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论语》各课课文核心内容第一课《为政以德》德政主张均贫富含义第二课《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仁关系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如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等)第五课《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仁爱的基本含义第六课《君子之风》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义利观第八课《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第十一课《诲人不倦》教育原则与方法如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重身教等,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的师生关系第十三课《沂水春风》曾皙的理想(礼乐治国思想或孔子晚年出世退隐之念头和心境)第十四课《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哲理《论语》课后解读参考答案第一课《为政以德》1、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德政,“富之”“足民”,说明他重视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这是物质基础;他又主张礼治,重视教化百姓。从“均无贫”“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去食”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多。民信是立国之本。2.“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均”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语言义。而到了“均无贫”与“均贫富”这两个句子中,就变为了具体的个别的语境义。3、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第二课《克己复礼》1、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内核,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仁”(17.11/3.3)。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而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1.2)。所谓孝悌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17.21);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2、(1)孔子说“克已复礼”指的是约束自己的言行欲望,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即礼制。宋儒将“克己”解为“灭人欲”,“复礼”解为“明天理”,把“克己复礼”归结为道德克制私欲的问题,深入一层却更狭隘,使理成为人无所遁逃的必然守则。(2)“君君臣臣”强调君要像君,臣要像臣,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故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是讲了两面,当然,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而宋儒将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了,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强调臣子对君父的绝对服从,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3、倒装句改变常规语序,语义上突出前置部分。突出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体现孔子的感叹之深,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之后的悲凉心情,也反映孔子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1.(1)“沐浴”即戒斋,说明孔子重视此事。(2)“不敢不告”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因陈成子违礼,若鲁国人效仿则鲁君危,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没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则体现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2.“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和牺牲(献身)精神,体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更具体而言,这是孔子“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和卫道精神,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这种精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浩然正气、理想不灭等)和仁人志士的价值准则。但对这种精神要辩证分析。一方面,要看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另一方面,从斗争策略讲,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做无谓的牺牲。第五课《仁者爱人》-2-21、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平定天下,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其一,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节小信。其二,孔子肯定的是管仲的大节大信,忽视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通达权变。其三,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2、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3、本章的生动得益于具体而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再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这些细节描写,采用概括性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了。第六课《君子之风》1.7.16章把高尚的情情寓于相互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运用“于我如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坚持道义的坚定信念。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过眼云烟。(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7.19)章“汝奚不曰”,传神地表现了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高尚的快乐。第三个“忘老”,更是将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三忘”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阐明自己以追求道义为乐的心境。2.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之后的责任由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3、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但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儒家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主张重义轻利,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汉书》的观点完全把义和利对立、分裂开来,似乎坚持道义就不可以有私利,追求了私利便一定败坏道义,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在反对世俗价值观的努力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4、《论语》中“问”字用法规律:1、问+直接宾语(所问内容):子贡问政(1课)、颜渊问仁(2课)、子夏问孝(2课)、子路问君子(7课)、子贡问友(8课)、吾将问之(9课)、子路问事鬼神(15课)、樊迟问知(15)2、问+句子(所问情况):宰我问(2课)、子路问曰(4课)、子张问曰(5课)、孟武伯问(7课)、陈司败问(7课)、哀公问(10课)、子贡问曰(14课)、王孙贾问曰(15课)(以上两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3、问+介词“于”+间接宾语(所问对象)哀公问于有若曰(1课)、南宫括问于孔子曰(1课)、问于桀溺(4课)、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10课)、子禽问于子贡曰(10课)、陈亢问于伯鱼曰(11课)、孔子与之坐而问焉(9课)(现代汉语为“问”+间接宾语,如“问老师”。)4、问+直接宾语(所问内容)+介词“于”+间接宾语(所问对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1课)、齐景公问政于孔子(2课)、叶公问孔子于子路(6课)(现代汉语为“问”+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如“问老师问题”)第八课《周而不比》-3-3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焉: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重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如果把“敬之”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了着落。2、参看“相关链接”,例如:能与大多数人友好相处,与大多数人联合,为了正义,为了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诚信交往;交往适度;顾全大局,而耻于和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等。第十一课《诲人不倦》1.“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基本倾向于前一种观点。2.“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如一课14.5,六课6.11,七课5.8、6.12,十二课11.13、7.11、5.7,等等。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11.22章问同答异,是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是在个人发展方向的因材施教的结果。3.所谓“述”,指的是对古代礼乐制度、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孔子的政治倾向比教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几方面评析:一方面,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如果光有继承,没有创新,这种文化趋向僵化,就不适应时代,因此我们倡导既要“述”,更要“作”。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的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再者,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就此而言,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4、《论语》称谓情况:①孔子对弟子称名(一课16.1)。②弟子前自称名(一课16.1)。③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十二课19.24“仲尼不可毁也”)。④弟子在孔子前自称名(十一课11.22)。⑤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十一课11.22、十一课5.9、十三课11.26)。⑥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十五课12.5)。⑦《论语》编纂者(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孔子弟子通常称字,个别称子(二课1.2“有子”、六课8.7“曾子”),后一种情况为特例,故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论语》的最后编撰者为有若和曾参的学生。老师称呼学生,称其名,或称其字,表示教师或威严、或亲切,如孔子直呼“求(冉有)”、“点(曾皙)”等;学生对老师称“子”(您),一般人也称“子”(如18•6章,桀溺对子路称“子为谁”)。5、这是朱熹给朋友陈师中的一封信。从信中意思看,朱熹与陈师中、自明是朋友,又都信奉北宋“二程”的理学。陈师中之父陈俊卿曾当过宰相,陈俊卿女儿(陈师中妹妹)嫁与自明。自明去世后,其妻子立志守节。此书信即赞扬、劝导此事。自明:陈师中的妹夫,已亡故。称其为“渠”(他),说明朱熹视其为晚辈。令女弟:“令”对对方尊称,“女弟”,妹妹;陈师中的妹妹,自明的寡妻。丞相:陈师的中父亲,曾官至丞相,称官职表示尊重。老兄昆仲:陈师中兄弟。陈陈师中为“老兄”,说明朱熹对陈的态度较为随意,表面视其为平辈,实际陈的身份较朱熹低。“老兄”是一种不拘礼节的称呼,可施于关系密切的同辈朋友之间,也可用于
本文标题:论语课后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4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