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习题
1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1.下列区域的界线十分明确的是:A.人种分布区B.北方方言区C.俄罗斯D.热带雨林带2.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B.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C.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将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及澳门横琴地区、中部崛起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等经济区域。读图,回答3~5题。3.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4.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5.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发展还必须: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读下图,回答6~8题。6.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7.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夏季低温C.c——灌溉水源D.d——低温8.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A.a——水稻、柑橘B.b——小麦、大豆C.c——棉花、葡萄D.d——青稞、油菜读下图,完成9~11题。9.图示区域: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10.今后,推动图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①科技、教育②金融、贸易③信息、旅游④钢铁、普通服装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京津唐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水资源数量少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③人口少④水资源利用率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2.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做法是:①减少耕地面积②多种饲草、饲料,大量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③研究并推广抗旱作物④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完成13~14题。213.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14.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5~16题。15.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6.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②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④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是相对封闭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该图表示2009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8~19题。18.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到低排列,依次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9.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8年)图,回答20~22题。20.图中A、B分别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A.16.416B.1.641.6C.1.616.4D.16.41.621.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22.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323.原有工业区靠近铁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地理条件B.城市化水平C.区域的开放程度D.区域的对外联系24.从总体上看,该方案:①没有农业活动②可以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③以非农业活动为主④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5.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________状。A.面B.线C.点D.岛读下面材料,完成26~27题。材料一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材料二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26.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河流状况D.人口27.“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①资源浪费严重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28~29题。28.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29.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从根本上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阅读材料,完成30~32题。材料1: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3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材料2: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30.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C.三峡工程D.西气东输31.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A.水体B.固体废弃物C.大气D.噪声3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33.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①核电②水电③火电④风力发电⑤一次能源⑥二次能源4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34.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①高科技产业②高耗能产业③高原料消耗产业④高污染工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现在中国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读图,完成35~36题。35.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不包括:A.发达的科技B.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C.承接国的优惠政策D.国际贸易的发展36.关于当前造船业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沿海地区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C.有利于东部重工业基地建设D.促进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37.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8.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9.下列产业中,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对应的是()A.园艺业、建筑业、餐饮业B.蔬菜加工业、采掘业、电信业C.奶牛饲养业、运输业、电影业D.棉花种植、纺织工业、建筑业40.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①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②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③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④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题41.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路线。(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42.环渤海地区(甲图)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丙图)、长江三角洲(乙图)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30分)5(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10分)(2)列表比较甲、乙两区域在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发展化学工业主导因素等方面的差异。(20分)区域主导因素甲乙气候________气候类型,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河流水文特征水量_____,水位季节变化______,汛期____,含沙量______、_____(有或无)结冰期水量_____,水位季节变化______,汛期____,含沙量______、_____(有或无)结冰期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林__________________林发展化学工业主导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较周围的广东其他地区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_______型产业和________型产业。(4)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644.读“某城市1968年、2000年的平面示意图”,比较两幅图并回答有关问题。(1)比较20
本文标题: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5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