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观的确立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一、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演变•1、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强调人类的利益应成为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生态环境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这种思想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人是大自然的主宰,自然万物不过是人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人的利益和价值是评判一切的标准。其核心观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任何时候提到“价值”都只是指对于人的意义;•人类的一切活动应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罪恶之源。其从所谓自然万物都有其平等的存在权利的观点出发,认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应从过去的纯粹“经济的视角”转变为“伦理的视角”,尊重并承认自然界的多方面价值。在现实社会中,人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物,以其实践活动不断加深自然界的分化,使得天然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工自然,并且实践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强、越来越明显。这种实践作用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引起了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生态科学。这就为生态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1、生态危机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⑴人口激增⑵自然资源短缺⑶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3、对生态危机的反思生态系统本身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如森林的生长、动植物的繁衍)和自我修复的调节能力(江湖的自净化等),能在一定限度内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现代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干预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导致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意味着生态环境正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危机人口问题是各类生态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是引发其它生态问题的基本问题。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⑴人口激增全球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趋势。年份人口公元初2.3亿183010亿1930196019741987199920亿30亿40亿50亿60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速翻番:•老龄化目前全国有1.32亿60岁以上的老人,在13亿人口中占10%以上。而且老人的数量以每年3.2%的速度不断增加。因此,国家将面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2050年中国将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世界90亿)。中国人口增长回顾历史上,中国人口增长经历过3个台阶(一)先秦1000-2000万陡升到西汉的6000万(二)清朝,由6000万增长到4亿(1840年测算)(三)建国后,历史上总人口数最多,台阶幅度最大,增长最快的时期人口过快增长将带来一系列影响•粮食供给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妨碍人力资本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而正常值是103-107,形势不容乐观。•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将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自然资源有再生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和不可再生性资源(煤、石油等矿物资源)。⑵、自然资源短缺“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①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大规模丧失,使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已被视为当今世界头号生态问题)、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资源危机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加速世界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达3800万平方公里。亚洲占32.5%,非洲占27.9%,澳大利亚占16.5%,北美和中美洲占11.6%,南美洲占8.9%,欧洲占2.6%全球土地沙漠化已严重威胁到100多个国家。几乎是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森林正以每年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世界性水源危机•②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被灭绝的和濒危的生物物种在地球上的灭绝速率竟比其自然过程加快了约1000倍。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生活物质和重要的生存环境。•一种植物灭绝就会引起10-30种其他生物的丢失;③矿物资源也在危机之中。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危害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或者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⑶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目前全球规模的污染主要是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的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4、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5、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7、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租用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起火,造成11名工人丧生,3人重伤,其余126人安全逃生。•漏油事故将给墨西哥湾沿岸的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打击,沿岸各州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也难于幸免,各种生物每天都在遭受“灭顶之灾”。环境污染加剧气候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所谓臭氧空洞,是说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小到一定程度。气候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1979-1981南极上空臭氧洞气候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1982-1984南极上空臭氧洞酸雨•酸雨毁坏德国森林的50%•酸雨带来一片凄凉景象我国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耕地锐减,目前人均耕地已不足1.2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紧缺,原本缺水的北方,用水日趋紧缺,京津一带缺水尤其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森林过度采伐,植被破坏,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大幅度下降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沙漠化加速;•铁矿、石油、天然气等支柱性矿产将短缺。3、对生态危机的反思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人过于追求使自然界来满足自己,却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等来适应自然的特性和规律;•人普遍注重人改造、征服自然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提高;•人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统治,却忽视了我们对自然的每一胜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⑵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⑶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⑷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所致。(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全球问题--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确立全新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三、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从《自然辩证法》到《寂静的春天》•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恩格斯从《自然辩证法》到《寂静的春天》•80多年后,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2)出版:•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公害事件不断发生。美国海洋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潜心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后,1962年发表环保科普著作,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必须寻求“另外的道路”,道路是什么?•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座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来,在出露于雪层之上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从《自然辩证法》到《寂静的春天》•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从《自然辩证法》到《寂静的春天》•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颤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现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的。•“控制自然”这个词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己经被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从《自然辩证法》到《寂静的
本文标题: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1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