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必修3】4.1区域农业发展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考纲展示能力要求1.以东北地区为例了解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其影响。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及其问题。3.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途径。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因素及其问题。5.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要求学生会分析给定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影响。2.会分析给定区域农业布局的特点,判断其开发与布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针对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结合给定某经济发达区的信息材料,能准确提取图文隐含的有效地理信息,分析该区域在工业化或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5.结合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章末整合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目标: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规律·方法·技巧】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下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区域位置:东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东北区的区位优势是: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北面、西面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并与华北地区相连接。特点影响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300~1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①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②可满足一年一熟;③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地形、土壤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东北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②该地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低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②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③使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水平;有利于绿色农业、大农业的发展有利影响:①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②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③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④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不利影响:①农作物品种有限;②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③春秋低温冻害影响作物生长和收成;④漫长寒冬影响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受热量条件的限制,一年一熟且农作物生长季节长,农闲时间长,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发展副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村综合发展。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气候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2、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二、农业布局特点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农业区主要分布区主要农作物名称分布耕作农业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玉米很普遍,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逐渐增多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农业区主要分布区主要农产名称分布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森林区大、小兴安岭鹿茸、人参长白山区苹果梨延边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苹果辽南畜牧业产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二、农业布局特点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业?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河谷盆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热、水以及土壤条件能够种植水稻。因此,这一地区为东北地区主要的水稻产区。但是,在东北的其他地区,随着纬度的升高,积温逐渐减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等措施,使水稻种植向北扩展到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农业部门畜牧业林业耕作业【活动】2、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特点表现原因(条件)影响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建立国营农场100多个,拥有大重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尤其是大型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商品率高地区专业化生产就作物品种来说,水稻和小麦(春小麦为主)是本区的重要细粮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松辽平原玉米分布较集中,已经形成了我国著名的“玉米带”建立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东北商品粮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特点见下图:玉米带:松辽平原小麦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思维拓展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它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尤其在美国。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各地区农业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大。【例】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山脉的名称:A.,B.,C.。(2)写出河流的名称:D.,E.,F.,G.。(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乙,丙。(4)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四、农业的发展方向1.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如图)农业区域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农业发展重点平原区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草场退化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林地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重采伐、轻抚育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化开发特色农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配套加工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及重点:思维拓展东北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的思路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1.地理条件的分析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要从当地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面对不同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克服其不利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该部分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地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2.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分布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北商品粮农业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重工业基地可提供农业机械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华北旱作农业区华北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南方水田农业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靠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海港,市场广阔春季低温阴雨,伏旱、洪涝、台风西北灌溉农业区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水源紧缺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与我国东部相比,热量不足【思维拓展】1.世界上典型农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①我国牧区发展可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借鉴建设人工草场,以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加强牧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畜产品的加工工业,扩大市场范围和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集约经营。②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可借鉴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③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对我国
本文标题: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2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