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思考与练习1。如何理解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2。谈谈对课程的认识。3。明确教材的作用。4。了解国内外教材改革的趋势。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一.教学大纲•1.名称变化•2.主要内容:纲和目两部分•3.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从1952—1996共颁布七个。•主要弊端★•4.为什么又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⑴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⑵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⑶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⑷“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为什么又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⑴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⑵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⑶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⑷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领域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⑴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⑵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⑶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⑷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起到间接的、指导性的和弹性的作用,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一.有关课程•1.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由教科书、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2.课程的定义•3.理解: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包容说;并列说;交叉说;交叉并列说。•三.课程的分类★2•四.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五.我国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1.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2.从关注“双基”到关注“四学会”、“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4.课程综合化。•5.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6.课程体系三级管理。•7.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发展趋势。中学物理教材•一.认识•1.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2.教材的狭义理解是教科书。广义是包括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材料(教科书、参考书、辅导材料、练习册、实验册、图表、教学片、多媒体课件等)。•3.物理教材是物理课程的具体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物理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当然,教材是系统反映教学内容的书面材料。作用•是教师进行教、学生进行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联系学生与教师、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发展的纽带。•是物理教育水平的标志。•起着“知识载体、教学指导、实用参考”的作用。国内外教材改革的趋势•特点•⑴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究知识转化。•⑵体现实验探究教学法,开设实验课题研究,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⑶培养科学方法,鲜明地体现能力培养。•⑷教材中注重与其他学科、不同领域知识的内联外延,相互渗透。•⑸教材不再以教科书作惟一的教学媒体,而是由教材书、学生实验卡片或活动手册、阅读材料、投影片、录象、科学影片以及计算机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⑹教材体现弹性化、多样化,与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多样化需要相适应。•⑺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材中的渗透。•⑻开设综合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地、综合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趋势•①.教材内容的科技取向。体现STS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例如:•⑴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⑵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如德国《物理》第一课是《光学》。•⑶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如章节末的“想一想”。3•②.教材结构更趋完善。•纵横结构交叉。物理纵向知识结构与综合理科横向知识结构相结合。•基础内容和扩充内容相辅相成。内容提高、知识拓宽、技能训练等。•学科体系与社会专题相结合。如人文因素、社会专题。•③.教材形式丰富多彩。•⑴从学生的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考虑教科书的文体。•⑵课文结构从多因素出发进行协调配合,多运用简要举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使概念、规律得到说明,使复杂的科学原理能让学生通过独立自学达到基本理解和初步掌握的程度。•⑶文字生动、内容活泼、色彩丰富、图文并茂、事例有趣、栏目多样。第二讲、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解读思考与练习1.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2.认识高中物理的课程性质。3.熟悉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4.明确高中物理的课程目标。4一.课程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可以理解为应该使)学生:5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基本理念•理念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理念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理念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理念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理念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二.课程具体目标(一)知识与技能(4条);(二)过程与方法(5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条).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中,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实施原则(融合原则----渐进原则----差异原则----)第三讲、内容标准解读思考与练习1.熟悉科学探究及其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2.理解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3.了解模块设置的基本内容。4.了解选修3各模块的内容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认识•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内容。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学生经历过程、体验乐趣、学习方法、领悟思想和精神。6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标准》都按“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两部分阐述。•第三.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有物理1和物理2两个模块,共4学分。•第四.本模块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学习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78选修模块•选修课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在选修课程中既考虑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既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其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不同模块,又考虑了不同模块的相互联系和共同要求。•其次,选修课程由10个模块组成•选修1-1、选修1-2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2-1、选修2-2、选修2-3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在注重物理学的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内容,进一步强调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内容标准见ppt)第四讲、实施建议解,读思考与练习1.理解教学建议,熟悉教学过程。2.了解并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和理念。3.熟悉教科书编写的要求。4.掌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学建议解读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面对具体的、有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新的课程目标。一.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二.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9评价建议解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高中物理课程评价的依据。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一.评价目的要明确二.评价内容要多元二.评价内容要多元四.实行学分管理发展性评价的特点:五大实现•(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教科书编写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在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科书的编写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四方面的建议一.教科书编写要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二.内容的选择三.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四.突出教科书的特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概念,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电视节目、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等。按其功能可划分为素材性的和条件性的;按空间又可划分为校内的和校外的。一.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二.加快多种媒体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四.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0第五讲、了解课程改革,直面教材改革思考与练习1.了解课程改革。2.认识教材改革。3.关心教材改革的具体情况八次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现实启示一是课程改革要有理性的秩序•理论指导不足、理性分析不够、满足政治需要、落后经济发展二是课程改革要在钟摆中寻求平衡•理论(苏化、本土化、西化、本土化)内容(学科、活动)三是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活的环节•认识、行动,合作,补充,推动课程的实践和研究四是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发展,课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得到有效实施11教材改革一.教材改革的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学习苏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1949年—1957年•学习苏联老大哥,逐步完整编写出全国统一的中学物理教材。★•第二个时期:恢复传统,加强[双基]•1958年—1965年•先“多、快、好、省”,出现十几套使用混乱再集中,62、63年出版初中物理上、第三个时期:曲折反思,注重训练、培养能力•1977年—1987年•拨乱反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78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两套初中物理教材★•第四个时期:深化改革,立足于人的发展•1988年—2000年•开始“一纲多本”,由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7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上海科技、华南师大、西南师大、物理通报、上海科技(华东地区)•第五个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2001年—现在•由“教学大纲”恢复为“课程标准”•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二.从结构体系看教材改革•传统的初、高中物理教材体系基本上以物质运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即以力、热、电、光、原的秩序排列。•最大缺陷:不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导致学习上的困难,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三.从形式风格看教材改革•新教材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都编有引人入胜、激人奋进的“序言”;•编进大量生动有趣、简单易做的实验;•插入众多形象而富有美感的情景、示意图四.从内容调整看教材改革•改变了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物理实验的情况,总体难度明显降低。•这有助于改变初、高中物理教学长期存在的“教师辛苦、学生叫苦”,考试结果及格率低的现状。•与此同时,却大幅拓宽了教学范围,增加了许多现代科普知识,如:纳米技术、核能利用、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了学
本文标题: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5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