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药物分析》教学内容(总复习)今天我们开始《药物分析》这门课程的复习。药物分析部分(包括绪论、药物中的杂质检查、各类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生物制品分析共21章内容)。下面逐章介绍各章的基本要求。各章基本要求绪论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1.掌握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掌握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的类别;掌握中国药典的组成和药典凡例的主要内容。药物分析学科的性质:是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合成药物和结构已知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同时也涉及生物制品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药物分析学科的主要任务(6个方面)(1)药物成品的理化检验(2)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药物贮存过程中的质量考察(4)医院调配制剂的分析检验(5)体内(生物)药物分析(6)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等。药物分析学科的目的是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药品质量标准的概念国家药品标准是我国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为确保药品质量,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药品标准进行药品检验。药品质量标准是评价药品质量的法定依据,是我国有关药品质量标准的最高法规,是检验药品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中国药典的组成: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中国药典凡例中常用术语及有关规定:标准品、对照品、精确度、精密称定、恒重等。2.熟悉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4个方面)。熟悉药物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2第三章药物中的杂质检查1.掌握杂质的概念(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杂质来源、类别及其杂质限量检查方法与计算。杂质的来源:一是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贮藏过程中产生。杂质的分类: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概念:药物中杂质的限量检查(重点)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例1.杂质限量检查的计算某药物中的氯化物检查: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氯化物,所发生的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每1ml相当于10µg的C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问氯化物的限量是多少?2.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与方法(共12项)重点是前5项如砷盐、重金属、铁盐、氯化物、硫酸盐。主要包括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加入试剂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砷盐和重金属的检查。其它一般杂质的检查,如什么叫炽灼残渣检查法?什么叫干燥失重测定法等?为什么要检查有机溶剂残留量?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1.掌握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关系;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包括三氯化铁反应、水解反应和重氮化-偶合反应)。典型药物: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苯甲酸钠2.掌握典型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中检查——游离水杨酸3.掌握酸碱滴定法(1)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原理、方法以及计算直接滴定法:反应的摩尔比为1:1。水解后剩余滴定法:反应的摩尔比为1:2。%100供试品量标准溶液的体积标准溶液的浓度杂质限量3两步滴定法:反应的摩尔比为1:1。例2: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测定:取阿司匹林10片(标示量为0.5g/片),精密称定,总重为5.7680g,研细后,精密称取0.3566g,按药典规定用两步滴定法测定。消耗硫酸滴定液(0.05020mol/L)21.03ml,空白试验消耗该硫酸滴定液37.80ml。已知每1ml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求阿司匹林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解:。第七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第八章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1.掌握本类药物化学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关系(典型药物盐酸普鲁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等);掌握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化学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如盐酸普鲁卡因和苯佐卡因。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游离的芳伯氨基后,同样也可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2.掌握药物中特殊杂质检查原理和方法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对氨基苯甲酸3.掌握亚硝酸钠滴定法、非水滴定法和溴量法测定含量的原理与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系数法)与计算。(1)亚硝酸钠滴定法(重点)%15.98%1005.03566.05768.005.005020.0100002.18)03.2180.37(=%100标示量1002.18)(示量%=占30WWFVV标4含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如盐酸普鲁卡因)以及水解后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均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加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溴化钾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的原理:溴化钾与盐酸作用产生溴化氢,后者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OBr。加过量盐酸加速反应:滴定的温度的影响: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指示终点方法:永停滴定法、电位法和内、外指示剂法(3)非水溶液滴定法常用测定条件:冰醋酸为溶剂,高氯酸为滴定液(一般消耗HClO4约为8ml),结晶紫作指示剂。如为盐酸盐类药物需加入醋酸汞试液,以除去氢卤酸的干扰。(4)溴量法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含量的原理测定原理是药物分子中具有苯酚结构,在酸性溶液中,酚羟基的邻、对位活泼氢能与过量的溴定量地发生溴代反应,再以碘量法测定剩余的溴,根据消耗的溴和硫代硫酸钠两种滴定液的量,即可计算供试品的含量。反应的摩尔比为1:6。第十章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革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1.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关系:(1)弱酸性:可发生互变异构形成稀-醇式结构,水溶液发生二级电离,显弱酸性。(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与碱液共沸即水解而产生氨气。(3)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有色或不溶性的沉淀。巴比妥类药物显紫堇色或紫色沉淀,含硫的巴比妥则显绿色。典型药物: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及硫代巴比妥。2.