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苏教版三下数学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的口算及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学会运用把一个两位数估算成整十数并用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40×460×530×330×720×812×424×213×332×3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李叔叔送给敬老院10盒菜椒,每盒10个。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12×102.情况预设:先算9盒有多少个,再加1盒的12个?12×9=108108+12=120先算5盒有多少个,再算两个5盒有多少个?12×5=6060×2=120先算10个10,再加上10个2,10×10=10010×2=20100+20=120先把10末尾的零不看12×1=12,算完了末尾再添上一个0.12×10=1203.优化算法。4.尝试练习:完成第一页的试一试。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不看零进行计算,再添上0,口算出结果。5.对比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活动一:1.自主探索,12×10怎么算?2.小组内交流算法。3.汇报交流。说说哪种方法好?同桌两人,一个口算上面一题的得数,同桌很快口算出下一题的得数。三、教学例21.认真读题指名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每袋大约重30千克。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抽取一部分数量分析,再用接近的数量进行整体估算。2.尝试练习: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读题,列式。同桌说说怎样估算。把估算过程写下来。29×21≈30×20=600(个)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从这4袋的重量,你发现什么?(每袋大约是20千克)估算出结果。20×40=800(千克)四、巩固练习。想想做做2,3,4。五、全课小结活动二:1.同桌说说每袋大约是多少千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小组内交流:怎样估算出总产量。3.在课本上完成算式和答,并汇报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2、通过交换乘数相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入:幼儿园购进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回答,进一步出示:一共有多少个南瓜?预设:(1)24+24+24+24……+24=(2)24×2=4848×6=28824×3=7272×4=288(3)24×10=24024×2=48240+48=288小结优化算法:第1种太麻烦,第2种有局限性。第3种适用各种情况。(保留第3种板书)二、教学笔算1.自学课本第4页的笔算过程。追问:48是怎么算出来的?24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24要和十位对齐2.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同桌说说计算过程。先用(24)个位上的4乘12得48,再用十位上的2乘活动一:1.自主探索,24×12怎么算?(可以根据课本第3页提示)2.小组内交流算法。3.汇报交流。说说哪种方法好?12得24,因为结果是240,24要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得数想加。板书后。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结果怎样?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3.追踪练习:完成想想做做大和第1题。完成后同桌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在题下进行验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重点:46……买20个热水瓶应付460元。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说说计算有没有错,错在哪里,并在旁边改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四、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第5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7×8+3=6×6+4=5×9+7=二、教学例4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列式:24×5324×537224×5=120,120该怎样对齐?验算一下,看结果是否正确。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三、小结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过程是怎样的?每次乘得的积怎样对齐?最后呢?四、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2~4第四题:关键词:同样的运动衣。最少要用多少元?应该买哪一种?最多呢?活动一:1.自主交流,24×5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24×5=120,120该怎样对齐?3.验算练习一(1)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笔算乘法练习课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40×2060×2080×4012×3012×4044×20230×270×33.完成课本第7页第1题。4.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23×3133×3143×1211×2523×3454×1339×2717×28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一第3题:(1)读题,同桌互相说: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2)独立完成,并汇报交流。(3)观察表格:盒数和一共的支数是怎样的变化的?(4)小结:每盒水彩笔的支数不变……活动一:1.学生笔算。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1)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呢?(2)乘得的积该怎样对齐?2.分析练习一第4题读题三遍,同桌说说数量关系:每箱蜜蜂产蜜的千克数×箱数=一共多少千克3.完成练习一第5题什么叫销售额?怎样求各种球的的销售额?每个的价钱×个数=总价(销售额)三、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第4题第6题(在课本上用≈估算)练习一(2)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乘法用口算、估算的解决问题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多种方法角度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笔算乘法练习课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40×2060×2080×4012×3012×4044×20230×270×33.估算练习,同桌说说27×32≈51×18≈32×41≈49×58≈73×61≈69×42≈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一第7题:(1)读题,什么叫载重?什么叫超载?估算一下:把47桶看成50桶,把每桶58千克,看成60千克。4750,586050×60=3000(千克)47×583000(千克)(2)再用竖式计算,确认结果.(4)小结:列竖式计算可以得出准确结果,估算有时可以很快判断出结果.2.完成练习一第8题读题三遍,5辆客车够吗?要用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5辆客车可以坐的人数和村民的人数进行比较,50×5=250(人)48×5250(人)272(人)计算:48×6=288(人)272(人)3.完成练习一第9题每块的价钱×块数=总价42×80≈3200(元)49×80≈4000(元)√58×80≈4800(元)三、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0题~第12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两位数末尾有0的简便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笔算乘法练习课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40×2060×2080×4012×3012×4044×20230×270×3二、教学例51.读题,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怎样求?板书:单价×数量=总价32×30=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小结: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先不计算,计算后,再添上0.2.完成试一试40×53=注意写竖式时,末尾有0的乘数写在下面。活动一:1.学生笔算并验算。2.阅读课本第9页例5。3.学生讨论交流:课本的计算方法和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可以这样做?4.列竖式要注意什么?3.拓展:30×50=1500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说说竖式怎么错了?在解题要注意什么?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第10页第2题、第6题、第7题30×501500连乘应用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找到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提出中间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知道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引入1.教师:“在我们进行买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2.学习例6出示图片:乒乓球每个2元,买6袋乒乓球要多少元?从图上你找到哪些条件?还有一个隐含条件:每袋装5个乒乓球。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方法二:根据有每个乒乓球2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每袋乒乓球(5个)多少元如果根据6袋和每个乒乓球2元,可以先算什么呢?小结:读题后,我们要找到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板书:有联系二、自主探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和同桌说说:我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2.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并说出各组的想法。可能会出现两种想法:(1)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求一共花了多少钱?算式:6×5=30(个)活动一:1.组内说说根据和,可以先算2.汇报交流30×2=60(元)(2)先求一袋用了多少钱?再求一共花了多少钱?算式:2×5=10(元)10×6=60(元)小结方法:要想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们先找到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不同的思路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同时可以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小组内说说: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可以先算什么,怎样算?三、应用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分析想想做做第2、3、4题,题目有哪些条件,强调有一个隐含条件:每只小动物运2筐。这幢楼房一共有4层。组内说说,你根据哪两个条件,想出先算什么?2.双归总问题。每个每天组装7台电脑,4个人5天一共能组装多少台?思考:4×5计算有含义吗?四、课堂小结通过师生交流,总结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活动二:说说下列算式先算什么7×4×5先算7×5×4先算2.汇报交流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连乘及其它类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根据有联系的条件分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能正确解决各类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完成第13页第1题口算。出示。同桌两人直接说出得数。选几题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先
本文标题:苏教版三下数学第一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2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