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称重法膳食调查与评分(一)膳食调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膳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人群膳食摄入状况以及人们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定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膳食调查的目的: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需要满足的程度。为国家制定膳食营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引导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为营养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教育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膳食调查的内容调查期间每人每日所吃的食物品种、数量,这是膳食调查最基本的资料。了解烹调加工方法。了解饮食制度、餐次分配。过去的膳食情况、饮食习惯等,以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等。膳食调查法询问法(24小时回顾法、膳食史法)称重法记账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法优点缺点应用称重法查账法24h回顾法化学分析法频率法常用五种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准确家庭、个人、团体费时、费力不适用大规模简单易行,省时、人、物简单易行,省时、人、物账目清楚的机关关部队学校时间短不够准确,代表性有影响主观,不太准确,回忆偏倚费时、力、财准确家庭、个人科研、治疗膳食量化不准确(偏高),遗漏个人,膳食习惯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关系应答者负担轻,应答率高,经济、方便;可调查长期6一、膳食调查前的知识准备食物重量的估计食物的份:单位食物或常用单位量具中食物具体的数量份额。常见食物的份200g150g200g50g50g50g60g250g一、膳食调查前的知识准备食物重量的估计常用食物量具和容量容量指容器内所装的具体最大液体量,内容物的体积即为容器的容量。碗、盘、勺、杯150g75g50g100ml250ml200ml250ml12粮食及根茎类食物份量表名称份量可食量(g)名称份量可食量(g)米饭l/4碗50面条(湿)30粥l/2碗125面条(熟)l/2碗60玉米粒l/3根50通心粉l/3碗30马铃薯l/2个90吐司l片25蕃薯l/2个60鲁包1个25小汤圈(无馅)l0粒30苏打饼干3片20麦片l袋20油条l/2条20常见奶类份量表名称份量计量全脂奶粉4汤匙30g低脂奶粉3汤匙25g酸奶l杯50g液态牛奶l袋240mL水果类食物份量表食物名称份量(个)可食量(g)食物名称份量可食量(g)苹果l(中)180-200红西瓜l片180香蕉l(中)110小黄西瓜1/10个210番石榴泰国l/2140葡萄13个100木瓜l/6200桔子1个150芒果l/4100草莓l0个160哈密瓜2/5330奇异果l/4个110油脂类食物份量表食物名称份量可食量(g)食物名称份量可食量(g)动物油1茶匙5花生10粒8植物油1茶匙5腰果5粒8冰激凌1茶匙5杏仁果5粒7鲜奶油l汤匙15开心果10粒7沙拉酱2茶匙10瓜子l汤匙7酱油l茶匙5花生酱l茶匙8食物重量折算参照表食物名称单位重量(生重)备注克两大米饭1小标准碗751.5碗直径12cm1大标准碗1503碗直径16cm大米粥1小标准碗300.61大标准碗501馒头1个1002自制品需看大小折算面条(湿切面)1小标准碗300.6每斤湿面折合面粉0.8斤,3斤湿面折合面粉2.4斤1大标准碗501面条(干切面)1小标准碗751.5干面条按面粉重量计算1大标准碗1002食物名称单位重量(生重)备注克两包子1个501小笼包:3~4个/两饺子平均6个501面粉重量,不包括馅馄饨9~10个501面粉重量,不包括馅油条1根501油饼1个70~801.4~1.6炸糕1个501糯米粉35g,红小豆15g豆包1个501面粉35g,红小豆15g元宵3个501每个含糖3g烧饼1个501二、称重法对某一个伙食单位或个人一日各餐食物食用量进行称重,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称重法准确性高,可作为膳食调查的“金标准”,用以衡量其他方法的准确性。二、称重法可食部(EP):数值表示每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废弃率:则是以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全体重量所得出的数值。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原料重量=食物的熟重重量×生熟重量比值例题王师傅中饭吃了4两米饭(生熟比0.48),一份白菜炒猪肉(重400g,生熟比0.5,白菜/猪肉/色拉油=15/2/1),请计算王师傅该餐各种食品的进食量。大米、白菜、猪肉、色拉油二、称重法1.称重纪录表的设计原则餐次分开项目完整、清晰记录的食物可以及时编码,与食物成分表的营养素成分相对应,从而能够计算出营养素摄入量。足够的记录空间一张简单的个人早餐食物称重纪录表食物称重纪录表单位:g餐别饭菜名称食物原料名称食物重量(g)可食重量(g)熟食重量(g)熟食余量(g)净熟食量(g)净生食量(g)备注早餐红豆二米粥大米353572612656427.2小米303023.3红小豆10107.8咸菜萝卜303030.02.称重记录表的设计方法1,确定要记录的是“谁”的信息,是针对个体还是群组。2,确定要得到的是“什么”信息,是关于食物的,还是营养素的。3,确定膳食记录的天数。4,确定要称重的是在哪里消耗的食物,是在家里还是在食堂里。5,确定使用非开放式纪录表还是开放式纪录表。3.称重纪录表的的设计(3日)工作准备1,纸、尺子和笔2,熟悉和了解家庭食用习惯和膳食购买、积累情况。3,熟悉和了解编码设计原则和计算机数据录入规则,以使制备的表格能够适应计算机数据库的需要。4,确定调查日期和期限。3.称重纪录表的的设计(3日)工作程序1,设计表头。2,设计家庭编号和家庭地址。3,设计食物编码和食物名称。4,设计要记录的食物的各种量。5,设计通过计算得到的3日实际消耗量。6,给设计的每个变量加上编码。7,检查设计的表格。家庭3日食物消耗量单位:g住户编码:□□省/区(T1)□调查点(T2)□市/县(T3)□□居委会/村(T4)□□□户(T5)1食物编码2食物名称3结存量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3日合计12剩余总量13实际消费量4购进或自产量5废弃量6购进或自产量7废弃量8购进或自产量9废弃量103日购进总量或自产量113日废弃总量注意:此表中应该油和调味品(如盐、糖、酱油)的消费量,并且请先记录油和调味品的消耗量。公式:实际消耗量=结存量+3日购进总量或自产量-3日废弃总量-剩余总量4.注意事项调查期间所有主副食(包括零食)的名称、数量需详细记录。如要写出具体的食物品牌(如米、面),必须注明等级,最好还注明产地。在称重法中,剩余量应包括厨房里剩余的食物及所有用膳者进食后所剩余的食物。调味品及食用油不必每餐前后均称量,只要早餐前称一次即可,晚餐结束后再称一次,二者之差即为全日食用量。实际调查时,还要注意三餐之外零食的记录。食物成分表中给出的数据是每100g生重食物可食部分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进行换算)如果条件不允许,只能获得食物最初的熟重,可减去就餐后熟食的剩余量,得到实际消费的熟重;然后通过查询食物成分表中该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计算出实际生重,得出营养素大概的摄入量。另外,个别调查对象有偏倚的现象,应考虑这一因素。4.注意事项5.称重法的优缺点总结优点:可以准确得到个体或者群体在一定时间内的食物消费量,包括调味品和油的消费量。对于食物结构复杂的个人或群体也适用。缺点:1、调查工作量增加。2、由于调查烦琐,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偏倚。3、被调查者的依从性相对回顾法差。4、用于群体调查只能得到平均每人日食物消费量称重法食物摄入量记录表单位:日期
本文标题:膳食调查称重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0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