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训练
立德践行◆敏学精思第1页共6页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综合练习(2)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村寨.(zài)竹篾.(miè)堪.称(kān)谛.听(dì)B.参禅.(chán)红桧.(guì)幢.顶(zhuàng)篁.竹(huáng)C.清洌.(liè)为坻.(chí)佁.然(yǐ)俶.尔(chù)D.翕.忽(xī)参差.(cī)悄怆.(chuàng)栉.比(jié)2.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我市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B.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扬州市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C.但是,文明也要看到身边还存在不文明现象,少数人的文明习惯还没有养成,与“创建”要求还有距离。D.文明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扬州市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B.建设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地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的工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C.漫步在古运河秀水之畔,徜徉在瘦西湖亭阁之间,文明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②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琴俱亡》作者刘义庆,南宋著名文学家,本文通过子猷对子敬的独特方式的悼念,反映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B.《小石潭记》作者是柳宗元,这篇游记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C.《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着重写了车站送别的情景,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立德践行◆敏学精思第2页共6页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014年,扬州将迎来2500年城庆。未来4年,我们要紧紧围rào“三个扬州”建设,把扬州建成经济活力bèng发、历史文mài彰显、环境yǎ致秀美、人民富裕安康的创新之城、精致之城、幸福之城。7.默写①,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②,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③,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④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⑥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⑧荡胸生曾云,。(《望岳》)⑨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⑩无限山河泪,。(《别云间》)8.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写出自己的感受。示例:《老人与海》——桑迪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西游记》9.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化身,他具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请你简述出该作品中一个事例来证明其中一点。10.春节即将来临,班级将举办一场“迎春节”晚会,由你担当本次节目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晚会设计开场白和结束语。立德践行◆敏学精思第3页共6页开场白:结束语:二、阅读理解(一)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注释】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①念无与..乐.者.()②遂至..承天寺()③水波不兴.()④遗世独立....()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14.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15.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立德践行◆敏学精思第4页共6页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三)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胡子宏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立德践行◆敏学精思第5页共6页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16.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孤独恐惧————自卑于盾——17.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答: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答:18.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是什么?答:19.聪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答:20.这篇小说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四)中美慈善之比较梅砥宪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理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儿腻。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总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国会也是抵制多于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1915年在纽约州根据州法律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击。立德践行◆敏学精思第6页共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为,围绕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辩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性”: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机构。学者熊培云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
本文标题: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4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