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警钟长鸣正气永存——《谨防罪犯拉下水细算为警七笔帐》主题教育活动演讲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郑重告诫:“各级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而监狱工作是我国刑罚执行权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法治标志的彰显。其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执法结果和法治理念的具体落实。这就给了我们监狱人民警察更高的职业要求。古人云:广厦千间,夜卧七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犯不着见小利而忘大义。自古以来没有人能把金钱带入坟墓,而金钱可以将人送进坟墓,所以我们监狱人民警察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钱,做金钱的主人,不要让铜臭腐蚀灵魂,确保自身廉洁。领导干部数十载才赢得尊重和荣誉,如果不懂得珍惜自毁名节,实在令人痛惜。而名誉一旦被毁,是很难挽回的。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以性命来维护自己的名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等等,他们都把名誉视为人生最大的追求目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监狱民警唯有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提升精神境界,用心改造罪犯,才能慢慢建立起好的声誉。我们既然选择了监狱警察这个职业,这是选择了清苦、寂寞与奉献。正是这份清苦与奉献,才赢得了世人对我们的美誉。因此,我们更应当珍惜这荣誉,维护这份荣誉。然而在我们的队伍当中仍有少数民警放松了自身的价值构建,缺乏廉洁自律意识,丧失职业道德,导致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他们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或滥用司法权徇私舞弊,或因玩忽职守酿成监管安全事故,或虐待罪犯严重侵犯罪犯的人身权利。某监狱原监区长郑某,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父辈们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感召下,从千里之外的江苏省支边到新疆。受父辈们的影响,他从小立志要做一名警察。22岁时,如他所愿,郑某进入监狱民警队伍,年仅35岁就被任命为监区长,成为当时所在监狱最年轻的中层干部。然而这位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干部,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头上神圣的警徽,多次为罪犯提供手机、转递现金、违规减刑,收受罪犯贿赂18次。曾经的他在单位受人尊重,是妻儿的光荣与骄傲,可是最后尽沦为阶下囚,不仅本人声誉尽毁,其父母、妻儿及他的亲人也因此蒙羞。少年失了名节,叫社会浪子;老年失了名节,叫晚节不保。有的民警几十年在监狱工作岗位一直谨慎奋进,在面临退休时,心里上出现了种种不平衡,急于谋取眼前利益,疏于身后名节,使大半生的努力毁于一旦。某监狱原副监区长刘某,一位50年代出生的农场人,从警30年的老监狱民警,先后担任过监区管教员、分监区长、内看守、监区管教和副监区长等职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见证了监狱事业发展历程的老民警,在人生旅程即将安全着陆的时候却“坠毁”了,使自己走进了没有绚丽彩霞的灰色黄昏。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刘某在担任内看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为罪犯转递现金达8000多元,为自己谋取私利800多元,多次为服刑人员购买物品、转递信件。最后东窗事发,脱掉了曾给他带来无数荣耀的警服。刘某本当在人生最后的辉煌中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享有与众人一样的幸福晚年,由于他在最后阶段的目标错位,用污浊的行为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走到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另一面,落得个晚节不保,身败名裂。唯有算好“七笔帐”,自己清醒的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只有算好了这“七笔帐”,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做到严格自律,自觉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底线。同志们静下心来,想一想组织的培养教育,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前途,想一想个人的社会评价,想一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保障,想一想朝夕相处的妻子儿女,想一想给予鼓励的亲朋好友,想一想寄予厚望的年迈双亲,想一想自己的自由健康……心中牢记七笔帐,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学习党性修养,正确界分警囚关系,提高执法意识,筑牢道德底线,谨防罪犯及其亲属“糖衣炮弹”的攻击,杜绝与罪犯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依法用好手中权利。因此“谨防罪犯拉下水细算为警七笔帐”是我们每一个监狱民警应该时刻紧绷于心、铭刻于脑的那根弦。
本文标题:警钟长鸣正气永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1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