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解决建筑物地下部分超长的措施
解决建筑物地下部分超长的措施由于本建筑地下部分超长(173mx78.9m),为了解决温度应力以及混凝土的前期收缩影响,拟采取以下加强措施:1.在适当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减轻由于建筑物超长而引起的混凝土前期收缩问题;2.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混凝土中适量掺入高性能膨胀抗裂剂以提高其抗裂性能;3.混凝土材料中适当添加减水剂,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混凝土中禁止掺入矿粉,并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管材1.室内生活给水管和生活热水管:卫生间阀门后的支管采用PPR管,其余管道采用公称压力为1.0MPa薄壁不锈钢给水管,环压式连接,管径及壁厚按国标选用。2.消火栓、自动喷淋管道管径DN100及以下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径DN100以上的采用内外壁热镀锌无缝钢管,法兰或卡箍沟槽式连接。3.内排水管(含污水管、废水管、通气管、雨水管)采用HDPE排水管。北侧阳台雨水立管采用不锈钢管(排至大屋面上)。厨房排水管和热水机房排水管采用铸铁管。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缠绕管。4.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给水钢丝网骨架塑料。室外压力消防管管材同室内管材,但须做防腐处理。冷热源设置1.根据业主和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本项目酒店和商业的物业由不同单位管理,因此两个区域的空调系统也分开设置。酒店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来满足节能和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的需求。商业采用VRV+风冷热泵系统,以方便各商业业态的运行管理。2.酒店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选用三台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为879kW,制热量为960kW,其中一台地源热泵机组带热回收,热回收工况制冷量为879kW,回收热量1054kW。3.地源热泵系统夏季供冷配置一组循环水量为600m3/h的闭式冷却水塔调峰。冬季供热采用燃气热水锅炉调峰,选用2台额定产热量为700kW的燃气热水锅炉。系统通过板式换热器产生二次空调热水,并送往各用户末端。这套锅炉系统同时也给生活热水提供热源。4.商业一~三层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空调+新风系统。四层~五层房间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所有新风系统和风机盘管的冷热源由商业屋顶层制冷量为285kW的风冷热泵提供。四层泳池采用除湿热泵系统。5.根据微热网的设计需求,商业四层~五层的新风采用溶液除湿机组提供。空调系统设计1.酒店的办公、客房、小会议室、辅助用房等小空间场所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气流组织根据不同空间条件及使用需要,采用顶送、侧送等送风方式,回风为顶回。裙房的新风合理就近设置;客房区的新风由设置在屋顶的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空调机组集中处理后,通过竖井输送至各层。客房卫生间的排风通过竖井集中至屋顶,与设置在屋顶的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空调机组进行热交换,回收冷(热)量后再排放。2.酒店大堂、宴会厅等大空间区域采用全空气低速风管系统,送风方式根据不同空间条件及使用需要,采用顶送、侧送等送风方式,回风采用集中回风。3.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新风比可调,过度季可实现全新风运行。并设置CO2浓度传感器,在确保室内卫生达标的前提下,减少新风量,有效的调节新风比,节省了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4.商业一~三层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机组加新风系统,四~五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机组室外机放置于商业屋顶层,新风由新风机组冷热处理、加湿后直接送至各功能房间内。5.为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空调系统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用以除尘、灭菌、分解有害挥发性气体并消除异味。6.各空调末端均可通过BA系统实行温控、开关管理。7.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两管制机械循环异程式系统。冷热源侧定流量运行、末端侧变流量运行。供回水总管上设置压差旁通管以确保水系统正常运行。各空调末端设置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实现流量调节、维持系统水力平衡的作用。冷热水系统采用定压装置定压,并设置一套自动加药装置处理系统水质。8.冷却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两管制机械循环异程式系统,定流量运行。采用定压装置定压,并设置一套自动加药装置处理系统水质。七、通风系统设计1.地下室冷冻机房、换热器室、水泵房、锅炉房及地上变配电室等设备用房设机械通风系统,以满足换气、散热降温的要求。锅炉房的通风系统兼事故通风用,并与燃气报警装置联锁,通风机在室内外均设置开关。2.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6次/时计算,同时设置机械送风(兼补风)系统,风量按5次/时计算。有直接进出车道的防火分区,采用车道自然补风的方式。3.浴厕、会议、餐厅、宴会厅等设置机械排风系统。4.厨房设置通风、排油烟系统。厨房属于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所以需设置事故通风。为保护环境,厨房油烟经净化处理后至裙房屋顶排至室外。5.客房卫生间的排风通过竖井集中至屋顶,与设置在屋顶的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空调机组进行热交换,回收冷(热)量后再排放。6.垃圾房、隔油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通过竖井出屋面排放。八.燃气系统设计1.本工程燃气系统采用城市管道天然气,主要满足锅炉燃烧用气和厨房灶具燃烧用气的需要。其中厨房用气压力为低压,锅炉用气压力为中压。2.燃气系统由市政接口引入地块后,在室外经调压器调压、计量后分别接入锅炉房和厨房。3.锅炉房、厨房内设燃气泄漏探测系统,当燃气发生泄露时,自动关闭燃气管道入户阀门,并启动事故通风系统。4.燃气工程需由业主委托当地燃气公司进行设计并施工。九、防排烟系统设计1.防火(1)防烟分区服从于建筑的防火分区。凡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穿越变形缝处两侧的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均设置防火阀。一旦火警,防火阀70℃自动关闭,与其相关的风机停止运行。(2)空调、通风及防排烟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耐火等级为1~2小时,风管采用A级的离心玻璃棉保温,水管用B1级难燃橡塑材料保温。(3)消防控制中心可在火警发生时向大楼内所有空调通风系统发出指令,并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其运行,开启防排烟系统和事故后通风系统。2.