尼创作有《海盗》、《凯普莱特永与蒙泰古》、《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等十一部。其中以《诺尔玛》最为著名。19.“钢琴诗人”肖邦的许多创作都具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其中58首玛祖卡是他的创作中和波兰民间音乐联系最密切的体裁;19首波罗乃兹最强烈地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较突出的有《军队波兰舞曲》、《英雄波兰舞曲》;他的练习曲也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代表作如《c小调革命练习曲》21.将具体描写图画的10首分曲连成一个不间断演奏的整体,以一段代表作曲家参观画展的“漫步”的主题作为引子和乐章间的连接,这部作品是《展览会上的图画》,由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22.作曲家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阅读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后有感而作了《舍赫拉查德》,是组曲包括四个乐章。*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马丁·路德发起。23.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曲《1812年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交响曲《e小调第五交响曲》、《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24.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创作有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生动地描写了河流两岸的秀美风光、人民的风俗生活。25.表达了作曲家作为一个捷克人身在美国的种种印象和感受的一部作品是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或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此外他创作的钢琴作品《斯拉夫舞曲》共16首,分两册,原为四手联弹,后改编成管弦乐曲。26.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话剧配乐。。。?组乐,最后一首叫《维尔维格之歌》表现了女主人公忠贞不渝27.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耶安·西贝柳斯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充满了史诗的气魄,他的代表作《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28.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俩架钢琴与乐队的作品《动物狂欢节》与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深受儿童喜爱。29.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德彪西创作有钢琴作品《月光》等,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夜曲》,交响素描《大海》等。30.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因配器精致、富有光彩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管弦乐色彩大师”,他创作有管弦乐作品《包莱罗舞曲》《西班牙狂想曲》《鹅妈妈组曲》,钢琴作品《水的嬉戏》。31.马勒创作有9部交响曲,其中作品第八交响曲构思宏伟、乐队规模巨大,号称“千人交响曲”。另有作品《大地之歌》以中国唐诗为歌词,表现了深邃的哲学构思。32.普契尼歌剧的优秀歌剧作品有《艺术家的生活》(又名“绣花女”“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33.罗西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威廉·退尔》描写了瑞士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历史故事,反映出意大利人民渴望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想。34.歌剧著名咏叹调:(这里需要同学们先听,后背)#冰凉的小手(选自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哈巴捏拉舞曲(选自比才的歌剧《卡门》)#饮酒歌(选自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偷洒一滴泪(选自多尼采蒂的歌剧《爱的甘醇》)。35.勋伯格开创了一种无调性音乐体系叫做“十二音列体系”,他的弟子贝尔格,韦伯恩继承发展了他的音乐思想。36.二十世纪俄国新古典主意的代表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民族主义时期的作品《春之祭》在节奏方面使用重音移位、附加时值、复节奏等,并首演时由于听众有限的接受力而引起骚乱。37.二十世纪民族主主义的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使用民间音乐素材为儿童编写的钢琴教材《献给孩子们》至今仍具重要的教学价值。他创作的《小宇宙》将钢琴作为打击乐来使用。38.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创作的《蓝色狂想曲》被誉为“交响爵士乐”,将爵士乐生动活泼的切分节奏与类似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人的音乐成分糅合在一起,具有世俗、幽默、率直的特性。他的歌剧《波姬与贝丝》描写了黑人的生活。39.二十世纪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希特勒入侵苏联,列宁格勒遭到围困,他创作了《第七交响曲》,后总谱被制成微缩胶片用军用飞机运到美国,由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乐队在美国演出,音乐成了人人皆知的“反抗纳粹的象征”。40.第一首整体序列音乐一般认为是梅西安创作的钢琴曲《4首节奏练习曲》中的第二首《时值与力度的模式》,他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创作题材主要是宗教、大自然、爱情。41.新音色音乐的杰出代表,波兰作曲家潘德列夫斯基为52件弦乐器所创作的作品《广岛受难者挽歌》表达了作曲家对日本广岛殉难者被原子弹轰炸致死的哀痛。42.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创作的作品《大气层》,,形成了一种静态的、极为复杂的音响,他称这种音乐为“微型复调”。该作的电影《2001年:空间漫游》的配乐。43.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的作品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是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钢琴曲。44.西方音乐史大致可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音乐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音乐、等七个时期。*新教圣咏: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组织编导的宗教歌曲集,旋律取材于格里高利圣咏、民歌、换词歌等。*受难乐:教会音乐之一,西欧在复活节前一周演出的、以耶稣受难的故事为体裁而谱写的音乐。*赋格:复调音乐体裁之一。17世纪左右形成于欧洲。*无词歌:1.主调音乐风格的富于歌唱性的器乐小曲。2.门德尔松的钢琴曲集。*音乐瞬间:舒伯特于1824年所作钢琴曲,由六首即兴性的抒情小曲组成。*印象主义音乐:19世纪末在印象主义美术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音乐流派,亦是对后期浪漫主义的反动。*协奏曲:音乐体裁之一。指由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曲。*交响曲:欧洲古典乐派时期确立的多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指管弦乐的奏鸣曲。*偶然音乐:又称“机会音乐”“不确定性音乐”等。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在作曲或演奏上极端地采用“偶然性”的音乐。*简约流派音乐: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简化的手法组成的作品叫做简约派音乐,也有人称它为“重复音乐”或“沉思音乐”。
本文标题:西方音乐史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