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月苑一小“自主导向课堂”教学教案学科数学课题整数、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堂学习导航教学内容:第68-70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9题。1、使学生回顾整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整数、小数认识的知识网络。2、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整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加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认数的作用,产生对数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课堂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课堂板书设计整数、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堂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二、回顾与整理二、探究新知一、揭示课题谈话: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复习。这节课们进行整数和小数的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的有关知识,提高数的应用能力。1、讨论整理。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请你结合下面的问题先自己思考、整理,再与同学说一说。出示书上三个问题。2、组织交流。(1)提问: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吗?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结合学生口答,相机板书。(2)提问: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几?举例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呈现数位顺序表。提问: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排列有什么规律?每个数级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计算单位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请举个例子说一说。小结:整数和小数的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每个数位都有它对应的计数单位。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整数和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它们都是十进制数。(3)提问:你能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吗?怎样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生围绕三个问题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学生举例说一说。学生依次交流不同内容的认识,三、应用练习结合交流数的读、写指出:读数从高位读起,整数部分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写数也从高位起,整数部分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数字。结合交流数的大小比较指出: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起依次比较。比较小数的大小,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上的数。结合交流求近似数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要保留数位后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提问:从直线上看,正数和负数有什么区别?0右边的□里为什么要写小数?0左边的□里的数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提问:你是怎样不同的数里的“2”表示多少的?提问:你能说出这里每个数的组成吗?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题。学生独立在写上填写。集体校对,有错的同学说说错误原因,并订正。并举例说明。学生独立填写,全班交流,呈现结果。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说说。学生读题后指名口答。四、全课总结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6题。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问:怎样读数,能很方便地读出来?说明:读数时先分级按数级读既方便又能读准确。6、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学生先把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填写在书上表格中,再算出10本、100本、1000本的总价,然后交流结果并呈现。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一个数乘10、100、1000,怎样很快写出得数?一个数除以10、100、1000,怎样很快写出得数?7、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独立完成。各自读题,说说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月苑一小“自主导向课堂”教学教案学科数学课题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堂学习导航教学内容:第70页“练习与实践”第10-14题,思考题。1、使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加深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2、使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教学难点:理解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课堂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课堂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课堂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课题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1、回顾知识。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在整数知识里,我们还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什么特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指出:在整数乘法里,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和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2、揭示课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了解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应用这些知识。1、知识梳理。提问:回想一下,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让学生说说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1题。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判断是3和5的倍数呢?追问:这里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2题。提问: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3题。指名口答,集体评议,结合说说有公因数2的数、有公因数3或5的数各有什么特点。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4题。学生回顾、交流。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学生直接口答。学生独立写出质数和合数。学生独立解答。四、全课总结展示不同学生的分法。明确:可以按奇数和偶数来分,也可以按质数和合数来分,还可以用别的标准来分,比如是不是3的倍数,是不是5的倍数等。分类的标准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3、完成思考题。提问:根据“如果每行植6棵,最后一行缺1棵”,你能知道什么?根据“如果每行植5棵或4棵,最后一行也都缺1棵”呢?指出:根据条件,可以知道总棵数比6的倍数少1,比5和4的倍数也都少1。交流: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尝试练习。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月苑一小“自主导向课堂”教学教案学科数学课题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堂学习导航教学内容:第71-72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10题。1、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百分数的方法。2、使学生经历知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分数、百分数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数感。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分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堂板书设计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堂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课题二、回顾整理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对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运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回顾讨论。提问:你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哪些知识?请大家联系书上的问题回顾整理,并在小组里交流。2、组织交流。(1)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叫百分数?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说明: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它既可以表示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表示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比率,不表示具体的量。(2)提问: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请你举例说明。(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举一个表示小数性质的例子说一说。小结: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0,就相当于把相应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10、100、1000……而在小数末尾去掉0,就相当于把相应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学生举例。三、基本练习四、应用练习除以10、100、1000……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4)提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相改写?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强调:分数是看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小数是看表示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百分数是看这个数量占整体的百分之几。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追问:第(2)题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8份,为什么两次填的结果不同?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题。提问:这两组数分别会越来越接近几?指出:这两组数按规律可以无限地填下去,这样填写第一组数会越来越接近1,第二组数会越来越接近0。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6题。提问:你估计哪块花圃种玫瑰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最大?说说理由。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8题。提问:你能说说种子发芽率的具体含义吗?折扣表示什学生举例,并说说改写的过程。独立完成,说明理由。学生填在书上,然后集体校对,并说说思考过程。学生独立填写。学生尝试独立填写,再集体交流。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独立估计。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再集体交五、全课总结么?发芽率和折扣各是怎样求的?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指名展示统计图,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在图中表示数量时,可以利用题中数据思考。交流: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流。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月苑一小“自主导向课堂”教学教案学科数学课题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堂学习导航教学内容:第73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6题。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时间和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的进率,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应用合适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量的简单计算。2、使学生在整理、应用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各个量的具体意义;能说明对常见的量选择、分析、判断的理由,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常见的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有据思考、判断、分析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常见的量的归纳整理与应用。教学难点: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课堂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堂板书设计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课堂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课题二、回顾整理三、基本练习谈话: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质量、时间和人民币及相应的单位,了解各类量相邻单位的进率,进一步掌握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并提高计量单位应用的能力。1、回顾讨论。提问
本文标题:第七单元总复习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