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
新陈代谢:在生命活动进行过程中,生物体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营养物质,并把它转化为自身的化学成分,同时又将自身衰老的物质排出体外,释放出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生物体这种新旧物质的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兴奋性: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适应性: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产生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特性,称为适应性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自我复制或生殖。内环境:细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故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简答)一.被动转运1.单纯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不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必须是脂溶性物质2.易化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低。分为:(1)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2)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二.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差或电位差由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在主动转运中,由于钠泵作用形成的势能储备而为某些非离子物质进行跨膜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协同转运。三.胞纳与胞吐是指细胞外的某些大分子物质团块进入、排出细胞的过程。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膜电位或静息电位。膜的极化:膜存在外正内负的点位称为极化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从静息值逐步减小乃至消失,这个过程称为去极化。复极化:膜外电位由从极化状态恢复到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称为复极化。单一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特征:(1)全或无定律,当给予细胞的刺激强度太小时,动作电位不会出现,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会产生,且强度一般固定,(2)可扩播性动作电位产生后迅速向周围扩播,直至整个细胞膜都依次产生动作电位。(3)不衰减传导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导距离的加大而减小。局部反应特点:(1)局部反应不是有或无的,在阀下刺激范围内,它可随刺激的增强而增大(2)不能在膜上远距离传播,随距离增大而减小(3)可以相互叠加,没有不应期,持续短暂时间。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血量:是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渗透:水分子从浓度低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此现象称为渗透渗透压:产生渗透作用的力量称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晶体渗透压:由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血浆PH值:7.35~7.45缓冲对: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其中NaHCO3/H2CO3最主要。血细胞中的缓冲对是KHCO3/H2CO3,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O4,/KH2PO4红细胞数目:成年男性(4,5~5.5)*1012/L,平均为5,5*1012/L,成年女性为(3,8~4.6)*1012/L,平均为4.2*1012/L,新生儿6,0*1012/L以上血红蛋白:我国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红细胞沉降率概念:通常以第一个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住的高度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成年男性血沉0~15mm,女性0~20mm红细胞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还有一定的缓冲酸碱度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白细胞数目:正常成年人(4.0~10.0)*109/L,平均为7.0*109/L,新生儿约为(12.0~20.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平均160*109/L血小板功能:参与止血,促进凝血和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生理性止血过程:(1)小血管收缩。小血管破损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并刺激血小板释放5-HT、儿茶酚胺、YXA2等使小血管收缩协助止血(2)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在破损处黏附、聚集成较松软的血小板血栓,阻塞伤口而止血(3)血凝块血栓形成。在血小板参与下使血凝系统激活而发生血液凝固过程,形成胶冻状血凝块,并逐渐收缩形成硬血栓(4)止血后的修复。完成止血后的陈旧血凝块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下降解消失,保证血管通畅。血凝过程简图:心动周期概念: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心率概念,正常值: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约为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心脏泵血7个周期具体名称:1.心室收缩期——射血过程(1)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急剧升高,但瓣膜均关闭。历时约0,05s(2)快速射血期此期室内压上升超过主动脉血压,射血最初1/3时间注入总射血量的2/3,此时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历时0.1s(3)减慢射血期,此期室内压下降到主动脉压以下,但由于惯性作用,血液逆压力流入主动脉,此期心室容积降到最小。历时0.15秒2.心室舒张期——充盈血过程(1)等容舒张期此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力下降,主动脉瓣关闭,但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任然关闭,历时0.07s(2)快速充盈期室内压低于房内压,血液从心房注入心室,此期入血占总量的2/3,历时0.11s(3)减慢充盈期房室间的压力差逐渐减小,血流缓慢,此期全心处于舒张状态,历时0.22s(4)房缩期此期房内压上升,历史短,约0.1s充盈量仅占总量的10%~30%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搏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静息健康成年男性正常值为60~80mL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输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末期容积*100%心指数概念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心指数=(心输出量L/min)/体表面积m2一般体型成年人心指数约为3.0~3.5L/(min·m2)自律性: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控制控制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时,就成为异位起搏点。