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井田开拓3.1井田境界及储量3.1.1井田位置、范围杨村煤矿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缘,北邻杨庄煤矿,东邻兴隆庄煤矿,东南邻鲍店煤矿,南邻田庄煤矿和横河煤矿,西以煤系露头为边界(图1-1)。杨村井田边界变动见表1-1,现井田平面范围由35个拐点圈定(见表1-2)。目前井田边界为:(1)下组煤:西为煤层露头和王因断层(a7~a1),东以M~xy各坐标点的连线与鲍店井田和兴隆庄井田为界,南以M~a7各坐标点的连线与田庄井田和横河井田为界;北以杨村断层及杨7勘探线(a1~xy坐标点的连线)垂切与杨庄井田为界。(2)上组煤:南至xby~by号坐标点的连线,西至煤层露头(by~b1坐标点的连线),北部、东部边界同下组煤。杨村煤矿井田边界平面形态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南北走向长约9Km,中偏北部最宽处约5.4Km,南部呈倒三角形。采矿许可证(证号3700009940471)界定面积27.4573Km2。允许开采的煤层为山西组的3煤层及太原组的15上、16上、17和18上煤层,开采深度为-150m~-570m。表3-1杨村井田划分演革表时间批准文号井田边界划分1973年兖州矿区总体设计东及东南以铺子断层,17煤层-400m底板等高线与兴隆庄和鲍店煤矿分界,南以杨村井田杨1勘探线与田庄井田分界,西至煤层露头,北至兖州城煤柱1977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鲁煤地字第586号文杨村井田杨9勘探线以北划归杨庄煤矿,其它边界不变。1993年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鲁煤管生[1993]3号文将杨村井田杨村断层以北划归杨庄煤矿,其它边界不变。1995年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鲁煤管生[1995]782号文将铺子断层以西(原兴隆庄煤矿六采区和鲍店煤矿五采区一部分)包括上组煤在内的储量划归杨村矿,扩大部分的南部以XBY和BY点连线垂切与兴隆庄、鲍店煤矿为界(坐标见表1-2),其它边界不变1997年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鲁煤管生[1997]102号将杨村井田杨7勘探线以北划归杨庄煤矿1999年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鲁煤管生[1999]145号杨村煤矿与鲍店煤矿小槽煤边界由原来的17煤层-400m底板等高线调至M-N坐标点连线(坐标见表1-2)。表3-2杨村井田范围拐点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a1392927739480923a15392552439481010a2392967439481346a16392526739480450a3392998639481832a17392490239479790xy392838039484785a18392502739479545xyb392662539484845a19392561039479600N392662539483455a20392581039479590M392078039481270a21392625539479307a4392200039480542a22392700039479396a5392293839480000a23392827239479830a6392365039489020a24392892239480823a7392516139488340开采15上、16上、17、18上煤层a8392495639489000b1392944539482822a9392438739489380xy392838039484785a10392445239480110xby392662539484845a11392505039480650by392662539482317a12392530039481150b2392700039482198a13392543039481285b3392800039482741a14392556739481237b4392900039483002到站济南青岛徐州上海石臼所298818162649156km连云港交通位置1-兴隆庄煤矿2-东滩煤矿3-鲍店煤矿4-南屯煤矿5-北宿煤矿6-里彦井田7-新集井田8-横河煤矿9-田庄矿10-唐村煤矿11-落陵煤矿12-太平煤矿13-杨庄煤矿14-曲阜区石臼所港里程表青岛淄博肥城济南兖州烟台徐州枣庄黄河江苏黄海兖新铁路兖州市兖石铁路滋阳断层杨村矿邹城市N峄山断层京沪铁路●●●●●●●●●●●●●●●●●5111043612798121314日东高速图3-1杨村煤矿井田位3.1.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一、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1999年12月1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3700009940471)界定的杨村煤矿采矿范围,拐点坐标见第一章表1-1,资源储量估算深度标高为-150m~-570m,参加资源储量估算煤层为3、15上、16上、17和18上煤层,共5层煤,开采范围内各煤层的估算面积和标高见表7-1。表3-3各煤层估算面积和标高一览表煤层315上16上1718上合计标高(m)-375~-150-475~-150-450~-150-450~-150-450~-150估算面积(m2)289530861249118422639421632370393726747500130二、工业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表E.2煤炭资源量估算指标”的规定,原煤灰分不大于40%,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70m。3.1.3资源储量类别划分一、分类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结合杨村煤矿实际情况进行资源储量分类。二、分类方法(一)经济意义的划分按照本井田各煤层条件不同,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和次边际经济的三类。(二)可行性评价程度的划分本井田内分为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两类。(三)地质可靠程度的划分参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主要根据对构造和煤层的控制及研究程度,并采取单项分析、综合评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各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即以构造和煤层稳定程度中低者作为确定该块段的资源储量类别的依据。基于上述原则,根据本矿井勘探工程、地震探测及采掘工程等对构造、煤层、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控制程度,将杨村煤矿资源储量划分为探明的和控制的两类。