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UOYANGNORMALUNIVERSITY英国兴衰的启示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专业名称英语(专升本)学生姓名常万民学号1207112069指导老师杨会宾完成时间2014年5月摘要英国这个漂泊在大西洋中的小岛,曾经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漫长时期中湮没无闻,但到了近代却突然崛起,一跃成为西方强国中的领头人,并独领风骚数百年,给人类文明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曾经号称“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又逐渐衰落,回归到欧洲的版图之内,回归到大西洋中那个小岛。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必然是所有关注英国命运的人们想要揭开的谜底。本文考察了英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整个发展历程,紧紧围绕着英国的兴衰这一条主线,着重对英国的兴衰中起到重要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给与阐释,并综合各种学术观点进行创新,以回答英国命运起落转折当中引起人们关注的诸多问题。关键词:小岛;兴衰;发展历程;前因后果英国兴衰的启示英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被描绘为一条抛物线型的曲线,即由一个不引人注口的小国逐渐崛起、发展壮大、达到顶峰,再逐渐回落到原点。其中第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便是英国崛起的契机何在,为什么在当时诸多境况相似的欧洲国家之中它率先走上了强盛之路。英国崛起的第一个关键条件是英吉利民族国家的形成。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当时的“英国”、“法国”只不过是地理上的概念,欧洲人所认同的是一个大的基督教文化圈,在这样的认同之下,欧洲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中。在各个“国家”内部,国王并不具有超越于贵族的权利,只是他们当中居位较高的一员。在这样的分裂状态之中,很难说会有整体性的巨大进步。英国在与法国的百年战争中萌生了民族意识,认识到它是不同于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独立存在,通过都铎诸君主的努力,建立了民族国家,其意义在于:它将一个国家凝结为一个整体,从而成为这个国家迈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恰当载体。在这个载体刚刚形成之时,处于最高地位的是专制君主,他己经超越于一般贵族之上,成为整个国家的代表。专制王权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为英国的崛起准备了政治条件。此时,由于民族国家与王权在利益上的一致,专制君主运用手中的权利,推行了一系列对英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政策。一是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它强调大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达到尽可能多地积累金银财富的口的。重商主义一方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壮大了英国实力,另一方而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在专制王权的保护之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重商主义影响下,英国人开始产生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合理谋利”精神,他们不再把追求财富看作是罪恶,而是把它视为对上帝恩典的最好证明。这种思想意识的转变无疑也对英国后来的发展作好了精神准备。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国家的重商主义相比,英国有着自己的特色,“它除了具有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重商主义的一般特点之外,从一开始就有贸易差额论和重工主义的思想渗透其中”。这对于英国后来率先向资本主义转变不无影响。二是英国的专制王权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和扩张。除了满足王室私利之外,海外贸易和扩张是适应当时重商主义政策需求的。通过海外扩张,英国不仅可以廉价地从殖民地进口商品,还可以扩大自己商品的销售市场,从而增加贸易顺差额度,增加财富的积累。通过重商主义和相应的海外扩张与掠夺的推行,这个形成不久的民族国家可谓羽翼初丰,为后来的振翅高飞作了最基本的准备。但是,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当重商主义日益发展到重工主义阶段的时候,工商业对自由发展空间的要求便与专制制度不可避免地发生对抗。此时,英国的专制王权己经完成其历史使命,英国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克服专制这一障碍。由于斯图亚特君主专横跋雇,不断践踏自古以来就有的自由传统,议会与国王的对抗发展到极致,于是发生了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在当时欧洲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分裂或专制王权统治之下的时候,英国率先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平和的社会环境,保证了英国的上升趋势。如果说之前英国所具备的条件只是为英国的崛起准备了最基本的必备条件,那么光荣革命则为现代英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英国在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起跑线上就取得了领先优势,这是它后来能够J决速发展,并一路领先的关键所在。统一的民族国家,合理谋利的思想意识,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走向成熟的君主立宪制度,和平的国内环境,以及积极的对外殖民扩张,使英国具备了诸多优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才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它在此前所积蓄的力量喷薄而出,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英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并且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脚步,使其殖民地几乎遍及世界的整个角落,成为其他任何国家难以企及的“日不落帝国”。在国家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英国国内的政治制度也不断走向完善。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通过历次议会改革得到发展,两党制逐渐形成并确立,以文官制度为标志的政府行政体系也率先在英国建立起来。因此,英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方而都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然而历史的现实是,当最强者不能一直保持其领先发展的速度时,便免不了被其他国家所超越。到19世纪末期,英国的发展速度明显地相对落后。而且,几个世纪的发展虽然给英国带来了无比的荣耀,但也使它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一方而,而对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当德国、美国等国家抓住机遇迅猛发展时,英国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它没能及时地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并适时地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在失去其经济优势的同时,又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另一方而,庞大的殖民帝国给英国带来了保护和发展殖民地的巨大责任。殖民帝国愈加强大,殖民地带来的问题愈加复杂,帝国就愈加成为它不堪其累的负担。英国曾经引以为豪的荣耀,己被时间打磨失去了昔日的荣光,然而又不能及时进行新一轮的变革,便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紧随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及期间的经济大危机,给英国的经济以致命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它的经济己经处于“破产”的境地。