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自然灾害第一章第一节
青河县中学汉语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年8月20日第1页共6页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程标准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然灾害的定义、内涵、形成条件,学会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来描述自然灾害;2.掌握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的危害及其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际,通过举例、归纳、总结,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并进一步思考人地相互作用的实质;2.通过资料和图片的分析,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可抗拒性,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树立对自然灾害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援助的人文精神;3.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教材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强度大,损失多,影响范围广。因此,各地的学生都会听说或者经历过某种自然灾害,对灾害的危害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灾害的成因可能不甚清楚。选修教材5“自然灾害与防治”在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本书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其理论,第二章集中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等,第三章主集体备课:红徳孜备课时间:2014年9月20日授课班级:高中二年级青河县中学汉语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年8月20日第2页共6页要介绍了一些防御措施及自救互救等方法。本节为第一章第一节,因此更加侧重关于自然灾害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研究,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⑴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内涵;⑵自然灾害的影响;⑶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定义以及如何来判断自然灾害。由于自然灾害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或者经历或者听说过大量的实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初中学习了火山和地震的相关知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中学习的台风和寒潮),学生多少获得了一些自然灾害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经验,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分析自然灾害所产生影响时,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料以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已在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中学习过)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或感受到每天发生在世界上的各种灾害,树立对自然灾害危害性的科学认识,渗透国情教育,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援助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此外,还要指出即使是同一自然灾害,会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防灾抗灾能力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危害程度,从而提高人们的防灾抗灾能力。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的定义;2.自然灾害的内涵和各方面的危害;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教学难点:在理解灾情的涵义的基础上,从自然灾害系统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自然灾害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机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汉语词典中,有个词语是我们大家都不希望遇到的,那就是“天灾人祸”。何谓天灾呢?天灾实质就是那些自然界中的灾难。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常常会作用于我们人类社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构成了所谓的灾害。灾害,尤其是自然灾害往往是不可预知、不可避免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是勇敢的战胜它还是回避呢?我们同学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我们要想战胜这些自然灾害,把损失降到最少,就必须要了解它,掌握它们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的来监测和预防。我们选修5就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学习这些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板书】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定义: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青河县中学汉语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年8月20日第3页共6页或一系列事件。【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那么是不是只要是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害呢?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分成四组讨论,课本第二页的思考题,一组一题,然后各派代表发言。【思考题答案】(1)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2)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3)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4)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总结】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板书】2.形成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板书】3.灾情大小的判断联系上面的图片,举例说明:风暴潮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大气圈中;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洪水发生在水圈、病虫害发生在生物圈。这些构成了自然灾害的孕育环境。【板书】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自然灾害与自然现象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对人类社会产生损害。这就构成了受灾体。【板书】受灾体——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有了孕灾环境、受灾体,那么还应该有那些引起损失的自然异变,这就是致灾因子。【板书】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总结】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系统。而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过渡】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表现为异变的频率(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能量大小(如震级的大小)等;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作为衡量灾情的标准,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看看自然灾害到底给我们人类社会产生社么影响。【板书】三、自然灾害的影响【板书】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能给人体造成伤亡、伤残等生理伤害。世界上每年都有数亿人受灾,有上万人因灾死亡。自然灾害经常是突然袭来,使受灾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在加上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遭遇,当事人往往容易产生抑郁、惊恐、焦虑、惊青河县中学汉语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年8月20日第4页共6页慌无助、悲痛、沮丧、绝望等心理和精神伤害。【板书】(1)生理、心理方面说明: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容易造成社会失稳,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此外,由于个人的差异,会导致对同样强度的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板书】(2)影响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例如,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他们是承灾人群中脆弱的群体,而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此外,人们收入越高,往往居住条件比较好,对于身体的关注比较多,因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比较强。看图1.1,该图以真实的照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令人感觉到灾害的残酷性。主要反映了三个问题:①受到损害的人是承受灾害的客体②说明儿童应急反应差,是易受灾群体③表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它们的因果链是:火山爆发——泥石流发生——吞没附近村庄。【过渡】我们还从上述材料中发现自然灾害还产生严重的财产损失。【板书】2.财产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读表1.1不同灾种的灾情报告样例【板书】(2)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阅读P8四幅图。本组图从受灾体的角度,说明不同受灾体常以哪些受灾方式受到哪些自然灾害的损害,形象直观、触目惊心。把他们比较如下:受灾体受灾方式损失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等生命线工程在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中出现变形、开裂、沉陷、淤埋、泄漏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容易受到洪涝、干旱、低温冷害、风雹、病虫害的影响因浸泡、缺水、冷冻、雹砸、虫食等造成减产或绝收工厂及其机械设备、室内的办公用品等在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风暴潮中因浸泡、淤埋、腐蚀而流失、变质、毁坏交通道路、港口、在地震、洪水、滑坡、泥易变形、垮塌、沉陷、青河县中学汉语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年8月20日第5页共6页航道设施等石流、风暴潮中毁坏等阅读教材图1.6和1.7,并加以说明。【过渡】自然灾害除了对人生命、心理和财产产生破坏,还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危害。【板书】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说明: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被认识到,但它们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更广泛和长远。如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至少需要50年才能恢复。此外,不同的资源类型,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同。见下表。【过渡】以上我们谈的都是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灾情。可见,灾情的大小决定致灾因子(自然异变)的强度以及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的特性。地球上不同的大洲、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距离灾害发生地的远近,所感受到的灾害强度也不一样。另外,由于承受灾害的客体的差异,从而造成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板书】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读图1.8,分析自然灾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思考】P6的思考题。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说防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但影响程度小;相反,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灾后经济损失虽绝对量小,但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青河县中学汉语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年8月20日第6页共6页【板书设计】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定义:2.形成具备两个条件3.灾情大小的判断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1)生理、心理方面(2)影响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因素2.财产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2)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1)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作业【课后探究】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罕见的雪灾。这次雪灾给我们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同学根据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来谈谈这次雪灾的成因以及对我们国家所产生的危害有哪些?并且思考:如果是同样大的雪,降在我国东北地区,那么还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吗?为什么?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自然灾害第一章第一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