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园林艺术论文古典园林艺术论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人文探究
园林艺术论文古典园林艺术论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人文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重要方面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域文化和社会背静下的园林特征的分析;以及透过中国历史、人文、审美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由最初西周的雏形到清朝乾隆时期成熟的演变过程。诠释人文背景对园林艺术风格所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文化;园林;风格;影响abstract:basedon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ofthethreeimportantaspectsoftheanalysisofclassicalchinesegardendevelopment;chinaandchinathroughdifferentculturalandsocialareasunderbeijing's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landscape;aswellasthroughchinesehistory,culture,aesthetic,andotheraspectsoftheanalysisofchangesinthechineseclassicalgardensfromthefirstprototypeofthewesternzhoudynastytotheqingdynastyemperorqianlongduringtheevolutionofthemature.backgroundontheinterpretationofthehumanlandscapeartstylecreatedbythepositiveandfar-reachingimpact.keywords:cultural;landscape;style;influence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被人们看作是人类审美、情趣、文化的空间史书。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中国“园林”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以后的诗文中,西晋张翰《杂诗》中曾记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的诗句;所谓的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的自然整体。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人类文化与环境改造的综合。世界园林三大系统发源地-中国、西亚和希腊,他们都是拥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透过文化背景看中国园林艺术可以得知,文化背景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园林艺术风格的渐变也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正是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积淀下造就了主题丰富,意境含蓄的中国园林艺术和丰富宝贵的中国园林文化遗产。1、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思想观点上各有不同,但三者都注重自然之美和自然与人性的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1.1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却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吸取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崇尚自然,师从自造化”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完美的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了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同时,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人们常常用梅、兰、竹、菊、松等来寓意种种高尚的品德。从这些人格化的寓意可以看出,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1.2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关中记》便载有:“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的描写。1.3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中唐时期,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小何以见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同时,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的视觉效果;二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2、中国不同地域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园林特征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域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三种风格-北方型、江南型、岭南型。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和政治背景的影响下,皇家园林景观也必然要体现惟我独尊、皇权至上的统治意识以及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私家园林的归属者多时官场失意、不满现实者,因此,它洋溢着对自我独立人格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园林成为他们安顿灵魂的绿洲,超越尘世复归本性的安乐窝。园林景观从整体主题的意境构思到局部景象的设计,都围绕着这样的格调来展开。同时,又借鉴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形成了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的风格。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该型园林多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广东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中国经济重点,其特有的经贸往来必然带动文化的相互交流,表现在园林艺术中,它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潮州西湖等。3、人文背景与中国园林艺术的演变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的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在奴隶社会的森严的阶级划分和经济文化落后的限制下,“园林”也就必然诞生于统治阶层。随着中国历史的车轮步入封建社会,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的进步,和统治阶层对皇权至上思想重视,秦汉时期的园林形式在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在广大地域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士大夫为逃避世事而寄情山水,这些深刻的影响了园林创作。两晋时,诗歌、游记、散文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末时期,受山水画和田园诗的影响,园林创作也从单纯模仿自然环境发展到在较小的境域内表现山水的主要特点,追求诗情画意,产生了“写意山水园”。宋朝由于外敌入侵,国都南迁,所以宋代中国古典园林多建于南方,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躲避战乱逃避时世的场所。表现在园林风格上多为寄情山水的田园风格。随着田园山水诗,游记和散文的流行,山水画和画论以及一般艺术和美学理论的日趋成熟,对明清文人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原则和欣赏趣味起到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认识自然、表现自然以及为园林布局、构图、意境等方面提供了借鉴。清代乾隆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最后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顶峰时期,此段时期集中兴建的一大批优秀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全面体现了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的结晶,为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推上了最高峰,可以认为是整个封建社会园林创作的总结。总观我国园林艺术,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社会背景都对园林艺术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园林艺术作为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作用,也必然决定了园林设计的人性关怀和人文属性。参考文献[1]唐命镝,黄震宇,潘晓岚编著《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旅游教育出版社p174,p182p192[2]杜顺宝编.《中国园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p23[3]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4]刘托.《园林艺术欣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5]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上海:中华书局,1991.p87[6]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华中建筑,1996,(1)[7]姚冈,史震宇.《以竹为景,弘扬文化》.中国园林,1997,(3)[8]《中国艺术理论在建筑学上的应用》,建筑技术及设计,1996(6)[9]《景园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p75p113[10]《urbanspaces》n0.2,urbanlandinstitute2001
本文标题:园林艺术论文古典园林艺术论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人文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