然而,战后英国虽然作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甚至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但由于“英国病”的长期困扰,及各种政策在后期越来越表现出来的问题,其经济一直没有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50年代后期,英国终于落入二流国家的行列。而且,英国的殖民帝国在二战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而对自身实力的下降和其他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英国尝试将无形帝国变为有形帝国,以保持自己在殖民地的利益。然而,而对二战之后民族解放的浪潮,英国无可奈何失去了它一度以之为生命线的帝国。帝国的解体和经济的衰退同步发生,英国被迫退回到了欧洲。而昔日帝国辉煌的旧影仍在,英国一时难以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在经历多次的曲折之后才不得不加入欧共体。尽管英国要彻底摆脱曾经的光环需要时间,但回归欧洲,回到它的出发点,这是它别无选择的道路。资本主义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对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需求,必然带有向外扩张的特性。而英国由于国土而积狭小,其对外部的原料与市场的需求显得格外迫切,所以英国的资本主义从最初便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对外扩张性。早在伊丽莎白女王时期,英国就在王室的支持下,以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力量为依托,大肆展开了海上贸易和海外扩张。他们一方而在海上劫掠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船直接掠夺财物,另一方而通过海上探险开始进行海外扩张,在地中海和东印度进行商业贸易开发,建立商业据点,在纽芬兰湾进行渔业开发,并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岛开拓殖民地。随后又先后通过多次战争打败荷兰和法国,建立海上霸权,初步建立了第一帝国。这一时期英国的扩张所带来的大量的财富积累为其进行经济上的巨大变革积累了资本,而市场的扩大必将刺激它提高商品生产能力,这实际上为工业革命作了准备。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海外扩张与贸易并不是惟一的促成因素,但它却是英国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的最直接动因。工业革命带来的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提高,一方而进一步增强了英国的国力,另一方而也带来了由商业资本主义过渡到工业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对于原料和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将其扩张的触角伸向了全世界。英国在之前建立的以北美13个殖民地为中心的“第一帝国”己经随着美国的独立而瓦解,而这一次,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和自由贸易思想的指导下,英国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帝国。这个第二帝国以印度为基石,殖民地地遍及全球,保证了英国的原料供给、商品市场,也保证了英国的自由贸易的畅通无阻,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英国辉煌的最重要见证。应该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催生了英帝国的建立,对于英国而言,这是有着必然性的。只要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活力,只要英国的实力足以使其保有在自由贸易下的绝对优势,英帝国的存在就有着某种合理性。然而,19世纪后期英国经济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己经远远逊色于德国、美国等后起之秀了。这里又存在着一个密切的互动关系,即英国经济之所以失去以往的活力,并不单纯是其国内政治经济自身的原因—虽然这个原因不容忽略并且相当重要—也离不开殖民地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长期依赖,它从殖民地所获得的利益越大,它在对国内的工业更新换代时表现出来的隋性也越大。而且,随着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殖民地的争夺与保护越来越成为英国沉重的经济负累。如果英国不能及时恢复其经济活力,丢掉帝国将是它惟一的选择。因此,接连而至的两次世界大战几乎彻底摧毁了英国的经济,在它还没来得及喘息的时候,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得英帝国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如果我们想要给英国的兴衰找到一个贯穿始终而可行的解释,那这个解释便是制度创新的行与废。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不断根据历史的演进而进行制度创新,这个国家必将会在发展中全而受益;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墨守成规,制度变革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则落后的必将仍然落后,先进的也将而临衰落。英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它制度创新的结果。建立在专制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谋求本民族的最大利益,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发展;推翻专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这不仅是英国自身的创新,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新。纵观当时的欧洲,这些新变化的确是使英国能够卓尔不群,取得领跑优势的原因所在。伴随着英国的壮大,英国的制度创新也一直没有停过。光荣革命中建立的君主立宪制貌似保守,但却通过责任内阁制等变革不断得到完善;19世纪的三次议会改革使得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适应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两党制使得英国的政治运作更加规范化,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文官制度又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这些创新是英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前进和顺利推进海外扩张的重要支柱,其中很多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果没有这些创新,很难想象工业化迅速推进、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革的英国可以保持良好的国内环境,也就很难想象其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折。在这一系列的创新之后,英国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英国似乎在各个方而都趋于完善了,这时英国必然而临抉择:是继续创新还是保持当下的“完善”?理想的状态是继续进行创新,而这对于一个己经进行了这么多有效创新的国家来说,看起来似乎并不困难。然而,达到顶峰是某种口标的达成,而除了是一种崇高的荣耀,顶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也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既然己经达到了顶峰,是停下来全力保持现状,还是再勇于否定曾经作为前进台阶的制度而进行新的创新?即使认识到了创新的必要性,是否有打破现状的勇气与魄力?这是一个潜在的但却是严峻的挑战,但是英国并没能够以最好的方式应对。它满足于现状而拒绝了深层次的革新,从而很快地被后起之秀所超越。创新的停下也即是经济活力的停下。英国带给我们的教训是,历史从来不为辉煌而停留,再高的顶峰一旦纳入到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顶峰。没有绝对的顶峰,只有绝对的进步,不断创新才是真正的发展之路。这也是英国的兴衰所应该带给我们的又一重要思考。参考文献[1]《牛津英国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本文标题:英国兴衰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8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