防烟、排烟(1)防烟系统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楼梯及合用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在大楼发生火灾时,为保证前室有25Pa正压值,楼梯间有50Pa正压值,须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风机设在屋顶层,前室每层设一常闭风口,火灾时打开着火层的风口,楼梯间每隔2~3层设一常开风口,该系统由消防中心集中控制。(2)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6次/时计算,且排烟量不小于30000m³/h。对没有直接进出车道的防火分区送风采用机械进风的方式,风量按5次/时计算。有直接进出车道的防火分区送风则采用从车道自然进风的方式。(3)对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除客房外的走道排烟量不小于13000m³/h,对客房内走道机械排烟排烟量不小于9000m³/h。对担负二个以上防烟分区的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排烟量计算并考虑系统漏风。(4)对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面积大于100m²且小于500m²的房间,其排烟量按照60m³/(h·m²)计算;对面积超过500m²的大空间办公室,排烟量按6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且不应小于30000m³/h。对担负二个以上防烟分区的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排烟量计算并考虑系统漏风。(5)变电所等设置气体灭火防护的区域,不设置排烟系统,设置灾后通风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关闭所有通风系统,进行气体灭火,并在气体灭火结束后开启灾后通风系统,将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排至室外。该系统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其运行、启停。十、环保设计1.废气防治(1)本工程地下设备用房采用强制通风,废气由竖井至地面高空排放。(2)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废气通过竖井出地面排放。(3)锅炉房的烟道,由单独的保温烟囱经过排烟竖井排至屋面,高空排放。(4)卫生间设机械排气系统,将废气排至室外。(5)厨房设置机械排油烟系统,油烟均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大气。(5)垃圾房、隔油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通过竖井出屋面排放。2.噪声污染影响防治(1)主要动力设备由于本工程噪声源:风机、水泵、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等动力设备均放在屋顶、地下室或专门的设备机房内,对外环境影响不大;设计时,动力设备应选用低噪声设备,按规定采取隔振降噪措施,动力设备机房和值班室、控制室采用吸音墙面、吸音吊顶处理和隔音措施,设隔声门以降低噪声。(2)空调机和各类风机选用低噪音设备,风管安装消音装置,空调机房设吸音墙面和隔音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和建筑自身的影响。(3)机房内的冷水机组、水泵等均要求供货商配带最合适的减震基础。十一、节能设计1..空调系统的合理设置及分区根据使用功能等因素,合理划分空调分区,采用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等不同的空调系统,以方便运行管理。2.冷热源系统选择(1)选用高效率的冷水机组。冷水机组的能效等级到达《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中的二级能效标准。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高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限值12%以上,地源热泵标准工况COP达到5.78,风冷热泵COP达到3.16。(2)热水锅炉的热效率高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限值4个百分点,达到93%。(3)多联式空调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高出《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节能限值12%以上,达到3.40。(4)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所提供的空调用冷热量大于项目所需空调总冷热量50%,确保空调系统能耗比常规系统降低5%以上。3.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措施(1)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新风比可调,过度季可实现全新风运行。并设置CO2浓度传感器,在确保室内卫生达标的前提下,减少新风量,有效的调节新风比,节省了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2)合理选择空气过滤器,粗效过滤器初阻力≤50Pa、终阻力≤100Pa;中效过滤器初阻力≤80Pa、终阻力≤160Pa。全空气空调系统的过滤器,可以满足全新风运行的需要。(3)空气调节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不超过0.48[W/(m³/h)]。(4)机械通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不超过0.32[W/(m³/h)]。风机功率不小于55%。(5)客房区在屋顶设置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空调机组集中处理新风,客房卫生间的排风通过竖井集中至屋顶,与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空调机组进行热交换,回收冷(热)量处理后由后的新风,通过新风竖井输送至各层。热回收新风机的热回收效率达到65%。(6)车库通风系统设置CO传感器进行控制。4.水系统节能措施(1)选用高效率循环水泵。一般情况下水泵效率不低于70%,流量大于100m3/h的水泵效率不低于75%。(2)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要求。(3)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低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要求限制中的20%,热水管道低于0.0072,空调冷水管道低于0.02015.保温节能措施(1)加强空调风管、供回水管的保温,以减少能量损失。(2)镀锌钢板制作的空调送、回风管采用不燃A级抗氧化防潮防火铝箔贴面的离心玻璃棉板材保温,密度48kg/m³,20℃时,材料导热系数为0.033W/(m·K),保温层热阻²·K/W;冷冻水供回水管、冷凝水管、集管、阀门采用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材料保温,20℃时,材料导热系数为0.036W/(m·K)。6.计量措施锅炉房、制冷机房、厨房、煤气表房的燃气消耗量、耗电量、耗热量、供冷量和补水量均设置计量装置。十二、自动控制1.为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能和管理,空调系统中将适当采用自控设备,并由楼宇控制系统监控。2.新风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设备的回水管上加设电动阀,根据室内空调负荷分别采用比例调节及双位调节控制设备的水量。3.根据装设于供回水干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计算实际的空调负荷,自动控制热泵机组、水泵等的开启台数。4.设有系统设备的启停状态监控、运行状态监控、手动/自动模式监控、报警监视、水箱的液位监视及遥控等控制系统。十、人防通风系统本工程地下
本文标题:解决建筑物地下部分超长的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