有房室交界自律细胞,浦肯野细胞心动周期兴奋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兴奋后从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化到3期复极化达-55mV的时间,此期钠通道完全失活,无论多强刺激都不会产生去极化反应(2)相对不应期此期膜电位从-60mV复极到-80mV,膜电位已基本恢复,钠通道已部分复活,但仍低于正常,需要高于阀电位的刺激才能兴奋,速度小幅度小传导慢(3)超常期膜电位从-80mV到-90mV时期,此期低于阀电位的刺激也能产生兴奋,快钠通道基本恢复到备用状态,但速度小幅度小传导慢期前收缩:在心房肌和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的刺激或异位节律点发来的冲动作用,则心房肌和心室肌会出现一次期前兴奋,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如果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不能引起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兴奋和收缩,故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常伴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兴奋在心脏上的传导图:房室延搁的概念:房室交界是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唯一通道,兴奋在此传导比较缓慢,出现延搁一段时间(约0.1s),称为房室延搁意义:(1)使心室收缩发生于心房收缩之后,不会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2)是临床上易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常导致心律失常。动脉血压概念:一般指主动脉的血压,是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包括:(1)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到最大值称为收缩压。90~140mmHg(2)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降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60~90mmHg(3)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70~103mmHg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搏压动脉血压的形成:(1)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物质基础(2)心室射血是产生血压的基本条件(3)外周阻力(4)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起缓冲动脉血压作用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心输出血量:动脉压与心输出血量成正比。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律。故凡能影响每搏输出量或心律的都可影响动脉血压。(2)外周阻力: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但对舒张压影响更显著。外周阻力上升,舒张压升高(3)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作用,即降低脉搏压,老年人动脉管壁弹性降低,血压升高(4)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关系:正常状态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相适应,充盈状况变化不大,大量失血时,低于20%,可通过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增大外周阻力、通过小静脉收缩减小血管容积,维持血管充盈,超过30%时引起休克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活右心房的压力通常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人变动范围0.4~1.2kpa影响因素:(1)心脏射血能力:心脏功能好,能及时将回心血液射入动脉(2)静脉回流速度:回流越快,中期静脉压越高心脏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脏接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伸进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1.节前纤维:起自脊髓胸段1~5节的中间外侧柱神经元,在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中更换神经元。递质为乙酰胆碱2.节后神经在心脏附近形成心脏神经丛,支配心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1)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去甲肾上腺素—Ga离子通道—Ga内流—4期自动除极速度加快—窦房结自动去极化加快—心率加快(2)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2期钙内流增加—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加强—促进糖原分解—房、室肌收缩加强(3)房室交界处传导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0期钙内流增加—动作电位上升速度、幅度增加—传导速度加快(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1.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前纤维下行入心脏,在心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2.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室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少量支配心室肌都属于胆碱能神经元作用:(1)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窦房结细胞复极3期K外流增加—最大舒张电位增大。同时4期K外流增加—都使4期自动除极化减慢—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2)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使房室交界细胞Ga离子通道抑制--0期钙内流减少—0期去极化速度、幅度下降—房室传导阻滞(3)心房肌收缩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使心房肌细胞复极2期Ga内流减小—兴奋-收缩藕连减弱,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呼吸的概念,正常值频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正常12~18次潮气量概念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平静时400~600ml平均500ml肺活量概念正常值:指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男性3500ml,女性2500ml肺泡通气量概念正常值: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正常值4.2L/min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呼吸运动调节:一.肺牵张反射:1.肺扩张反射: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促进呼气和吸气的交替,平静时不参与,剧烈运动时期中要作用。2.肺萎陷反射:肺萎陷时吸气的反射。阻止呼气过深,并可能与气胸时呼吸增强有关。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在增强呼吸肌的收缩能力、克服气道阻力方面起重要作用三.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1.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1)外周化学感受器:有颈动脉体、主动脉体。感受PCO2、PO2、PH变化的刺激。(2)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生理刺激是H离子2.CO2,、H+、O2对呼吸调节(1)CO2:PCO2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过大量,起抑制和麻醉效应(2)O2:低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作用机理: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3)H+:高浓度使呼吸加深加快,四.防御性呼吸反射1.咳嗽反射:用于排除气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2.喷嚏反射:用于清洗鼻腔的刺激物
本文标题: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0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