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工商3班制作顾源野,资料收集韩冬,冯杰,黄佳文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由全国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民族、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包括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鼓舞者。在每个重要的关头,中国共产党都站在社会的最前列,成为引导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尽管中华民族进行了局部的抗战,但是国民政府却没有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没有承担起作为民族象征的国家政权的职责,而中国共产党则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艰苦努力。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和日共中央联合发表了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宣言》,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出了《对日宣战通电》,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还联名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提出了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帝爱国运动,进行武装抵抗的主张,并派党的干部奔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战争――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国共产党还联络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等17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签名,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的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要求立即实现全体海陆空军和全体人民总动员,成立工农兵学商代表选出的全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收复一切失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第二次国共合作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决定按照共产国际在西班牙的活动,以建立统一战线为方式抵御法西斯国家的侵袭。该年底,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不仅确定了这条统一战线的确立方式和理论基础,也提出吸取中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训,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中共开始抛弃左倾的关门主义,主动和合围陕北根据地的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部磋商结成抗日反蒋的军事同盟。并借助各种渠道与国民党中央试探妥协的可能性。但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意图,并调遣撤回关内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继续围攻共产党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希望非嫡系军队和共产党的争斗两败俱伤。在此情况下,张学良及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决定接受共产党的联合抗日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督战”,12月12日,张、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亲日派何应钦认为时机已到,积极鼓吹讨伐张杨,欲置蒋介石于死地,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一旦如此,全国就将爆发更大规模的内战,这正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这次事变最后在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势力的协商下,得到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也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定,成为日后影响抗日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共中央立即在第二天发出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还提出:“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国共产党还明确表示:红军将士愿“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并且提出“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本文标题: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0951 .html