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天津市节能评估人员培训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天津市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刘立全电话:2331697613920987875邮箱:liuliquan55@163.com第一篇节能法制与政策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节约能源法》相关法律的节能规定(略)节能法规与规章(略)节能政策(略)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法规与政策的概念和效力1.定义: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2.立法体制:统一又分层次(一元两级三层)宪法(立法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特区法-部门规章3.效力和适用★P4效力层级:是指法规的效力等级或法规的效力位阶。从制定主体看,法的制定主体层级高的,法的效力的层级就高。“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后法优于前法”。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效力范围:法规的效力范围包括对人的效力(适用于那些人)、空间效力(领土、领水和领空)和时间效力(何时生效和失效)。适用:为了保证我国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体现和保证法制统一,《宪法》和《立法法》明确了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和法律冲突时的使用原则。P5(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4.特点①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②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范。③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④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⑤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二)政策分类:①从层次上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②从时效上分,可分为长期政策、中期政策和短期政策。③从内容上分,又可分为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功能: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二)特点:①合法性—符合法律的规定。②超前性—指导未来。③周期性—具有生命运动与发展过程。④相对性—同一规定对于不同的范畴,可以赋予其不同的意义。法规与政策的关系联系: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政策行动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二)区别法规政策制定的主体立法机关和政府党和政府表现形式以法律条文形式多样时效具有普遍的规则可以临时、具体规范具有规范性具有灵活性实施具有制裁手段靠行政、纪律手段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三)权利与义务概述定义:P10关系: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是对应的;不是对立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统一的。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关系。行政相对人享有权利:10项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三)★P13义务:服从行政管理、协助公务、维护公益、接受行政监督、提供真实信息、遵守法定程序。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6项特征、9项内容和行使的形式和原则。常见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处罚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第二章《节约能源法》概述:7章87条现行《节约能源法》的修改内容: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明确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调整范围:完善了工业,增加了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立法目的: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P20战略地位: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第二章《节约能源法》基本制度:①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和考核)②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③高耗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④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目前国家已制定28种)⑤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主要是家用电器)⑥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规范节能产品市场)⑦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第二章《节约能源法》P56《节能法》第五十五条从五个方面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的义务:一是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二是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三是将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况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四是授予所聘能源管理负责人本法规定的职责。五是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第二篇能源管理基础能源与能量基础管理用能管理监管制度能源管理体系节能机制能源与能量能源1.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2.分类:8种分类方法。P1193.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核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和新开发的两种能源(可燃冰和可控核聚变)。生物质能: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便。能源与能量能量1.定义:是物质运动的度量。2.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3.★特性:状态性: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可加性:体系所获得的能量为输入该体系多种能量之和。转换性: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传递性:能量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做功性:利用能量做功,是利用能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的。贬值性: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还有“质的高低”。能源与能量4.贮存:对大多数能量转换或利用系统而言,获得的能量和需求的能量常常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使利用能量的过程连续地进行,就必须有某种形式的能量储存措施或专门设置一些储能设备。能源与能量关系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二是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须的各种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能源资源:储量及产量、消费P127现状1.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相当的时间。2.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3.“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4.“富煤、少气、缺油”的我国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5.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比重高的产业结构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6.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任务:1.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2.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3.能源多元发展,保障能源安全4.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法制建设能源的意义对经济社会的意义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三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节能的意义与途径节能的原则与意义P1501.原则:4条①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②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③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④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2.意义:7项(国策、战略、能源安全、低碳)①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②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③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④节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⑤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⑥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⑦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节能的意义与途径节能的方式与途径★《节能法》对节能的定义:“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P1491.节能的方式:4种①不使用能源。(特定的时间)②降低能源消耗。(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③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意义节能)④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最好的节能方式)节能的意义与途径2.节能的途径:P153管理节能:14项⑴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⑵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⑶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⑷严格执行规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⑸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能淘汰制度。⑹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⑻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节能的意义与途径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⑽强化交通运输节能管理。⑾加强公共结构用能管理。⑿加大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⒀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⒁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技术节能:8项P156★结构节能: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准入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的活动。P158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概述概念: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依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分类:1.按结构特点量具:量块、砝码和直尺等。计量仪器仪表: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计等。计量装置: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2.按计量学用途计量基准器具: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基准高于标准)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工作计量器具: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检定:强检: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非强检:用于生产和科研的工作计量器具。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适用范围: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配备范围:5部分①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②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③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的能源及耗能工质。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④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⑤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能源及耗能工质。配备原则:分类计量、分级、分项考核,配备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配备要求:(强制性要求)12项要求:配备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准确度、加工转换、满足环境要求等。配备率要求:★输入、输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必须达到100%。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表1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除煤气外90%)配备率达到100%,蒸汽80%,水95%。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见表3表2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管理要求: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1.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报废处理和实验室工作及岗位责任等,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2.能源计量人员配备。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3.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一览表: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地点、状态(合格、准用、停用)档案: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近2个连续周期检定证书。计量器具维修记录。基础管理—能源计量管理溯源
本文标题: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3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