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苹果园病虫新变化虫害:由钻蛀、食叶为害转向卷叶、刺吸(隐蔽)桃小、舟形毛虫康氏粉蚧(介壳虫)、绵蚜、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叶蝉病害:炭疽、轮纹苹果黑点病、花脸病、花叶病、霉心病、白粉病、褐斑病(炭疽落叶病)苹果主要病害苹果黑点病苹果套袋可明显地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果面光洁度、外观品质和经济效益。但各地又先后发现套袋后的果面极易发生黑点病,严重影响了苹果外观,特别是膜袋+纸袋双袋套果,黑点病普遍发生。症状:绿豆大。但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味,不引起果肉溃烂,生长后期和贮藏期也不扩大蔓延,对内在品质没有影响,但对外观品质影响很大。防治1.喷药预防。谢花后至套袋前,每隔10天喷一次80%代森锰锌粉剂800倍或10%多抗霉素1500倍液,连喷2~3次,进行灭菌预防。2.选用优质果袋。果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套袋效果,而且与此病发生轻重关系很大。因此外纸袋一定要选用针叶树木原料造的木浆纸,且纸质厚薄要适中,柔软细韧,透气性好,遮光性强,不渗水,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边口胶合严;内袋要不褪色,蜡质好而涂蜡均匀,抗水,在高温日晒下不溶化。目前,以日本产的“小林”袋、台湾产的“佳田”袋和国产的“凯祥”袋质量最好。3.提早套袋。据各地试验,早套袋可使幼果少受日灼和外界不良气候影响,并提早适应袋内环境,得到更多锻炼,增强抗逆能力。套膜袋的,以谢花后15~20天为宜;套纸袋的以25~35天为佳;套膜袋加纸袋的,在套膜袋后15~25天再套纸袋。套袋时,果袋要鼓胀起来,上封严,下通透,不皱折,不贴果,果实悬于袋的中央。4.改善光、肥、水管理。做好修剪,尤其要做好夏剪的疏枝疏梢,使叶幕层厚薄适宜,改善通风透光;从生长中期起少施和控施氮肥,避免氮磷钾失调和加重缺钙缺硼;雨季做好排水,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5.雨后检查。每下一次大雨后,要及时检查,凡发现排水孔过小袋内积水的,适当剪大排水孔,以排除积水和利于透气;对被雨水淋烂粘贴在果面上的袋子,及时清除干净,另套新袋。易与黑点病混淆的病害鉴别:有些黑点分布在萼洼上部和果顶周围,胴部也有,黑点一发生就呈较大的斑点,只危害皮层,口尝有苦味,也不会引起果肉溃烂,生长后期和贮存期黑斑扩大,并稍凹陷,此病为缺钙引起的痘斑病,严重时和苦痘病并发(补钙、硼);有的浅褐色斑点,在果面上分布无规律,病斑较大时,病部溃烂,扩展快,会造成整果溃烂。病烂处口尝有甜味,此类为轮纹烂果病;有的果点粗大暴裂,呈黑点状,多是含铜、锰离子或乳油类药物刺激所致。苹果水裂纹苹果生长后期果实裂纹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苹果裂纹病是由于苹果生长前期干旱果肉细胞膨大较慢,生长中后期遇雨细胞迅速膨胀导致的一种生理病害,发病程度与品种、树龄、树势有密切的关系。富士品种发病较重,树龄大,树势弱者多而重,树龄小,树势强者少而轻。防治措施1、加强果园水分管理加强果园水分管理是减缓裂纹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果园,尽量能在冬季或早春灌一次透水,并重视果实膨大期的灌水,保持稳定的土壤含水量,使果实均衡生长。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应推行果园生草和节水灌溉技术,如覆草滴灌、生草微喷等,以调节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供应。2、加强果园土壤管理重视果园有机肥的施用及平衡施肥,花蕾期喷一次硼肥,幼果期套袋前结合喷药喷硼肥,加补钙剂2次。3、重视果园综合栽培管理。矮化砧树发病明显高于乔化树,在栽培中对矮化树应深埋砧,重修剪,复壮树势。套袋时减少单层劣质纸袋的使用,选择优质双层三色纸袋,特别干旱的地区也可以选择纸加膜袋。套袋时,袋口一定要扎紧,不能让雨水顺果柄流入果袋。幼果期尽量少用对果皮细胞有刺激性的农药。及时摘叶、转果、地面铺反光膜补光,促进果皮健全发育。优化树形,疏除过多枝条,打开层间光路,减少低光效冠区,为果实均匀着色创造有利条件。脱纸袋时避开干热、多风、骤热变温天气。套塑膜袋果,带袋采收、贮运。苹果锈果病1、症状及病原苹果“花脸病”又叫锈果病或裂果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锈果型。