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6章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第6章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第1节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的概述界线测绘的基准和比例尺(p208)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界线测绘准备、界桩埋设和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与印刷、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的编写。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应定期进行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界线联合检查内容包括:界桩维修更新、增设界桩、调整界线、重新测量界桩坐标与高程,重新修改协议书、重新测绘协议书附图等。界线测绘宜采用国家统一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界线测绘中,边界地形图和边界协议书附图的比例尺视情况选用:同一地区,勘界工作用图和边界协议书附图应采用相同比例尺;同条边界,协议书附图应采用相同比例尺;省级行政区选用1:5万或1:10万比例尺;省级以下行政区采用1:1万比例尺;地形地物稀少地区可适当缩小比例尺;地形地物稠密地区可适当放大比例尺。界线测绘的基本精度(p209)界线测绘的基本精度包括界桩点的精度和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精度。界桩点的精度以中误差来评定。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1mm。界桩点高程中误差一般不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上平地、丘陵、山地(高山地)十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特殊困难地区可放宽0.5倍中误差)。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地区可执行地籍测绘规范中界址点精度的规定。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mm,补调的与确定的边界有关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5mm。第2节界线测绘的准备工作界线地形图制作(p209)边界地形图(boundarytopographicalmap),一般指利用国家最新的1:5000、1:1万、1:5万、1:10万地形图作为资料,按照一定的经差、纬差自由分幅,图内内容范围为垂直界线两侧图上各10cm或5cm(1:10万)内,沿界线走向制作呈带状分布的地形图,供界线测绘工作时使用。其表现方式有纸质或数字形式。边界调查(p209)边界调查包括实地调查、绘制边界情况图、编写边界情况说明与绘制边界主张线图等几项内容。边界调查应核实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以及与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界线的实地位置,并调查边界争议的有关情况。实地调查后,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在边界地形图上编制边界线情况图,即在边界地形图上绘制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与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边界现状和历史沿革等情况。同时,要编写边界情况说明,即以文字形式描述边界线的划定情况及其历史沿革等情况。在绘制边界线情况图的基础上,由界线相邻两行政区域,根据确定边界线的原则,将各自的边界主张线标绘在边界地形图上。主张采用0.3mm的实线绘出,颜色一方用红色,另一方用蓝色,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第3节边界点测绘及边界线标绘边界点的测量要求(p211)边界点测绘的基础控制成果包括已有的国家控制点和国家GPS网点,以及城市控制网点及相应等级的控制成果。界桩点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应参照前述基本精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以2倍中误差作为限差,特殊困难时可适当放宽。边界点测量方法(p211)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光电测距支导线、测边测角交会等方法进行测定。当点位中误差小于或等于1m时,采用GPS定位测量。具体的技术要求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界桩点的高程与平面坐标同时施测,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或GPS大地水准面拟合计算等方法测定。当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定高程时,使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野外测量边长要求和中误差的要求,按相应规范执行。界桩点方位物的测绘(p212)设立原则是:方位物应利于判定界桩点的位置;方位物必须明显、固定、不易损毁;每个界桩的方位物不少于3个;以大物体作为方位物时,要明确量测点在方位物的具体部位。界桩点至方向物的距离,一般应在实地测量,要求量至0.1m,界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间距误差不大于±2.00m。特殊边界点的测绘(p212)对在边界线两侧设置界桩而边界点本点上未设置界桩的边界点,除按规定测定所有界桩点的位置外,对同号双立的界桩还应测绘每一界桩点至该双立界桩连线与边界线交点的距离;对同号三立的界桩则应测绘每一界桩点至边界线在该交叉口处转折点的距离。距离测量的误差限差不大于±2.00m。边界点,可以在该地形图上量取其坐标与高程。点位量测精度应满足不大于所用最大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0mm、高程精度应小于图1/3基本等高距。对野外施测坐标困难,又无准确地图可以量取其坐标的边界点,可量取其至3个以上永久性的固定地物点或永久性的固定地形特征点的距离加以表述。界桩登记标的填写(p212)界桩登记表的内容主要包括:边界线编号、界桩编号、界桩类型、界桩材质、界桩所在地(两处或三处)、界桩与方位物的相互位置关系、界桩的直角坐标、界桩的地理坐标和高程、界桩位置略图、备注及双方(或三方)负责人签名等。界桩登记表中的界桩位置略图应标绘出边界线、界桩点、界桩方位物、边界线周边地形等,具体要求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第4节边界协议书附图及边界位置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p213)边界协议书附图是以地图形式反映边界线走向和具体位置,并经由界线双方政府负责人签字认可的重要界线测绘成果;界桩点、边界点展绘、边界线标绘、界线附近地形要素的调绘或修测、各种说明注记等,均应经过采集、符合化编辑,整理制成边界协议书附图。边界协议书附图应以双方共同确定的边界地形图为底图,根据量测的边界点坐标或相关数据、协商确定或裁定的边界线及边界线的标绘成果、地物调绘成果等整理、绘制而成。边界协议书附图的内容应包括边界线、界桩点及相关的地形要素、名称、注记等,各要素应详尽表示。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附图及编纂(p214)《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附图集》内容包括图例、图幅接合表、边界协议书附图、编制说明、界桩坐标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附图集》的编排包括封面、编制说明、图例、示意图、边界协议书附图、坐标表、版权页、封底等。边界的走向说明(p214)边界线走向说明是对边界线走向和边界点位置的文字描述,是边界协议书的核心内容。边界线走向说明与边界协议书附图配合使用。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内容一般包括每段边界线的起讫点、界线延伸的长度、界线依附的地形、界线转折的方向、两界桩间界线长度、界线经过的地形特征点等。边界线走向说明应根据界线所依附的参照物编写,参照物包括各种界线标志(如界墙、界桩、河流、山脉、道路等)、地形点、地形线等。边界线走向说明根据界线所依附的参照物的实际情况分为若干条,每条分为若干自然段。每一自然段一般是对相邻两界桩间边界线情况的文字描述。边界线走向说明中的距离及界线长度等数据,均以米为单位,实地测量的距离精确到0.1m,图上量取的距离精确到图上0.1mm。边界线走向说明中涉及的方向,采用16方位制(以真北方向为基准)描述。第5节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成果整理与验收界线成果与验收(p125)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文档整理的内容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控制测量中各种计算表格、边界协议书、边界地形图、边界协议书附图,成果形式应有纸质的和电子两种。电子的成果格式还宜符合输入数据库要求。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如有关数据源、数据的标志、覆盖范围、数据质量、数据更新、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考系和分发等信息。在制作边界地形图、协议书附图过程中,都应有~个元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录入的具体内容执行《地理信息元数据》(GB/T19710-2005)。
本文标题:第6章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1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