杨村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总体为简单,因此,依据煤层稳定程度划分地质可靠程度其的工程网距控制见表7-2。表3-4各煤层地质可靠程度工程网度表煤层稳定性控制地质可靠程度的工程网距(m)探明的控制的3、16上、17稳定1000×10002000×200015上、18上极不稳定无线距(边采边探)三、各煤层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一)3煤层3煤层厚度大,煤层稳定,为本矿井的主采煤层。1.正常块段开采正常块段是经济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在井田范围内均已探明,因此正常块段划归为111b(111=111b×75%)。2.“三下”压煤该煤层的“三下”压煤主要是村庄压煤(王庄和桲椤树)。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将村庄压煤列入111b。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关于《杨村煤矿村庄建筑物下特殊开采回采率情况说明》中数据确定,3煤层村庄建筑物下采用条带开采,回采率按11.5%计算,即:111=111b×11.5%。3.各种永久煤柱第四系防水煤柱、边界煤柱、断层煤柱等。从经济意义上讲是次边际经济的;其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者,划归为2S11;其地质可靠程度控制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者,划归为2S22。(二)15上煤层该煤层属局部可采的极不稳定煤层,煤厚薄,分布范围小,可采区域多为零星的孤立块。1.正常块段和“三下”压煤块段该煤层的正常和村庄下压煤块段范围小,多为孤立块段,从经济意义上讲属于边际经济的,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全部划为2M22。2.各种永久煤柱边界煤柱、断层煤柱、第四系防水煤柱、井筒保护煤柱等。从经济意义上讲是次边际经济的,其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全部划为2S22。(三)16上、17煤层16上、17煤层是杨村煤矿的主采煤层,两煤层均属全区稳定可采的薄煤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表E.2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指标”的规定,其硫分大于3%,应该不估算资源储量。但是,考虑到如果与特低硫的3煤层配采混合销售,可以达到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并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此,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对16上、17煤层按照正常的指标进行。1.正常块段和“三下”压煤块段正常块段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划分为111b(111=111b×85%);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者,划分为122b(122=122b×85%)。“三下”压煤(主要是村庄和泗河煤柱)可以采用条带式开采,经济意义上讲属于经济的,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者,划归为111b(111=111b×20%);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一般者,划分为122b(122=122b×20%)。说明:本矿井“三下”压煤回采率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关于《杨村煤矿村庄建筑物下特殊开采回采率情况说明》中数据确定,16上、17煤层村庄建筑物下采用条带开采,回采率按20%计算。2.各种永久煤柱边界煤柱、断层煤柱、第四系防水煤柱、工广保护煤柱、井筒保护煤柱等。从经济意义上讲是次边际经济的,其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者,划分为2S11;其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者,划归为2S22。3.崇文大道煤柱按永久煤柱,划分为2S11或2S22。(四)18上煤层18上煤层由于煤层薄,厚度极不稳定,开采技术条件差,在目前状况下该煤层开采经济效益差,开采不经济,因此该煤层资源储量类别属于次边际经济的,所以全部划为2S22。3.1.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各种参数的确定一、估算方法本井田煤层倾角15,故直接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计算机自动求取水平面积。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法,以块段水平面积乘以块段平均煤厚(伪厚)和煤层的视密度,即得该块段的资源储量。各块段储量的估算公式为:Q=DMS式中:Q-块段的储量(万t);D-煤的视密度(t/m3);M-块段内煤层的平均伪厚度(m);S-块段的水平面积(m2)。二、水平划分和统计方法下组煤分-273m上、下两个水平统计资源储量,3煤层大部分在-273m水平以上,故未分水平统计。同时对全矿永久煤柱、开采损失、可采储量以及村庄压煤等分别统计资源储量。三、各种估算参数的确定(一)块段平均煤厚采用块段内和相邻块段具有控制作用的正常见煤点,以算术平均法求得块段的平均煤厚。凡是煤层质量等级为“不能用”、“不合格”或“废”的见煤点以及受断层、冲刷和风化带影响的非正常煤厚,均不参与估算块段平均煤厚。对于煤层质量等级为“参考”者,一般不参与估算块段平均煤厚,只有极个别“参考”点与本块段其他煤层点厚度相差甚小,而且处于低级别块段,方可参与估算块段平均煤厚。凡有内插可采边界,则按边界所占比率,选用适当的插点煤厚参与估算块段平均煤厚。(二)夹石处理1.凡夹石厚度大于0.05m者予以剔除,小于0.05m者,计算在煤厚之内。2.凡夹石厚度大于等于0.70m者,则其上、下煤分层,作为独立煤层,分别估算资源储量;夹石厚度小于0.70m且上、下煤分层大于夹石厚度者,则上、下煤分层合并估算储量;若上、下煤分层中有的小于夹石厚度时,则将此煤分层剔除。3.个别煤层的夹石厚度大于等于0.70m,但面积极小,上、下煤分层均大于等于0.70m,且分布零星,无法作为独立煤层估算储量时,则作为特殊点将上、下煤分层合并估算储量。(三)煤层的视密度采用上次修编地质报告(1997年矿井地质报告)的资料:3、18上煤层的平均视密度为1.35
本文标题:第三章井田开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0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