(二)花脸型。(三)锈果、花脸混合型。此病主要由病毒引起,梨树为主要病源。病树表现为树势衰弱,发育不良,叶片弯曲,主脉皱缩曲折。早熟品种表现花脸者较多,而晚熟品种表现锈果者较多。病原:可能是苹果锈果类病毒、苹果花脸类病毒、梨锈皮类病毒混合侵染所致,还不完全清楚。因此避免苹果树与梨树混栽,不要在接近梨园处栽植苹果树。防治方法:(1)平衡营养,增强抗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按产量的10%~15%确定施肥量。少施生粪和有臭味的土杂肥,避免恶化土壤和伤根,增施优质有机肥(如蔡伦中科系、蚯蚓球蛋白等有机肥)和新工艺螯合型中微量肥料和锌肥(锌对调节生长和提高果树对病毒病的抵抗力有重要作用),达到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性和对病毒的忍耐力及持续高产的目的。(2)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对已感病的果树可用病毒抑制剂进行控制。施药采用根部和叶面施药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做法为:在9~11月份可用20%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用药液30~50斤重点浇灌树干1米和树冠范围内的土壤,在浇灌时要注意适当扒开表土,露出部分根系,灌药后再将表土回填即可。在早春萌芽期再按上述方法灌上一次。同时在发芽后要每隔10天左右再单独喷3~5次病毒抑制剂(宁南霉素等)。用50万单位的四环素或150万单位的土霉素,或用15克硼酸钠作主干韧皮部注射,有显著疗效。苹果锈果病1、症状及病原苹果“花脸病”又叫锈果病或裂果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锈果型。(二)花脸型。(三)锈果、花脸混合型。此病主要由病毒引起,梨树为主要病源。病树表现为树势衰弱,发育不良,叶片弯曲,主脉皱缩曲折。早熟品种表现花脸者较多,而晚熟品种表现锈果者较多。病原:可能是苹果锈果类病毒、苹果花脸类病毒、梨锈皮类病毒混合侵染所致,还不完全清楚。因此避免苹果树与梨树混栽,不要在接近梨园处栽植苹果树。防治方法:(1)平衡营养,增强抗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按产量的10%~15%确定施肥量。少施生粪和有臭味的土杂肥,避免恶化土壤和伤根,增施优质有机肥(如蔡伦中科系、蚯蚓球蛋白等有机肥)和新工艺螯合型中微量肥料和锌肥(锌对调节生长和提高果树对病毒病的抵抗力有重要作用),达到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性和对病毒的忍耐力及持续高产的目的。(2)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对已感病的果树可用病毒抑制剂进行控制。施药采用根部和叶面施药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做法为:在9~11月份可用20%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用药液30~50斤重点浇灌树干1米和树冠范围内的土壤,在浇灌时要注意适当扒开表土,露出部分根系,灌药后再将表土回填即可。在早春萌芽期再按上述方法灌上一次。同时在发芽后要每隔10天左右再单独喷3~5次病毒抑制剂(宁南霉素等)。用50万单位的四环素或150万单位的土霉素,或用15克硼酸钠作主干韧皮部注射,有显著疗效。苹果树腐烂病1、症状识别苹果进入结果期开始发病,结果盛期的大树发病严重。症状有两种类型:(1)腐烂型(2)枝枯型2、病原苹果黑腐皮壳菌,有性阶段属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除危害苹果树外,还危害海棠、花红等果树。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半个多世纪以来,病情几经起伏。目前,我国苹果园又处在第五次腐烂病发生高峰期,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权威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腐烂病的发生率高达52%,并且病情呈蔓延之势,甚至有些4~5年生的幼龄果园也有腐烂病发生,腐烂病已成为危害我国苹果生产的三大病害之首。那么苹果腐烂病为何屡防不止呢?如何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烂病的发生呢?发病重的原因:树势衰弱,重治轻防另外,不科学的修剪和早期落叶病都是削弱树势的致命杀手。