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重点:一是与重金属的反应;二是特殊取代基(不饱和烃基取代、芳环取代)和硫元素的鉴别试验。3.掌握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重点是银量法和溴量法银量法测定的原理与含量计算:反应的摩尔比为1:1。溴量法测定的原理与含量计算:反应的摩尔比1:2。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计算)。4.熟悉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鉴别氯氮卓和地西泮鉴别试验(水解产物的反应)第九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第十一章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第十三章茛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第七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1.掌握苯并噻嗪类药物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铈量法)(1)与钯离子的络合显色的鉴别反应(2)萃取后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基本原理:苯并噻嗪类药物有时含有氧化产物,氧化产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也有吸收,因而对测定产生干扰。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可消除氧化产物对测定的干扰。波长的选择原则: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收度相等,被测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收度差值尽可能大,以保证其灵敏度。氯丙嗪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4nm,其氧化产物在此波长处也有吸收,且与277nm波长处的吸收相等,而氯丙嗪在277nm波长处几乎无吸收。可根据这两个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之差,进行计算,即可排除氧化产物的干扰。(3)铈量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重点)苯并噻嗪类药物与Ce4+的反应摩尔比是1:2。掌握药物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非水滴定法、提取中和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1.非水碱量法(重点)(1)氢卤酸盐的影响: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生物碱的氢卤酸盐时,需加入一定量的醋酸汞冰醋酸溶液,生成难电离的卤化汞,而氢卤酸盐则转化为醋酸盐,再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2)硫酸盐(难点)6生物碱的硫酸盐用高氯酸滴定时,首先置换出HSO4-。由于硫酸是强酸,用高氯酸滴定时,只能滴定至硫酸氢盐。硫酸奎宁的测定:1mol的硫酸奎宁:3mol的高氯酸故应注意滴定度的计算。2.提取中和法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1)测定方法(3种方法):(2)测定条件选择:碱化试剂:最常用的碱化试剂为氨水。提取溶剂: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氯仿和乙醚。3.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和方法(重点)(1)影响定量分析的因素:水相的pH和酸性染料的选择以及有机溶剂的影响。其中水相pH的选择是酸性染料比色法成功的关键。(2)pH的影响:如果pH过低,抑制了酸性染料解离,使In—浓度太低,从而影响离子对的形成。如果pH过高,生物碱呈游离状态,也不能形成离子对。故选择一个最佳pH,使生物碱和染料全部以BH+和In—形式存在,是酸性染料比色法重要的实验条件。第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掌握维生素A的三氯化锑鉴别反应和三点校正法测定含量的原理、方法与计算。结构与性质:不稳定性、紫外吸收特性和与三氯化锑呈色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三点校正法):本法是在三个波长处测得吸收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收度A校正值后,再计算含量,故本法称为“三点校正法”。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杂质的无关吸收在310~340nm的波长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下降。(2)物质对光吸收呈加和性的原理。即在某一样品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处的吸收度是维生素A与杂质吸收度的代数和,因而吸收曲线也是二者吸收的叠加。2.波长选择三点波长的选择原则为一点选择在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即λ1);其7它两点选择在λ1的两侧各选一点(λ2和λ3)。(1)等波长差法(2)等吸收比法3.测定方法:第一法(直接测定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第二法(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醇)二、掌握维生素E的鉴别试验和游离生育酚的检查维生素E为苯并二氢吡喃醇的衍生物,苯环上有一个乙酰化的酚羟基。Ve易水解、氧化:维生素E苯环上有乙酰化的酚羟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可水解生成游离生育酚,故常作为特殊杂质进行检查。游离生育酚在有氧或其它氧化剂存在时,则进一步氧化生成有色的醌型化合物,尤其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反应更易发生。1.三氯化铁-联吡啶鉴别反应:(重点)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E水解生成游离生育酚,生育酚经乙醚提取后,被Fe3+氧化生成对生育醌;同时Fe3+被还原为Fe2+,后者与联吡啶络合成红色配离子。2.特殊杂质检查:采用硫酸铈滴定法检查制备过程中未酯化的生育酚。三、掌握维生素B1的硫色素鉴别反应,非水滴定法和硅钨酸重量法测定含量1.硫色素鉴别反应(重点):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为维生素Bl的特有反应。2.非水溶液滴定法(反应的摩尔比为1:2)和硅钨酸重量法四、掌握维生素C的鉴别和碘量法测定含量的原理与方法1.结构和性质酸性: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酸性较强。还原性:维生素C结构中有二烯醇结构,有强还原性。能与硝酸银、2,6-二氯靛酚和碘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含量测定(重点)(1)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及其片剂、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原理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被碘溶液定量氧化,直接测定含量。反应条件:酸性介质;采用新煮沸的蒸馏水。含量计算:维生素C与碘的反应摩尔比是1:2。(2)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注射液中常加入亚硫酸氢钠或焦亚硫酸钠作抗氧剂,由8于亚硫酸氢钠等也要消耗碘液,使测定结果偏高。采用碘量法测定,需加丙酮作掩蔽剂,消除亚硫酸氢钠的干扰。第十五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1.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官能团鉴别反应、熟悉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2.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四氮唑比色法和异烟肼比色法的原理与方法;了解Kober反应与铁-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含量。(1)四氮唑比色法原理与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皮质激素类的C17位的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将四氮唑盐定量地还原为有色甲簪,后者在可见光区有最大吸收。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定量完成,且生成的有色甲簪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用于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比色测定。(2)柯
本文标题:药分部分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5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