推广果实套袋技术以后,一些群众认为果实套上袋后,可以避免轮纹烂果病、炭疽病等果实病害的侵染,不必喷药了,却忽略了褐斑病、斑点落叶病、金纹细蛾、红蜘蛛等容易引起大量落叶病虫害的防治,以致造成果园连年早期落叶,因而削弱树势,诱发腐烂病。同时,由于人们对苹果腐烂病发病规律认识不明确,生产上主要还是以治为主,哪里发病治哪里,春季集中治疗,往往处于刮治—复发—再刮治—再感染—再复发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中,这都是重治轻防错误观念带来的后果。因此防治腐烂病首先要从源头上入手,以防为主,从根本上遏制腐烂病的发生。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腐烂病的侵染和发病过程。3、发病规律一种由弱寄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上年病疤上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春季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吸水从孔口涌出桔黄色、卷须状的分生孢子角,再遇雨水,孢子即分散而传播。周年可以释放孢子。由于孢子常与胶质物一起形成孢子角,所以必须先通过雨水冲溅分散而后随风雨进行大范围传播扩散。另外,孢子也可黏附在昆虫体表,随昆虫活动迁飞而带菌传病。苹果腐烂病菌寄生性比较弱,一般只能从伤口侵入已经死亡的皮层组织,但也能从叶痕、果柄痕和皮孔侵入。侵入伤口包括冻伤、修剪伤、机械伤和日灼等,其中以冻伤最有利于病菌侵入,带有死树皮的伤口最易被侵染。“夏侵入,秋扩展,冬潜伏,春腐烂是腐烂病的周期变化规律。腐烂病菌从3-11月都可以侵染果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最新研究表明,其病疤在冬季(12月)也可以产生孢子,侵染果树,在3-5月中旬侵染最多,病菌经树皮伤口和叶痕、果柄痕及皮孔侵入,潜伏在树体。5月末苹果树新稍停止生长,枝干加粗生长加快,6月下旬达到高峰。6~8月间,树皮形成落皮层,形成落皮层的部位外表略显浮肿皮色稍淡,容易剥离。腐烂病菌就在已经完全死亡但还没有失水变干的落皮层活动,引起病变,致使树体于7~9月间陆续发病,形成表面溃疡,俗称小油点。4、苹果树腐烂病几个侵染特点腐烂病有潜伏侵染的特点腐烂病菌来源很广,数量很大腐烂病菌的侵染点位很多腐烂病是通过树的各种伤口侵染的,主要包括各种锯口、环割、环剥、刻芽、转枝等措施造成的伤口,机械性伤口,冻害引起的伤口,虫害引起的伤口以及果树的皮孔、叶痕、果痕、树杈死痂皮等。因此,在6-8月份,腐烂病的扩展期通过药剂涂抹防治腐烂病就显得尤为重要。5、腐烂病综合防治方案一、合理修剪:1.对于容易感染腐烂病的品种(如蜜脆等)和地区,果树冬季修剪可以适当推迟到早春树液流动以前进行,以避免修剪伤口长期裸露而感染病菌;2.合理控制修剪量,避免修剪过重,破坏树势平衡,大量造伤,造成腐烂病侵染。对于树势过弱的果树,可以适当回缩复壮。3.修剪后,立即用药剂保护伤口,对于有毛茬的锯口,要用锋利的刀具削光后在涂抹药剂。4.去大枝时,一定要注意,既不要留桩太高不利愈合,造成病菌感染,也不要锯口太靠近主干,削弱树势,造伤太大,不利愈合。5.伤口涂抹时注意涂抹均匀,避免遗漏,药剂可选用果友皮腐康,7-10天再涂抹一次效果更好。二、科学施肥:1、基肥(9月后大三元复合肥每亩240公斤加普德劲腐植酸钾肥10-15公斤加农家肥4-5方)2、追肥(花前肥3下-4、座果肥、果实膨大肥迪米佳复合肥100斤+水溶有机钾肥100斤+氨丽果冲施肥2桶)3、根外追肥(在整个生长季节用果友氨基酸和普德劲进行涂干)三、合理负载根据树势情况和土壤肥肥力,合理留果,避免因为留果过多而削弱树势,造成大小年结果。一般来说,对于旱地果园,亩留果5000-6000斤,具有灌溉条件、土壤肥力较好的果园,亩留果6000-8000斤。具体操作上,根据不同的树体结构和品种,在萌芽前适当的进行花期复剪,剪掉过多的花芽以节约养分,花序分离后,及时疏掉多余的花蕾并保留叶片。坐果以后,根据目标产量法对果树留果量进行总体控制。四、严格防治褐斑病等严重削弱树势的病虫害生产上应该密切监控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病虫害发生初期用药以控制病害。对于褐斑病来说,在从5月中下旬开始,密切关注降水情况,果园超过6个小时的连续降水,就要在雨后用药。五、药剂防治1.刮治病疤2.涂药保护:药剂可选:普德劲300-400倍或者金力士4000-5000倍,同时加入杀虫剂。3.腐烂病侵染
本文标题: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6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